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1资料和方法患者,女性,37岁,既往月经规则,量中等,近3个月来经期延长,量较之前明显增多,血、尿及粪常规检查正常。专科检查示: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中位,大小正常,质中,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6mm,宫腔内见节育器距宫底部37mm,部分位于宫颈管内,宫颈前后径35mm,宫颈管内见45mm×22mm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示其内见较丰富的条形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为0.60。双侧卵巢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宫颈管内低回声,考虑为肌瘤,息肉,其他。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 宫颈管 超声误诊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隆起型 DOPPLER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检查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3例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症状患者子宫内膜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灶以子宫内膜活检或刮宫病理证实。结果:TV-CDU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0.32%(84/93),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91.25%,病灶内阻力指数(RI)平均值为0.39±0.17。结论:TV-CDU对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绝经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药物流产(简称药流)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怀疑药流不全的患者45例,均先阴道彩超检查,随后行清宫术或宫腔镜手术并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对超声与病理诊断相符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药流不全的超声表现。结果45例临床怀疑药流不全者中,超声诊断药流不全43例,病理证实查见绒毛和(或)蜕膜者41例;超声漏诊1例,误诊3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91.1%,灵敏度97.6%。宫内残留的绒毛蜕膜组织回声复杂、大小悬殊,残留绒毛蜕膜组织的类滋养层血流检出率为70%。结论阴道CDFI对药流不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药流不全的检查及随访观察手段。

  • 标签: 腔内超声 超声成像 彩色多普勒 药流不全 宫内残留组织
  • 简介:目的:评价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colorDopplersonography,TVCDS)在子宫内膜癌病变2009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新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31例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TVCDS诊断及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图像特征:混合回声团内见微小无回声区及纤维状稍高回声、小片状低回声区,有助于超声对内膜癌的诊断。依据2009FIGO分期,超声对Ⅰa、Ⅰb及Ⅱ期内膜癌的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0%、83.33%及100%。结论:TVCDS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对Ⅰ期和Ⅱ期内膜癌患者的分期准确率较高。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分期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和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早期病变患者49例,均行TV-CDU和电子阴道镜检查,分析单独应用TV-CDU、电子阴道镜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的正确率,并比较两种方法对宫颈早期病变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单独应用TV-CDU、电子阴道镜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的正确率分别为77.55%(38/49)、81.63%(40/49)和91.84%(45/49)。TV-CDU和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癌早期病变诊断的吻合系数κ=-0.128。结论:联合应用TV-CDU与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早期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电子阴道镜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监测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中的作用。方法:将112例需进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CDFI监测组和常规操作组,每组56例。比较两组首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拍胸片后是否需再操作。结果:CDFI监测组和常规操作组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8.21%(55/56)、85.71%(48/56),置管时间分别为(5.64±2.44)min、(7.82±6.90)min,术后胸片发现导管位置异常分别为0%及10.71%(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监测下行PICC置管可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时间和再操作次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成功率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ultrasonography,TVS)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绝经后出血患者行TVS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回声、形态及血供情况,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VS能有效地诊断子宫萎缩性内膜、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非器质性萎缩性子宫内膜厚度最薄<5mm,子宫内膜癌内膜厚度与萎缩性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血流最丰富,RI最低<0.4,萎缩性子宫内膜无彩色血流.结论:TVS能有效地鉴别诊断绝经后出血宫内膜病变,可作为其首选的常规检查及子宫内膜癌的最佳筛选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 绝经后期
  • 简介:本文对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24例多囊卵巢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应用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实时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对多囊卵巢进行扫查,初步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三维容积成像在多囊卵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 标签: 经阴道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三维重建 多囊卵巢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在化学药物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症状不典型输卵管妊娠(T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确诊并接受化学药物与我院自拟宫外孕I号方保守治疗的TP患者50例,用药前1d,应用TVCD测量“卵管环征”包块大小,对其血供状况进行Adler分级,并测定相应的血流参数;确诊患者1周1次肌内注射氨甲喋呤50mg;宫外孕I号方煎服,每日2次,疗程为1周或2周,并在保守治疗时行TVCD动态监测,将超声表现与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中45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失败,治疗成功率为90%(45/50)。成功组中,TP包块血流信号0级4例,I级21例,Ⅱ级16例,Ⅲ级4例;其中41例测及血流,平均流速(Vmean)(5.45±4.32)cm/s,搏动指数(PI)1.59±0.69,阻力指数(RI)0.68±0.10。失败的5例包块血流均为Ⅲ级,Vmean为(16.77±9.85)cm/s,P10.95±0.19,R10.56±0.03。结论:TVCD是观察早期症状不典型TP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效果较准确的监测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妊娠 输卵管 中西医结合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高压的临床、CT及CTA影像学表现。方法:采用GE750HD-128螺旋CT对25例急性高压患者进行CTA检查,对原始数据进行MPR、MIP、VR重建。结果:广泛性肺挫伤并感染7例、气管支气管纵隔瘘并两肺严重感染6例、4例重症肺炎、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重度脑损伤、1例溺水;急性高压引发原发性脑死亡10例、深度昏迷15例。头颅CT平扫呈广泛性脑组织密度减低及脑室、脑池、脑沟变浅或消失;3例脑内血肿、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原发病变。结论:临床可根据高压脑死亡的CTA影像表现指导临床进行疾病诊治。

  • 标签: 急性颅高压 CTA 影像 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特发性卵巢早衰(POF)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分析临床拟诊POF患者50例和正常育龄妇女52例超声资料,记录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数目、卵巢体积及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比较。结果POF组子宫内膜厚度(0.32±0.19)cm,正常育龄妇女组(0.59±0.12)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F组卵泡数(0.84±0.75)个,左右卵巢体积(2.02±1.68)cm3及(2.69±2.66)cm3,卵巢间质动脉峰值流速(PSV)为(8.73±2.44)cm?s,阻力指数(RI)为0.68±0.17;正常组分别为(6.16±2.02)个、(6.17±3.09)cm3、(5.92±2.83)cm3、(15.71±3.68)cm/s、0.53±0.06(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诊断特发性POF,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特发性 卵巢早衰 诊断价值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车祸外伤入院。自诉左上腹及左侧腰部无明显不适。常规超声检查示:肝、脾大小形态正常,脾门与左肾之间可见无回声团块,大小约40mm×29mm,边界清,内透声佳(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示:无回声区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湍流彩色血流信号,与脾动脉相连(图1B)。脉冲多普勒超声无回声区内探及单相的收缩期动脉频谱(图1C)。超声提示:脾门处无回声囊性团块,考虑脾动脉瘤。CT检查示脾门脾动脉见一38mm&#215;28mm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其内显著增强,强化均匀,与脾动脉相仿,提示脾门区脾动脉瘤(图2),术中证实脾动脉瘤,行脾动脉瘤及脾切除术。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脾动脉瘤 诊断
  • 简介:随着低场MRI在县市级医院的普及,临床拟诊急性脑梗死而实际为脑出血行MRI检查的患者日益增多。脑出血的MRI表现不仅与出血的时间有关,而且与机器的磁场强度相关。已有文献对高场MRI的脑出血表现描述较多,低场MRI的脑出血表现虽然也有论述,但各家描述不尽相同。本文旨在通过对本院最近3年偶然发现的27例急性脑出血病例的MRI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低场MRI特征。

  • 标签: 低场磁共振 急性脑出血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2014年2月来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的肝硬化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诊断的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门静脉管径、血流情况,同时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肝脏轮廓、肝实质光点、脾脏大小及有无腹腔积液。结果:观察组的血流流速峰值、平均速度及门静脉管径分别为(12.35±2.31)cm/s、(10.24±2.13)cm/s、(1.65±0.53)cm,对照组分别为(18.97±4.35)cm/s、(17.45±4.78)cm/s、(1.02±0.2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脏轮廓锯齿状变化、肝实质光点增粗、脾大、腹腔积液、胆囊壁增厚等症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可清晰显示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门静脉管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价值
  • 简介: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邻近肠系膜进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年龄以2岁以下最多见,4~10个月为高峰期。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男性比女性多2~3倍。超声检查无创伤、无电磁辐射、易重复,已成为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主要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儿 急性肠套叠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晚期妊娠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28例晚期妊娠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双肾、输尿管、膀胱的超声检查.结果:28例中,2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86%),另有4例通过其他检查方式确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确诊大部分晚期妊娠输尿管结石,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若超声不能确诊、又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应及时行MRU或输尿管镜检查.

  • 标签: 妊娠末期 输尿管结石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假性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并比较超声诊断与手术及CTA结果。结果:12例均行超声检查且经CTA证实,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外科手术治疗4例,保守加压治疗6例,超声引导下注入抗凝剂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病变段血管旁见一搏动性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周边为薄厚不均的血肿,彩色多普勒超声囊性部分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涡流血流信号,其旁可见一破口与相邻动脉相通,频谱多普勒于动脉破口处测及双期双向血流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且准确率高、无创伤性,是假性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动脉瘤 假性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