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卵巢表面浆液性交界性乳头状瘤(SSPBT)的超声及MRI特点,探讨超声和MRI诊断SSPB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SPBT患者的病史,总结其临床特征、超声表现及MRI特征,以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为标准,比较超声与MRI诊断SSPBT的价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0.3±5.3)岁(25~44岁),7例(87.5%)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2例(25.0%)血清CA19-9升高,癌胚抗原(CEA)均在正常范围。双侧肿块8例,其中5例为双侧SSPBT;2例一侧为SSPBT,对侧为卵巢浆液性交界性乳头状瘤;1例一侧为SSPBT,对侧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SSPBT患者卵巢表面赘生物多呈菜花样、乳头状、粟粒样等表现。术前B超均提示单侧或双侧肿块,其中5枚SSPBT(38.5%,5/13)在肿块内或肿块旁见卵巢或卵巢样组织,1枚提示卵巢边界不清,2枚漏诊,2枚误诊为输卵管来源肿瘤。肿瘤最大径线平均值为(96.1±22.7)mm,多表现为中低、中等或混合回声,6枚提示星点状或条索状血流信号。术前MRI提示肿块以囊实性为主,多见分隔和乳头。囊性成分T1WI低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成分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结论:SSPBT发病年龄轻,双侧多发,超声诊断早期SSPBT可能比MRI更有优势。

  • 标签: 浆液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 乳头 超声 磁共振扫描
  • 简介:《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半月刊,全年24期,定价672元,国内刊号CN11—9147/R,邮发代号80—728.被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

  • 标签: 临床医师 电子版 征稿启事 杂志 中华 中国期刊网
  • 简介:目的:建立18F标记的正电子药物中氨基聚醚(Kryptofix2.2.2)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经过碘铂酸盐试剂预处理的硅胶G板为载体,将18F标记的正电子药物供试品溶液和氨基聚醚(2.2.2)对照溶液点于薄层板上进行显色。结果:氨基聚醚(2.2.2)对照溶液在斑点中心显深蓝色的圆或圆环;供试品溶液中如有氨基聚醚(2.2.2),在斑点中心显深蓝色圆或圆环。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且重复性好,适用于18F标记的正电子药物中氨基聚醚(2.2.2)的快速检测。

  • 标签: 氨基聚醚(2.2.2) 18F-FDG 18F-FES 18F-FLT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和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早期病变患者49例,均行TV-CDU和电子阴道镜检查,分析单独应用TV-CDU、电子阴道镜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的正确率,并比较两种方法对宫颈早期病变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单独应用TV-CDU、电子阴道镜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的正确率分别为77.55%(38/49)、81.63%(40/49)和91.84%(45/49)。TV-CDU和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癌早期病变诊断的吻合系数κ=-0.128。结论:联合应用TV-CDU与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早期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电子阴道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