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超声微泡靶向治疗是当前医药领域中研究热点。载微泡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迅速聚集于靶组织,在超声作用下微泡产生空化效应和声孔效应,能使其有效穿透血管内皮屏障,定点释放内部包裹药物,使局部浓度大大增高,达到靶向治疗目的。本文超声微泡分类、特点、作用机制、制备及应用等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微气泡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药物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创正压通气( NPPV)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3月— 2017年 1月收治 6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治疗),平均每组 31例。比较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6.8%,高于对照组 80.6%( P<0.05);病死率 0.0%,小于对照组 12.9%( P<0.05)。治疗前 2组心率( HR)、呼吸频率( RR)、 pH值、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治疗中,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和呼吸指标、提高治疗效率并减少病死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呼吸衰竭 急诊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颈动脉斑块易损性是导致斑块破裂、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急性脑血管事件重要因素,因此选用一种有效、精确、影像学技术识别易损斑块,及早进行临床干预非常必要。目前,创性影像学方法不仅可观察血管形态学改变及对动脉硬化斑块成分进行评价,还可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研究。本文超声、MSCT、MRI、PET、免疫闪烁成像等创性影像学技术在颈动脉斑块评价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 易损斑块 影像学
  • 简介:患者,男性,44岁。3个月前因发热诊治过程中发现心脏杂音,近期出现活动耐量下降而就诊。查体:发育正常,唇、甲发绀,心前区隆起,心界不大,心率齐,80次/min,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P2增强,伴固定分裂。实验室检查:指尖氧饱和度96%。心电图: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①右心房室明显增大,房间隔下部见一回声缺失约26mm(图1),左向右分流。②三尖瓣冗长、累赘,其上可见数枚条絮状回声,瓣口中度三尖瓣反流,并可见隔叶体根部细束穿梭血流(图2)。结论:先天性心脏病,Ⅰ孔型房缺(左向右分流),三尖瓣隔叶细小裂缺,三尖瓣条絮状回声伴中度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51mmHg)。

  • 标签: 经胸超声心动图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三尖瓣反流 左向右分流 误诊
  • 简介: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学习班”暨2006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论坛,于2006年9月23-27日在青岛胜利召开。这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和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共同举办,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文华教授主持会议。

  • 标签: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 国家卫生部 青岛市 学习班 论坛 中西医结合学会
  • 简介:目的:根据肾癌CT表现,探讨CT对肾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和/或活检病理证实肾癌病人CT资料,观察其CT征象.结果:典型肾癌CT表现为大小不等肾脏肿块,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占多数,为32例,占91.66%;略高密度4例,占8.34%.增强后肿瘤有不同程度强化,但其CT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诊断正确率为94.44%.结论:CT可为肾癌早期诊断、制定手术等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肾癌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肾盂癌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并与CT结果比较。方法:对45例经超声、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盂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超声与CT诊断准确率。结果:45例病例中,超声正确诊断肾盂癌25例,准确率为55.56%(25/45);CT正确诊断肾盂癌34例,结核病1例,肾癌1例,准确率为80.00%(36/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肾盂癌重要、初筛手段。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其检出率有所限制。超声与CT联合检测可提高肾盂癌早期诊断检出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肾盂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析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6 月收治 122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 CT 诊断准确率为 98.36% ,与手术结果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图像质量分析结果显示,多层螺旋 CT 优质率为 89.34% 。结论:多层螺旋 CT 具有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可进行连续扫描,准确率高,图像质量清晰度高等特点,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阑尾炎 手术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下咽癌是指原发于喉以外喉咽或下咽区域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其发病部位隐蔽,临床发现时多属中晚期。随着影像学普及,CT已经成为下咽癌常用检查方法。笔者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或局部活检证实下咽癌CT表现,以增强对该病认识。

  • 标签: 下咽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分析MSCT增强扫描对Crohn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Crohn病患者MSCT表现。结果:22例中病变多发13例,单发9例。CT上均有肠壁增厚,其中8例呈分层强化。13例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0例出现肠系膜改变,可见“木梳征”。并发症:不全性肠梗阻3例,消化道穿孔2例,腹腔脓肿1例,肠间内瘘1例。结论:Crohn病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并发症,对Crohn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CROHN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胎盘植入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胎盘植入患者20例MRI表现,其中13例为孕晚期产前胎盘植入,7例为产后胎盘植入。结果:13例产前胎盘植入中,5例为粘连型,8例植入型,穿透型。7例产后胎盘植入中,3例为植入型,4例为粘连型。产前及产后胎盘植入各具有一定影像表现。结论:胎盘植入具有一定MRI征象,但对于粘连型胎盘植入诊断仍具有一定困难,通过对直接及间接征象综合分析,能提高MRI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脊柱骨折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脊柱外伤CT扫描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男38例,女7例,年龄21~72岁.结果:CT能够准确地发现脊柱骨折部位,三柱损伤情况,椎管狭窄程度,椎体骨折类型.本组病例中,颈椎骨折发生率最低,胸腰椎骨折发生率最高.结论:在脊柱外伤中CT作为重要首选检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柱外伤 发生率 CT诊断 治疗 回顾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疾病采用放射 CT 血管造影诊断对降低诊断失误率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我院诊 治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选取 40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 CT 血管造影检查,对照组采用 3mm 方法进行数据重建,观察组采用 1mm 方法进行数据重建,探究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检查出钙化斑块个数、小钙化斑块个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 检查结果较优(P < 0.05)。结论采用放射 CT 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使用不同厚度数据重建对诊断结果有 影响,采用 1mm 方法进行数据重建可以降低诊断失误率,提高诊断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 CT 血管造影诊断 诊断失误率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腰疝CT表现,加深对该病影像学表现认识。方法:对经手术证实5例腰疝行CT及病理解剖学分析。结果:5例腰疝中3例为腰上三角疝,2例为腰下三角疝。CT示腹腔内肠管、肾、肾筋膜及腹膜后组织经腰上三角或腰下三角向腰背皮下及皮下软组织内疝出。5例均可见完整疝囊、疝囊颈及疝内容物。结论:腰疝CT表现有特征性,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 标签: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乳腺钙化在乳腺疾病X线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是诊断亚临床型乳腺癌主要依据。乳腺X线摄影片中钙化形态和分布特征对良性和恶性乳腺病变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早期单纯恶性钙化病变(导管原位癌或导管内癌)检出和诊断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无法替代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化疗作为癌症治疗辅助手段之一,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但任何脏器恶性肿瘤化疗均会对患者心脏产生一定程度毒性。在治疗过程中对化疗诱导心脏毒性(CTX)进行早期评估,并实行干预性治疗是提高癌症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决定性因素。斑点追踪技术(STE)是近年来兴起定量评估心脏功能技术,且已有大量临床资料和文献证实其对评估早期心脏损害有着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现对STE评估化疗诱导早期CTX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斑点追踪 超声心动图 化疗 心脏毒性
  • 简介:肝外胆管癌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至壶腹部胆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般出现黄疸等临床症状时已属中晚期.随着MSCT及后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平扫加增强扫描已经成为肝外胆管癌诊断和术前评估重要手段之一.现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病理证实26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临床及CT资料,探讨MPR对肝外胆管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胆管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手术患者术前超声评价对手术指征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卵巢手术患者159例,就其超声物理特征、临床特征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9例患者共发现卵巢病灶171处。囊性病灶恶性率以病灶最大径7cm为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壁有乳头组恶性率高于乳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实性病灶恶性率以5cm为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病灶恶性率以病灶最大径5cm或7cm为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既往有胃肠道或乳腺恶性肿瘤,7例术后病理为转移性肿瘤(58.3%)。结论:对于超声提示卵巢实性病变、〉7cm囊性病变或〉5cm囊实性病变具有手术指征;对于既往有胃肠道或乳腺恶性肿瘤病例,需警惕转移性肿瘤可能。

  • 标签: 卵巢手术 超声 手术指征
  • 简介:淋巴水肿(lymphedema)是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组织间隙淋巴液异常增多。由于积聚淋巴液富含蛋白质,长期刺激引起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大量纤维组织替代脂肪组织,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皮肤表面角化、粗糙、硬化,形成典型“象皮肿”。若合并感染使炎性渗出液增加,刺激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将破坏更多淋巴管,加重淋巴液滞留和渗出,进一步增加感染机会,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淋巴水肿日益加重。

  • 标签: 淋巴水肿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