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到医院看病时候,常常会遇到CT核磁共振(MRI)检查,有时候医生会让我们去做CT,有时候去做MRI,那么二者什么区别呢?我们检查过程中该如何选择呢?

  • 标签: CT;核磁共振(MRI)
  • 简介:随着CT诊断技术广泛应用,造影剂使用已是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必不可少诊断性药物,CT增强扫描所采用碘造影剂较为安全、可靠,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因为静脉注射速度快,碘造影剂浓度高,由于个体差异,有极少数特异质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过敏反应,严重会发生休克甚至突然死亡,如何预防减轻造影剂不良反应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CT扫描 碘过敏 中西医结合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膈肌转移瘤低场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膈肌转移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重点分析其MRI平扫形态变化、T1WI及T2WI信号特点。结果:20例均为晚期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原发灶中胆囊癌5例,肺癌4例,胰腺癌3例,胃癌3例,乳腺癌2例,肝癌3例,均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MRI表现为膈肌正常形态消失,信号与原发病灶及邻近淋巴结转移灶信号类似,以T1WI中高信号、T2WI或略高信号为主,其中以T1WI显示转移为佳。结论:认识膈肌转移瘤临床特点MRI表现对于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 要 : 医学影像物理技术重点解决人体成像、图像处理与图像分析以及医学图像在在临床应用或科研中物理问题、算法软硬件设计操作,是医学物理学重要分支。医学影像是人体信息载体,可用于教学科研、治疗疾病诊断。治疗中医学影像可以用于制定治疗计划、治疗过程实施影像监督,以及通过对治疗监督是采集数据图像重建实现对治疗计划验证。当前医学影像世界前沿是功能成像,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成像。这些成像方法技术发展以及医疗界中广泛使用,必将引起医学领域研究治疗方案革命。

  • 标签: 医学影像 影响物理 成像技术
  • 作者: 刘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 简介:超声检查是临床上最为常见一种影像检查方式,其疾病诊断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超声检查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腹部疾病、心脏疾病多个方面。超声检查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对于健康人群来说,经常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身体健康状况。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医学影像检查,很多人认为这种检查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很多人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会很担心,那么超声检查是否存在风险?

  • 标签: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DR全自动拼接技术在青少年脊柱双下肢全长摄片中应用优势。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患儿脊柱及双下肢全长手动拼接摄片全自动拼接摄片图像各25例,分别从图像质量、接缝有无误差及相接图像对比度是否一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全自动拼接技术摄片:图像质量较好,图像接缝无误差以及相接图像对比度一致,拼接甲等片率为100%(25/25)。手动拼接摄片:图像甲等片率为48%(12/25),乙等片率为44%(11/25),丙等片率为8%(2/25)。手动拼接摄片主要问题为拼接处存在一定误差及错位,曝光相邻区域对比度不一致,图像质量欠佳。结论:DR全自动拼接技术是数字化拼接技术新纪元,它比传统手动拼接更准确,更清晰,可为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

  • 标签: 儿童 自动拼接成像技术 全脊柱 全双下肢
  • 简介:目的:探讨MRI复杂性肛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为复杂性肛瘘患者行直肠腔内超声(EAUS)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对复杂性肛瘘分型准确率,比较EAUS与MRI对复杂性肛瘘内口、主管支管/脓腔检查灵敏度。结果:MRIParks分型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准确率为90.6%。EAUS与MRI显示内口灵敏度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原发主管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支管/脓腔灵敏度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复杂性肛瘘Parks分型准确率为90.6%,比EAUS能更准确地定位复杂性肛瘘内口、主管、支管/脓腔,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腔内超声 磁共振成像 复杂性肛瘘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患者,医院就诊中会应用到影像学检查技术。这些影像学检查种类众多,如DR、CT、MR、MRA、CTA,不但可以临床诊断中相互补充,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病变组织情况,还能让医生又快又准地作出诊断,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学水平。但对于非专业出身普通患者而言,想要在种类众多影像学检查技术中准确找到与自身病情相关契合检查项目,并非是一件容易事。而在医院检查时,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病情,推荐合适检查项目,但如果想要自行选择,该如何选择?

  • 标签: 影像检查;辐射伤害
  • 简介:目的:针对临床怀疑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比较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及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探测卵巢癌复发及转移效能,探讨两者关系,以发现最优化检测手段。方法:157例卵巢癌术后临床怀疑复发或转移患者均进行CA125及PET/CT检查,两者时间间隔少于7d。结果:PET/CT显像阳性97例,阴性60例,两组CA125值分别为(188.61±202.70)U/mL、(32.49±67.61)U/mL,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卵巢癌分期,Ⅱ期患者16例、Ⅲ期33例、Ⅳ期48例,CA125分别为(155.73±174.23)U/mL、(181.01±211.70)U/mL、(204.80±207.48)U/mL,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分别为8.45±4.18、8.79±3.55、9.32±4.33,3组之间CA125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25与SUVmax之间存在低度相关(r=0.203,P=0.046)。CA125预测PET/CT显像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最佳切点值为19.07U/mL,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71(0.8100.931),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81.7%,阳性预测值为86.1%,阴性预测值为85.7%。结论:血清CA125与PET/CT显像检测卵巢癌复发转移较好一致性,特别是对CA125≥19.07U/mL卵巢癌术后患者,PET/CT尤为适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复发 转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糖类抗原125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PMP)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1月-201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PMP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患者CT、MRI影像学表现。结果16例中,12例原发病变为阑尾、卵巢病变,4例为结肠病灶。CT、MRI检查能很好地显示PMP病变分布范围,CT、MRI检查均呈分房状、囊实性改变,改变体位无流动现象,增强扫描囊壁、网膜及腹膜轻度强化。部分病例可见肝、脾外缘'扇贝形'压迹,当肿瘤广泛浸润腹膜、网膜,甚至与脏器粘连形成'冰冻腹'时,腹膜、大小网膜增厚呈饼状。结论CT、MRI特征性表现有助于PMP准确诊断,对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假性黏液瘤 腹膜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早期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2011版国际肺腺癌分类共识肯定了CT筛查发现诊断早期肺腺癌价值。CT诊断主要依据病灶形态学特征,包括病灶大小、形状、结构(密度、空泡)、边界(是否清晰)、边缘(分叶、毛刺、胸膜凹陷)以及与邻近结构关系。早期肺癌可根据疾病分期患者情况采取微创、开胸、化疗、放疗综合治疗,CT可准确随访评价治疗效果。本文收集分析了近期文献,对此进行综述。

  • 标签: 早期 肺腺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 简介:本文对2003年3月~2005年2月期间闭合性肠肠系膜损伤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螺旋CT闭合性肠肠系膜损伤中特征性表现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肠损伤 肠系膜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膀胱全切腹壁瘘术后应用。 方法 分析 12 例膀胱全切腹壁瘘术后实施舒适护理临床资料。结果 12 例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等方面都得到舒适护理,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能满足病人需求,有力于病人恢复、且实施护理时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值得我们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全切 腹壁造瘘 舒适护理
  • 简介:近年来,低辐射剂量扫描因其辐射损害较低,越来越多应用于CT检查,低浓度对比剂低毒副作用优势也受到研究者关注,但将两种技术相结合研究较少。本文就胸部CT增强扫描中低辐射剂量低浓度对比剂应用与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标签: 低辐射剂量 低浓度对比剂 胸部CT增强扫描 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 血管造影(CTA )与冠状动脉造影(DSA )冠心病诊断中效果符合率。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疑似冠心病或已确诊为冠心病 43 例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 CTA 与 DSA 检查,比较患者CTA 与 DS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结果,以 DSA 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效能,观察 CT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及冠 心病符合率。结果:对 43 例患者共 274 个病变节段进行检测,以DSA 为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灵敏度为 88.20%,特异度为 94.69%,准确性为 90.88%, 阳性预测值为 95.95%,阴性预测值为 82.92%; CTA 诊断冠心病符合率为 93.02%, 诊断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符合率为 91.47%,诊断斑块符合率为 95.7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A 血管 造影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较为准确,是一种无创、安全、高效诊断方法。

  • 标签: CT 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诊断 符合率
  • 简介:摘要:分析方法学中,样品制备对于从复杂基质中分离、浓缩需要痕量组分是非常重要。样品制备是劳动力最密集而且最容易出错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分析物测定可靠性准确性。通过使用微萃取技术微型设备可以有效地完成之前需要多种分析仪器才可以做到复杂样品制备。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作为其中一类,既简单又有效,具有小型化,自动化高通量特点。此外,固相微萃取可减少分析时间,降低溶剂消耗处置成本。本文综述了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包括纤维固相微萃取,管内固相微萃取相关新微萃取技术。这些方法制药生物医学分析中至关重要。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分析方法 样品制备
  • 简介:【摘要】创伤骨科研究离不开标本照片,标本照片在创伤骨科临床实验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但它拍摄不同于静 物摄影, 因为它能必须真实地立体地反映组织病理变化。拍摄者除了应掌握熟练拍摄技术外,还要熟悉创伤骨科临床实验 研究标本特点。本文报道长期拍摄实践探索中,积累对创伤骨科临床实验研究标本认识拍摄技巧。

  • 标签: 创伤 骨科 标本 相机 拍摄 反光 光圈 快门速度
  • 简介: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用于骨骼疾病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对我院2006年5月~2006年12月间60例骨骼病变患者行螺旋CT扫描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螺旋CT扫描MPR及SSD技术对骨骼病变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骨骼系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PR SSD
  • 简介:乏氧是肿瘤对放化疗抵抗主要因素之一。PET乏氧显像发展至今近10年历史,尽管不断正电子乏氧显像剂问世,但18F-MISO仍是临床前临床经验累积最多显像剂。该文综述了18F-MISO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进展,着重于肿瘤异质性对乏氧阈值判断影响,并与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比较。

  • 标签: PET/CT 乏氧 18F-MISO 血氧水平依赖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