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原发性附睾肿瘤比较少见,因其早期症状轻微,极易误诊为附睾结核或慢性附睾炎.我院自1980-01~2001-12共遇5例,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附睾肿瘤 误诊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5cm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文对经病理证实≤5cm肝细胞肝癌78例患者和临床资料、甲胎球蛋白(AFP)和超声显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AFP阳性率47.4%;本组病例超声确诊率62.56%,检出率94.88%。随着瘤灶增大,其回声由弱到强演变;瘤灶越大周围声晕出现率越高,血流信号越丰富,其确诊率越高。结论由于超声检查灵敏、廉价等优点,应作为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对肝癌检出率高,而确诊率相对较低。

  • 标签: 肝肿瘤 肝细胞肝癌 超声波诊断
  • 简介:隐匿性乳腺癌(occultbreastcarcinoma,O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发生率的0.3%~1.0%,通常以腋窝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为首发症状,而乳腺触摸不到实性肿块。由于其发生率低.早期诊断困难,加之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极易延误治疗.并影响预后。对我院1999-01~2005-12共收治隐匿性乳腺癌误诊5例分析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诊断 误诊
  • 简介:输尿管断裂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统损伤,其发病率不到全部外科住院患者的千分之一.外伤性输尿管断裂则更为少见.我院自1990~2001年共收治外伤性输尿管断裂7例,其中5例漏诊.现就其漏诊原因分析如下.

  • 标签: 诊断 原因分析 外伤性输尿管断裂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查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误诊因素,规避医疗风险。方法回顾2011年至2017年间我科收治的5例曾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的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总结分析临床误诊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5例患者初始都诊为其它系统疾病救治无效,及时按急性心梗诊治后,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急性下壁心梗可以有多种首发症状,尤其是消化道症状,接诊过程中对于发生晕厥、冷汗、休克、胸痛、腹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腹痛 误诊原因 误治
  • 简介:目的:通过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6a来收治的5例Dieulafoy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例为胃Dieulafoy病,1例为盲肠Dieulafoy病。3例病灶行楔形切除,1例行出血血管缝扎,1例行回盲部切除术,经1a随诊均无复发。结论:Dieulafoy病可发生于消化道各部位,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出血/诊断 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 |
  • 简介: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为SARS重症病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4月底收治的5例确诊非典的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病例均为男性,平均49岁,从发病到入院平均7.6d,从住院到确诊平均1.2d;从住院到死亡平均14.4d,从发病到死亡平均为22d。死亡病例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均明显升高,多数病人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降低(4/5),血红蛋白均呈进行性下降。死亡病人除已见报道的ALT、AST、LDH、CK升高及低钙血症外,GLU均明显高于正常而ALB均明显降低;大多数病人TP、PA等多项生化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而脱氧血红蛋白百分率(HHb)明显上升,同时伴有低磷、低镁血症。结论SARS死亡病例多项实验室指标均会出现明显异常,动态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SARS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死亡病例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盲肠憩室炎因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与阑尾炎十分相似,故术前往往被误诊为阑尾炎,于手术中才能确诊。我院自2015~2017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270例,盲肠憩室炎5例,比例约为541。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5S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40例开展5S管理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采用的是5S手术室管理模式,剩下的20例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管理模式,对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采用5S管理模式之后,手术室内的物品和患者的衣物归还以及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常规管理模式相比,采用5S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论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其采用5S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对手术室进行更加高效的护理和管理,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主动性更强,且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 标签: 5S管理 手术室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强化医院及相关卫生机构为患者就诊治疗时提供完整系统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联合5s管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联合5s管理方法后治疗效果远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成效高。结论在感染科患者的护理治疗过程中,在患者护理中添加使用5s管理方法,患者治疗效果会更加有成效,5s管理干预方法对感染科患者的休息康复时间合理性、改善患者遵守医嘱进食、对患者疾病的并发症及病情控制都有极大帮助,应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5s管理 医院感染科 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G型臂X光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7年5月93例98个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在G臂下实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男38例,女55例,平均年龄78.3岁(65岁-93岁)。观察术前术后1天VAS评分、每节椎体的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情况.进行满意度和相邻椎是否存在新发骨折的随访。结果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别是6.8±1.8和1.9±0.6,差异有显著性(P<0.05)。93例获得随访,平均18月(2月-38月)。疼痛缓解满意度95%;骨水泥注入量4.5±1.2ml,椎体高度恢复到原高度的80%;5例发生了骨水泥漏,均无灾难性症状。结论G臂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比C臂下手术更有利于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和防止骨水泥的泄露。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G型臂X光机
  • 简介:目的:评估上海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对氧磷酶1(PON1)对应基因的-162A/G多态性与脑梗死(CI)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26例CI患者(CI组)及131名同期体检者(对照组)的PON1基因-162A/G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PON1基因-162A/G多态性AA型、AG型及GG型基因型在对照组和CI组中分别占22.14%、19.08%、58.78%和23.81%、37.30%、38.89%。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对照组和CI组中分别为31.68%、68.32%和42.46%、57.54%。经检验,PON1基因-162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I组的等位基因A与对照组比较,其比数比为1.5914,95%可信区间为1.1095~2.2828。结论:PON1基因-162A/G多态性可能与CI发病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对氧磷酶1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PDCD5在卵巢上皮性癌当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择2016月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卵巢癌组织100例,其中,正常卵巢组织为15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0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组织当中的PDCD5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相关软件对PDCD5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当中表达光密度值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组织当中的PDCD5蛋白呈现出的为高表达,卵巢癌组织当中PDCD5蛋白呈现的是低表达,三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在不同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升高,PDCD5蛋白表达呈现出下降特点。结论PDCD5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存在密切的联系,对PDCD5蛋白进行研究,对治疗卵巢癌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PDCD5蛋白 卵巢 肿瘤
  • 简介:由上海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主办的第5期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SUOG)授权超声学习班《妇产科超声临床与进展》和2016《超声波髋关节检查技术》学习班,将于2016年10月28日。11月1日在上海同时举办。本项目主题为“妇产科超声临床应用的难点与热点”及“小儿髋关节检查技术”.授ISUOG英文认证证书1份及省市级I类学分10分。

  • 标签: 妇产科超声 检查技术 临床应用 超声波 学习班 髋关节
  • 简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约占80%~90%,其他较少见的病因是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甚少见的病因是肺血管疾病.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种类型,近年研究发现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对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非常熟悉,但是对反复发生的肺栓塞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缺乏足够的重视.肺栓塞(PE)发病率较高,临床诊断率不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诊断率还不高,误诊率可达40.6%~79.1%.现将我院近3a内诊断的由肺栓塞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栓塞 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肺癌患者在临床上病理特征研究的过程中,确定微小miR-340-5p血清在患者体内的表达,并充分确定其与患者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是否能够作为潜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方式的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分析,将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55例为肺癌患者,21例健康患者,其余32名患者患有良性的肺部疾病,良性肺部疾病患者采用miR-340-5p检测,确定两组患者血清中miRNA的表达水平,并根据研究过程中确定的表达谱进行比对,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临床参考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将t检验作为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的miR-340-5p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以及良性疾病患者,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miR-340-5p指标在肿瘤患者中表达程度较高,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以及灵敏性,是目前对于肺癌诊断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血清miR-340-5p 检测 肺癌诊治 临床价值研究
  • 简介:目的:评估脑梗死患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的基因192G/A多态性与脑梗死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29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17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PON1基因192G/A多态性。结果:PON1基因192G/A多态性在对照组和脑梗死组中的GG型、GA型和AA型基因型分布分别为36.75%、50.43%、12.82%和28.14%、50.85%、21.02%。G、A等位基因分布在对照组和脑梗死组中分别为61.97%、38.03%和53.56%、46.44%。经检验,PON1基因192G/A位点基因型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的等位基因A与对照组比较,其比数比为1.2210,95%可信区间(95%CI)为1.0147~1.4793。结论:PON1基因192G/A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有关。

  • 标签: 对氧磷酶1 脑梗死 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