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CT、MRI多模态成像特点,以期进一步提高PCNSL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PCNSL35例,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MRI及功能成像的变化及特点。结果:35例共检出39个病灶,3例多发。CT平扫:38个病灶呈等或高密度,32个呈均匀密度。MRI平扫:38个病灶T1WI、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27个病灶DWI呈均匀高信号,ADC值降低。多数病灶呈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CT和MRI增强扫描多为均匀强化,“缺口征”、“尖突征”的出现具有特异性,少数病灶呈环形强化。PWI表现为低灌注,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降低,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延长。常出现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峰降低、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明显降低或缺失及高耸的脂质(Lip)峰,肿瘤实质区Cho/NAA、Cho/Cr、NAA/Cr比值均明显高于瘤周水肿区和正常组织(均P<0.05)。CT、MRI多模态成像对PCNSL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纯应用CT或常规MRI。结论:PCNSL临床表现多变,病理确诊前诊断困难。CT、MRI多模态成像能有效提高PCNS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脑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病灶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半定量摄取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4例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同时行FDGPET/CT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检查的初诊PCNSL患者。手动在经滤波反投影(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重建后的脑PET图勾画PCNSL病灶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测算肿瘤FDG摄取半定量参数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ean)及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standardzeduptakevalue,SUVmax)。在ADC图上肿瘤实质、对侧相应正常脑白质区各自勾画ROI并分别测定ADC值,病灶ADC值取最小值(ADCmin),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取平均值(ADCmean),rADC为病灶ADCmin与对侧正常脑白质ADCmean的比值。采用Pearson分析对SUV与ADC半定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4例PCNSL患者共计纳入18个病灶,SUVmax与rADC(r=-0.584,P=0.011)、SUVmean与rADC(r=-0.559,P=0.016)均呈负相关。结论:基于病灶分析的治疗前SUV与ADC值存在负相关,PCNSL肿瘤细胞的代谢信息与其致密程度存在相关性,为DWI作为FDGPET诊断PCNSL和进行疗效监测的替代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放射断层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
  • 简介: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netlrocytoma,CNC)是颅内低度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20-40岁,好发于侧脑室体部、孟氏孔附近或透明隔旁,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5%-5.0,少数发生在侧脑室外(如大、小脑,脑干及脊髓等)。

  • 标签: 神经细胞瘤 侧脑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中,侧脑室及小脑平面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中线结构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3921例畸形胎儿中选出97例中枢神经系统中线结构畸形胎儿,对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中线结构畸形97例,其中脑膜脑膨出9例、无脑儿7例、脑膜膨出4例、透明隔腔增宽11例、完全型胼胝体缺失(ACC)16例、部分型ACC15例、全前脑15例、蛛网膜下腔囊肿4例、Dandy-Walker畸形10例、Arnold-Chiari畸形Ⅱ型4例、Galen静脉瘤2例。结论:胎儿侧脑室平面及小脑平面的超声检查安全有效、方便快捷,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筛查最常用的切面,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中线结构畸形检出率高。

  • 标签: 胎儿中线结构畸形 中枢神经系统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其中毛玻璃样阴影9例,肺炎样实质性病变7例,支气管肺炎样改变8例,结节性病变9例,肿块6例,空洞5例,曲菌球3例,淋巴结肿大13例。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多样,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痰液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确诊。

  • 标签: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神经胶质瘤临床少见,约占脑部肿瘤的0.5%,以儿童期发病为多见,大部分视神经胶质瘤发生于20岁内[1].本文收集山东省肿瘤医院自1994年1月至2004年4月期间病理及临床资料完整的10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视神经胶质瘤 CT MR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MRI特征。结果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57岁,平均48.63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者7例、乳头溢血者1例。术后病理均为乳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8例患者MRI表现主要为:单发,等信号卵圆形团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肿块样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流出型为主,峰值强化率平均值为111%。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MRI有一定特征性,但确诊需依赖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 标签: 乳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明确的诊断是创伤性神经损伤获得最佳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关键。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反映的神经功能改变、损伤部位及神经形态学变化等信息,可评估神经损伤的性质、程度。该文综述了神经电生理、临床检查、超声及MRI等目前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检查方法在诊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超声 磁共振成像 神经电生理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6例,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46岁;良性10例,恶性6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大多数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腹膜后;肿瘤呈完全实性5例,完全囊性8例,囊实性3例。恶性病变较大而不规则。平扫3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16例强化均不规则。3例周围组织可见侵犯,1例可见椎体转移。结论:腹膜后间隙发生、有明显囊变、增强扫描呈斑片状渐进性强化应考虑神经鞘瘤,CT检查对本病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SCT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SCT表现,其中嗜铬细胞瘤12例,节细胞神经瘤4例,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12例嗜铬细胞瘤均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其中6例伴有囊变,增强扫描动脉期均有明显强化;4例节细胞神经瘤形态不规则,呈嵌入式生长,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3例神经纤维瘤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具有延迟强化特点;1例神经鞘瘤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肾上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 神经节瘤
  • 简介:摘要 :目的:阐述神经内科视频脑电图检查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分别为 97.1%及 100%、检查成功率 100%、患儿家属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满意度,分别( 95.36±1.20)分、( 96.10±1.38)分及( 94.55±2.17)分。对照组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分别为 61.8%及 73.5%、检查成功率 61.8%、患儿家属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满意度,分别( 78.95±3.64)分、( 80.45±3.40)分及( 79.66±1.78)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神经内科视频脑电图检查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提高检查成功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视频脑电图检查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对各诊所存在的医院感染管理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提高诊所负责人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方法:依据《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及医院感染相关法规,对口腔诊所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分析。结果:规模较大的口腔诊所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相对规范,52.3%的诊所不同程度地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口腔器械消毒灭菌供应工作不完善。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口腔诊疗机构的监管和检查力度,针对口腔门诊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和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口腔诊所 基层 医院感染 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路径教学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神经内科实习生,例数26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6例进行分组,收取时间在2019年1月~2019年10月,分为观察组一组(13例)、对照组一组(13例),分别实施临床护理带教路径教学以及常规教学模式,将两组神经内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实习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核心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实习生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 带教路径教学
  • 简介: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又叫神经性关节病或夏科氏关节,是一种因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引起的感觉障碍或因连续的创伤造成的关节病。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营养性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神经损伤部位的对应关系,旨在提高X线平片、CT及MRI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关节病 神经原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依帕司他片对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患者,给予患者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在给予患者3个月治疗干预之后,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与治疗前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神经并发症患者依帕司他片药物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对病情起到延缓和治疗作用,并且药物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依帕司他片 糖尿病 神经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结合肌电图诊断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均采用肌电图及超声结合肌电图进行诊断。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按超声结合肌电图诊断评估情况,对照组仅按肌电图诊断评估情况。比较2组病情评估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率为98.96%(95/96),高于对照组的91.67%(88/96)(P〈0.05)。观察组中运动、感觉功能恢复等级优者分别占93.75%(45/48)、95.83%(46/48),对照组运动、感觉功能恢复等级优者分别占79.17%(38/48)、83.33%(40/4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结合肌电图可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提高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率,且能更精确分析神经损伤程度,便于制订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检查 肌电图 周围神经损伤 诊断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舌下神经鞘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舌下神经鞘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颈部舌下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与其他神经来源的颈部神经鞘瘤一样,表现为肿瘤包膜完整,内部呈低回声且分布均匀,边界清晰,部分可在肿瘤长轴端看见梭形高回声,肿瘤内血流不明显或仅有稀疏血流。3例患者肿瘤均位于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别位于肿瘤内外侧,肿瘤紧贴颌下腺,位于颌下腺的外侧或下方,在二腹肌上方。结论了解舌下神经鞘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与周围的解剖关系,可提高超声对舌下神经鞘瘤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舌下神经鞘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综合评估该神经阻滞方式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神经阻滞方式,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完成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种神经穿刺阻滞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成功率和镇痛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而神经阻滞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就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分析,观察组神经阻滞前后未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发生显著变化 P< 0.05有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完成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操作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而且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外科手术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效果分析
  • 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在起源、形态结构、功能、分子特征、类型、部位特异性、侵袭性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重点综述NEN的异质性及诊疗进展。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异质性 功能成像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胸闷气短1个月入院,无嗳气、反酸等其他消化道症状。常规超声检查:胰尾与胃交界处见低回声团块,大小约55mm×34mm×36mm,内部回声尚均匀,边界清。彩色超声:内见少许血流信号(图1A、1B);饮水后观察,肿块来源于胃壁,与胰腺界限清楚,肿块随着胃充盈后向右中腹移动至胰颈处(图1C、1D)。超声造影:注入造影剂声诺维9s后,肿块包膜首先出现造影剂灌注,呈环状高增强,并向内部均匀性填充,内部呈等增强(图1E、1F)。超声提示胃壁实性占位(可能是胃神经鞘瘤或胃间质瘤)。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胃体)结合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神经鞘瘤(图2),肿块大小60mm×35mm×32mm。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Dog-1(-)、CD117(-)、CD34部分(+)、Vimentin(+)、SMA部分(+)、S-100(+)、NSE(-)、GFAP(+)、Ki-67<5%(+)(图3)。

  • 标签: 胃神经鞘瘤 超声 双重造影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