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作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65例心绞痛患者,将其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和)发作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发作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应用价值。结果其中3例发作心电图有一过性ST段抬高、9例出现T波倒置或平时T波持续倒置发作变为直立或低平、45例有ST段压低(≥0.1mV)、5例难以捕捉心电图异常的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可发现心绞痛发作ST段变化,T波变化。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作心电图检查在心绞痛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发作时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动态血压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对43例血液透析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变化的各项参数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最高收缩压与最低收缩压的差值、最高舒张压与最低舒张压的差值、日间平均收缩压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日间平均舒张压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

  • 标签: 动态血压 尿毒症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搜集本神经科室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动眼神经麻痹的2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4例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颅脑CT或MRI检查,15例临床高度怀疑为颅内动脉瘤者行DSA检查,5例做神经传导速度,4例进行腰穿检查,针对不同的病因诊断进行相应处理。分析其病因组成、临床表现、早期行DSA检查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结果24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7例(30.8%)是由糖尿病引起,为首要致病原因;6例(25.0%)为颅内动脉瘤引起,为第二致病原因;再次分别为脑干缺血性血管病5例(19.2%)、结核性脑膜炎1例(3.8%);其它病因包括痛性眼肌麻痹脑桥海绵状血管瘤1例,4例患者不能明确病因。依据出院眼肌麻痹的恢复情况可分为治愈3例(12.5%),好转15例(62.5%),无效6例(24%)。结论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复杂多样,有些甚至危及生命,需仔细鉴别,及早明确诊断,并且仍需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才能确定各种病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动眼神经麻痹 动脉瘤病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54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9%,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81%,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三个月实验组患者眼压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可改善患者眼压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由于。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优质护理
  • 简介:目前,脑电图作为评价脑功能、判断预后一个重要手段已逐渐受到神经内科医师的重视。本组病例为2007—05/2007-11住我科监护室的重症患者共24例,监测脑电变化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 标签: 危重病 脑电描记术
  • 简介:目的: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误诊疾病和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24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周期性麻痹10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过敏性紫癜4例,慢性腮腺炎3例,慢性肝炎1例,结节性红斑1例。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表现多样,口干、眼干症状易被忽略,加强各科之间的合作,开展自身抗体的检测及相关检查,对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干燥综合征/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肠动力障碍发生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动力障碍的患者24例,对其进行诊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周的保守性对症治疗后,无患者出现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的迹象,总有效率达100%;胃肠系统的动力恢复平均时间为(9.4±1.4)d;随访3个月无复发,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营养指标(为前三者的综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肠动力障碍患者接受对症治疗,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腹部手术 胃肠 动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肘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游离体取出,前侧关节囊松解,鹰嘴窝、冠突窝及桡骨小头窝成形,鹰嘴、冠突骨赘切除。术前术后进行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24例患者肘关节的疼痛症状全部缓解,肘关节伸直由术前平均52°改善到20°,屈曲由89°增加到117°,活动范围由平均39°增加到97°(P<0.01)。根据Mayo评分,总优良率91.3%。结论关节镜手术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的较好方法。

  • 标签: 肘关节 关节疾病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痛为主诉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影像学特征和血液生化特性,降低误诊率。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腹痛为主诉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24例,综合分析所选患者的影像学和血生化资料。结果本组24例病患都有存在血生化改变的情况,当中有21例的影像学发生明显改变,有19例有较为明显的腹部体征。24例病患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有11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有2例,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的有7例,被误诊为泌尿系结石的有3例,被误诊为肠梗阻的有1例。患者都经纠正酸中毒、补液以及胰岛素降血糖等治疗后腹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腹痛为主诉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通常存在有较为明显的影像学和血生化改变,容易和急腹症相混淆,导致误诊率较高,故,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并对患者施以系统且全面性的检查,以尽可能的减少误诊问题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影像学 腹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挤压性末节断指患者治疗中采取动静脉转流的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挤压性末节断指患者24例(25指)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均采取动静脉转流法治疗。结果本组24例断指患者共计25指经治疗成活24指,1例患者断指坏死,断指成活率是96.00%;术后随访时间(9.2±1.3)个月,23例(24指)患者的再植体外观均获得满意,优者17例;良者5例;差者1例;优良率是95.83%。结论针对挤压性末节断指患者通过采取动静脉转流再植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可为断指建立新的有效静脉回流通道,能够扩大断指再植的临床适应症,且能够提升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 标签: 挤压性末节断指 动静脉转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染病发生的紧急应对措施。方法本文全面论述了传染病发生时疾控部门指挥和配合社会各界应该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

  • 标签: 传染病 传染病防控 传染病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法替尼(Afatinib)对T24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fatinib(0,1,5,10,20umol/L)作用T24细胞,用噻唑蓝(MTT)法研究Afatinib对T24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fatinib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研究Afatinib对T24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Afatinib对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能力有着抑制作用;对T24细胞有着促进凋亡的作用,Afatinib对膀胱癌T24细胞的侵袭能力有着抑制的作用。结论Afatinib抑制了T24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了T24细胞的凋亡。

  • 标签: Afatinib 侵袭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分析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24例由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泮托拉唑组)、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各12例。2组患者在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治疗原发病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泮托拉唑8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奥美拉唑8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日1次,连续5d。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1.2%,对照组是82.6%,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7%,对照组患者是30%,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泮托拉唑;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方法择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中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未误诊的8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参照组,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24例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性症状,而诊断中过于关注精神病症状,而对情感症状予以忽视是主要误诊原因;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表现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患者发病至确诊的时间、住院次数明显多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双相情感障碍,医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认识,对病史进行全面的收集,并使精神检查更加深入和全面,将情感症状考虑在内,避免出现误诊现象,降低误诊概率。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误诊 精神分裂症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银杏叶胶囊对眼压控制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10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实验组口服银杏叶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视野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实实验组显效19例,有效29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视野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胶囊有助于提高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力、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并有效保护患者的视神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银杏叶胶囊 眼压控制 开角型 青光眼 视神经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