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全方位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 2018 年 2 月一 2019 年 3 月在 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120 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 例)和实验组(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 室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给予全方位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患 者的不良情绪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9.48?.42)h 和住院时间(8.12?.34)d 均短于对照组(48.18 ± 12.38) 人和(13.16?.2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全方位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9 年 2 月-2020 年 2 月,接诊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 11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小梁切 除手术治疗,研究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护理效果及手术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收治脑瘤手术患者共 97 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0 月,将患者依据术中护理意愿分组,开展回顾性护 理研究。对照组(n=49) 术中行基础护理,观察组(n=48)术中联合体位护理。比较患者手术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手术室体位护理 脑瘤 手术压疮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对腹膜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例腹膜淋巴管瘤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表现特点,并与CT结果对照。结果腹膜淋巴管瘤在超声上表现为体积较大的多房性囊性占位,壁薄,囊腔内可见较纤细高回声分隔带,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彩色血流信号;CT显示境界尚清的囊样低密度影,内可见较薄的索条状分隔,CT值12~15HU。结论超声检查在腹膜淋巴管瘤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腹膜后淋巴管瘤 超声检查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神经鞘瘤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神经鞘瘤16例,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46岁;良性10例,恶性6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大多数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腹膜;肿瘤呈完全实性5例,完全囊性8例,囊实性3例。恶性病变较大而不规则。平扫3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16例强化均不规则。3例周围组织可见侵犯,1例可见椎体转移。结论:腹膜间隙发生、有明显囊变、增强扫描呈斑片状渐进性强化应考虑神经鞘瘤,CT检查对本病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手术患者的术前超声评价对手术指征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卵巢手术的患者159例,就其超声物理特征、临床特征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9例患者共发现卵巢病灶171处。囊性病灶的恶性率以病灶最大径7cm为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壁有乳头组的恶性率高于无乳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实性病灶的恶性率以5cm为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病灶的恶性率以病灶最大径5cm或7cm为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既往有胃肠道或乳腺恶性肿瘤,7例术后病理为转移性肿瘤(58.3%)。结论:对于超声提示的卵巢实性病变、〉7cm的囊性病变或〉5cm的囊实性病变具有手术指征;对于既往有胃肠道或乳腺恶性肿瘤的病例,需警惕转移性肿瘤的可能。

  • 标签: 卵巢手术 超声 手术指征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脑出血患者59例,分别在人组时、人组7d、14d、28d应用CT灌注测量血肿周围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参数数值,计算脑出血侧(患侧)与其健侧镜像部位各参数的比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rCBF、rCBV7d时最低,随后逐渐升高,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MTT与TTP7d时达高峰,随后逐渐缩短,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结论: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存在持续的低灌注状态,且这种低灌注状态随时间改变呈波动性的变化规律。

  • 标签: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 要:根治性肾切除治疗肾细胞癌目前已成为肾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法 , 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术后美观、患者康复快等优点 , 深受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欢迎。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术后护理配合关键环节管理,分析研究肾癌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 我院在 2011 年 1 月至 2013 年 6 月期间共收治 76 例肾癌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并给予基础病情观察、心理、饮食、并发症、出院指导等术后护理,总结分析治疗效果及术后护理成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成功率为 100 %。经过术后护理,术后未输血,且无一例中转至开放手术。共有 16 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为 21.1 %,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及等护理,均在 3 天内恢复。通过术后心理护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在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术后护理,可保障患者恢复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轻痛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术后护理 肾癌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下腔静脉输尿管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下腔静脉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经超声诊断的8例下腔静脉输尿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观察输尿管走行与下腔静脉的关系。结果:超声所见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8例;其中7例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向中线移位,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约脐上2cm(L3水平),超声诊断:下腔静脉输尿管可能。1例漏诊,2例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合并泌尿系感染。结论:扩张的输尿管向人体中线移位并向下腔静脉后方延伸,或突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应考虑本病,超声在下腔静脉输尿管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 简介:起源于腹膜间隙内且在该区域主要脏器之外的腹膜囊性肿块并不常见,但是随着CT在评价腹部及腹膜病变方面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腹膜囊性病变的检出率。由于腹膜囊性肿块发生的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也各异,故对肿块之间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进行区分非常重要。由于在各种不同腹膜囊性肿块间可显示出某些相似的征象,导致在鉴别诊断中涉及一系列不同疾病。这些病变分为肿瘤性(囊性淋巴血管瘤、黏液囊腺瘤、囊性畸胎瘤、囊性间质瘤、mullerian囊肿、表皮样囊肿、尾肠囊肿、支气管源性囊肿、实性肿瘤的囊性变、腹膜假黏液瘤、肛周黏液癌)及非肿瘤性病变(胰腺假囊肿、非胰腺假囊肿、囊性淋巴管瘤、尿性囊肿及血肿)。若熟悉某些特征性的放射学表现,结合临床信息,就能对病变作出正确诊断。本文就腹膜囊性肿块的CT表现、临床特征及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介绍。

  • 标签: 腹膜后 囊性病变 临床 病理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位妊娠(EP)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 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排号分组法分为 观察组和对比组,各 30 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术后并发 症发生情况;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以及再次宫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比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比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早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腹膜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且绝大多数是恶性,如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淋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神经鞘瘤、横纹肌肉瘤等,其中平滑肌肉瘤是较常见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约占11%[1],发病率仅次于脂肪肉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平滑肌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

  • 标签: 腹膜后 平滑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评价MRI对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患者的MRI资料;在MRI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上评价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的直接征象及伴随征象;对冠状位“裂隙征”、矢状位“幽灵征”及横断位“裂隙征”的发生率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冠状位“裂隙征”15例,矢状位“幽灵征”14例,横断位“裂隙征”4例;冠状位“裂隙征”与矢状位“幽灵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位“裂隙征”与横断位“裂隙征”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幽灵征”与横断位“裂隙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征象中外侧半月板突出5例(5/16);外侧半月板根部附着处软骨下骨水肿3例(3/16);胫骨外侧关节软骨损伤4例(4/16);合并外侧半月板其他节段撕裂4例(4/16);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裂6例(6/16),交叉韧带撕裂1例(1/16),板股韧带缺失7例(7/16),其中外侧半月板突出5例中,4例板股韧带缺失或显示不清;合并胫骨平台骨折6例。结论: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评价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外侧半月板后根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10min、20min、30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 标签: 胆囊炎 收缩功能 针刺穴位 超声技术
  • 简介:目的:采用MSCT评价完全主动脉型左。肾静脉(CRLRV)变异,以提高对该类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60例受检者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于动脉期和静脉期观察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采用MPR、MIP和VR等重建技术,对12例CRLRV变异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CRLRV变异12例,发生率1.25%(12/960),CT示左肾静脉主干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主要位于L2~3,椎体前缘水平,向右注入下腔静脉或左侧髂总静脉。其中2例出现血尿,1例合并胸腔异位肾。1例合并左侧性腺静脉曲张。结论:MSCT可准确评价CRLRV变异,对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和减少左肾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肾静脉 解剖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检查对绝经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3例绝经出现阴道出血症状患者子宫内膜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灶以子宫内膜活检或刮宫病理证实。结果:TV-CDU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0.32%(84/93),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91.25%,病灶内阻力指数(RI)平均值为0.39±0.17。结论:TV-CDU对绝经出现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绝经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得应用效果,观察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至7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结果 FTS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输液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三个指标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快速康复 护理 外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手术室护理等相关内容。方法着重选择我们医院在 2018 年 2 月~

  • 标签: 神经外科 全麻术后苏醒期 手术室护理
  • 简介:男,22岁,左下肢间断性肿胀2年余,为踢足球致左下腹外伤左下肢肿胀.外科以"左下肢静脉血栓"收治,症状经治疗好转又反复,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查体:左下腹触及一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腹肌无紧张,肝脾不大.

  • 标签: 神经纤维瘤 腹膜后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