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淋巴水肿(lymphedema)是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的组织间隙淋巴液异常增多。由于积聚的淋巴液富含蛋白质,长期刺激引起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大量纤维组织替代脂肪组织,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皮肤表面角化、粗糙、硬化,形成典型的“象皮肿”。若合并感染使炎性渗出液增加,刺激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将破坏更多的淋巴管,加重淋巴液滞留和渗出,进一步增加感染机会,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淋巴水肿日益加重。

  • 标签: 淋巴水肿 影像学
  • 简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femoralhead,ONFH)是一种骨科临床常见疾病,目前其病因病机尚不清楚,且致残率高,现已成为骨科疑难病种之一。在MRI出现之前,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主要以X线片、CT及ECT为主,这些诊断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近年来,MRI因其对骨髓病变的高度敏感性,已公认为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其准确性和特异性均达到99%。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骨髓水肿
  • 简介:病例资料:男,43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左腰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未见肉跟血尿,上述症状持续加重。超声提示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伴中度积水。患者3年前开始吸食氯胺酮(K粉)。

  • 标签: 泌尿系统疾病 氯胺酮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应用3.0TBOLD-fMRI评估灯盏花素对大鼠对比剂急性肾损害(CI-AKI)的抵制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灯盏花素组和对照组各30只,灯盏花素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7d(1次/d),对照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生理盐水7d.2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及注射对比剂后20min、24h、48h、72h和7d共6个时间点行3.0TBOLD-fMRI扫描,测量大鼠肾脏外髓部R2*值,取大鼠肾脏病理检查,HE染色后评价外髓部肾小管损伤情况,分析比较2组R2*值及病理损伤变化.结果:灯盏花素组注射对比剂20min后R2*值持续升高至24h,48h回落直至7d时;对照组注射对比剂20min后R2*值升高,持续至72h,7d后回落至注射对比剂前.注射对比剂后48、72h灯盏花素组与对照组R2*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时间点2组R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结果表明,对照组注射对比剂后20min肾脏外髓部肾小管出现损伤,24~48h损伤减轻,72h损伤又加重,但低于20min时,7d后损伤加重,接近20min组;灯盏花素组注射对比剂后20min肾脏外髓部肾小管损伤严重,24~48h损伤减轻,渐低于对照组损伤程度,72h损伤又加重,但低于对照组,7d后损伤减轻.注射对比剂后,24h时2组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0TBOLD-fMRI可评估CI-AKI引起的肾髓质氧含量的变化,提供定量的R2*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CI-AKI的早期保护作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灯盏花素 对比剂急性肾损害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