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中立位和前抽屉应力位下距腓前韧带(ATFL)的长度变化,探讨应力位超声检查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AI)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0例受检者(共134个踝关节)分为两组:无踝扭伤病史的健康对照组(共80个踝关节)和CAI患者组(共54个踝关节)。通过声像图测量ATFL在中立位和前抽屉应力位下的长度变化。受检者通过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定问卷自我定量评估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中的踝关节功能,用前抽屉试验评定踝关节的松弛程度,统计两组间应力位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其与前抽屉试验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双侧ATFL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与CAI患者组ATFL长度变化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应力位超声检查结果与前抽屉试验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应力位超声检查与前抽屉试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定性和定量评估踝关节的松弛程度,并可作为踝关节陈旧扭伤所致慢性机械性不稳定的客观有效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超声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 踝扭伤 距腓前韧带 前抽屉试验
  • 简介:目的: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测算厚壁斑块、薄壁斑块与破裂斑块容积传输常数(Ktrans),评估新生血管,为易损斑块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怀疑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41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根据MRI平扫图像对斑块进行分类,其中厚壁斑块15个,薄壁斑块9个,破裂斑块11个。根据DCE-MRI图像后处理获得各型斑块容积传输常数(Ktrans)。结果:厚壁斑块与薄壁、破裂斑块Ktran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薄壁斑块与破裂斑块Ktrans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trans值反映了不同类型斑块新生血管及炎性浸润的不同,可作为早期评估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 斑块 粥样硬化性 定量测量 新生血管 斑块稳定性
  • 简介: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科影像信息的采集摄取和处理已全面数字.目前CR、DR成像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技术检查图像由传统的模拟成像转向了数字化成像.由于图像的数字,可以对原始图像信息进行多方面的调节处理,使采集到的信息根据需要进行显示,使图像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目前,CR成像设备使用比较广泛,软硬件开发更加成熟,图像处理软件内容比较丰富.CR系统功能很多,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作用?如何将这些开发功能适当搭配?将图像内容调节到最佳水平,是我们在使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 标签: CR 图像后处理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对 4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 6 个月后体重、 BMI 、 FVC 、 FEV1% 的改变情况;随访 1 年,统计治疗前 1 年内和治疗后 1 年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体重、 FVC 、 FEV1% 明显增加,治疗后 1 年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显著减少( P<0.05 或 <0.01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经济上投入较少,并且能达到较满意效果;是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 简介:IDL是一种目前在国外流行的交互式数据语言.与现有的一些著名计算机语言相比,IDL在图像处理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深受国外医学图像处理专家的厚爱,它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IDL在国内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本文对IDL及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 标签: 交互式数据语言 医学图像处理 可视化 数据类型 结构化语言
  • 简介:摘要:分析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口腔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60例患者中17例为牙根尖周病,16例为龋齿,8例为牙周病,16例为牙髓病,3例为其他疾病,经对症治疗,56例为显效,2例为有效,2例为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6.67%。结论:常见口腔疾病包括牙根尖周病、龋齿、牙周病、牙髓病等,通过临床诊断采取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口腔健康。

  • 标签: 口腔内科 疾病诊断 口腔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影像方面的应用。方法:挑选了8例肺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及PET全身影像,经过ps软件处理,最终进行图像的输出,获得的PET和CT融合图像。结果:CT影像经过PS软件处理之后图像更加清晰。结论:为了能够从医学影像中获得更多的生物信息,需要对医学影像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 标签: 数字图像 医学 影像
  • 简介:随着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肺部非实性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这类结节常缺乏特征性而难以确诊,因此患者比较焦虑,医师的处理也多样、不规范。国际多学科2011年推出了肺小腺癌的病理新分类,Fleischner协会也于2012年底推出了肺内非实性结节的推荐处理指南。遵循指南,正确处理这类结节,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 标签: 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磨玻璃密度影
  • 简介:摘要: 医学影像的出现,让医务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病患诊断手段,极大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医学影像通常采用 X射线设备作为照射手段,但是,这种设备所形成的影像,其最终效果很差,病情的具体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满足不同组织部位的诊断需求。本文将会以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处理方法及所应用到的各类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其对 X射线影像优化中所产生的效能,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借鉴意义。

  • 标签: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 X射线影像优化 影像后处理手段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的出现,让医务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病患诊断手段,极大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医学影像通常采用X射线设备作为照射手段,但是,这种设备所形成的影像,其最终效果很差,病情的具体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满足不同组织部位的诊断需求。本文将会以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处理方法及所应用到的各类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其对X射线影像优化中所产生的效能,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借鉴意义。

  • 标签: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 X射线影像优化 影像后处理手段
  • 简介: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近年来研究较多、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影像诊断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将扫描数据经多种方法处理重建出人体器官多平面、三维立体以及空腔器官内表面图像。本文结合87例胸部扫描患者的CT轴位资料,评价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开发潜能。

  • 标签: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图像后处理
  • 简介:MSCT薄层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骨折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复杂性骨折。二维(2D)与三维(3D)后处理图像可相互补充,以最大限度减少漏诊和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信息。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笔者遇到不少MSCT及其后处理图像中出现骨折假象,文献对此也有报道。本文对MSCT后处理图像中骨折假象的表现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狂犬病暴露病例人群调查和研究,得出狂犬病预防的对策。方法:对 408 例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 408 例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得出年龄分布多集中在 10 岁—— 50 岁,其中占 58.59% ;职业分布以学生和农民居多,占 56.36% ;时间分布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夏季最多,高达 39.95% 。结论: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对策是加强狂犬病预防教育,狂犬病暴露后做到规范处理,在狂犬病暴露高发区要加强基础免疫。

  • 标签: 狂犬病 预防 流行病 教育 免疫
  • 简介:Orex-PcCR1417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台式数字影像系统.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Orex-PcCR1417扫描仪;PcCR1417软件包(包括操作扫描仪的扫描仪接口软件,Hipax软件包,或支持DICOM3.1标准的X线图像读取软件包).

  • 标签: CR1 系统使用 处理 X线图像 X线影像 影像板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典型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急性阑尾炎的MSCT原始数据,行薄层重建,并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行MPR及CPR,以观察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结果:MPR及CPR均能清晰、直观显示急性炎症阑尾及周围情况,CPR还能显示炎症阑尾全貌;其中12例均表现为阑尾增粗、积液,5例可见阑尾周围炎,5例可见阑尾粪石嵌顿。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能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提供重要影像依据。

  • 标签: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肝囊肿经皮穿刺置管硬化后出现胆汁性引流液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过程中引流液染有胆汁的肝囊肿患者9例,均行囊腔造影,3例引入留置导管后即抽吸出浅绿色黏液样液体,3例抽净囊液后稍加负压即抽出浅绿色液体,2例注射无水酒精15min后抽出浅绿色浑浊液体,1例置管后持续抽吸出浅绿色黏性液体。结果:5例改变操作技术(抽吸囊液及注射酒精时轻柔缓慢、勿加压)、3例调整导管位置、1例延长留置导管引流时间(10d)后,胆汁性引流液消失,继续硬化治疗。结论:肝囊肿穿刺置管后出现胆汁性引流液可能与囊内压改变、囊壁损伤和侧孔位置不当有关,应经导管行囊腔造影,确认无胆管显影,通过消除负压吸引、加压注射,调整导管位置及盘曲张力,延长引流,待引流液胆汁消失变清亮,再继续行囊腔硬化治疗。

  • 标签: 肝囊肿 硬化疗法 胆汁性引流液 原因 治疗
  • 简介:泌尿系统复杂疾病所致尿路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KUB、IVP、超声、CT、MRI。近年随着MSCT的问世及其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泌尿系统脏器所特有的分泌功能,研究表明,其在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上较KUB、IVP、超声、CT、MRI敏感。因此,MSCT在泌尿系统复杂疾病的诊断上,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输尿管疾病 肾肿瘤
  • 简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包括主动脉夹层(AD)、主动脉壁内血肿(IMH)、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AU)。尽管此3种疾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但其病理生理机制、病程演变、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各异。近年来,AD已逐渐为人们所熟悉,而IMH、PAU知晓者相对较少,故临床诊断率相对较低,患者常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死亡。现对AAS的CT表现概述,重点是对这3种疾病的诊断及辨别,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AAS的认识。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循证研究及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设计产后出血集束护理方案。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我院10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3—7月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共50例;2017年8—12月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干预组,应用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护理,共52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实施集束护理方案后,患者寒战、焦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抢救时间、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集束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循证研究 集束化护理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探索如何在中西部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医学影像学专科培训。医学影像专业具有临床专业知识强、知识涵盖面广、新技术新设备更新快的特点。相对于东部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医学影像学专业既面临专科人才储备不足、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滞后的问题,同时又面临外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内部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县域医院影像专业人才储备相对薄弱,专科培训制度不健全。本文将从制度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人文素质提升三个方面着手,探索适用于当地医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储备影像专科人才,助力打造、整合县域医学影像中心,提升对口医疗扶贫质量。

  • 标签: 中西部 医学影像学 专科化培训 教学 制度建设 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