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病3小时内80以上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以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n=24)和对照(n=26),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常规治疗,对照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90天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治疗在溶栓后NIHSS评分减少程度较对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天随访mR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急性溶栓治疗在高龄脑梗死患者也是极大获益的。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75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以上冠心病患者42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对照常规治疗,观察介入治疗,对比两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患者的LVES、LVEF、心率高于治疗前,观察高于对照观察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结论介入治疗75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例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老年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心肌梗死(MI)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心脏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245例老年MI患者临床资料,基于年龄不同分成I(60~69)、II(70~79)及III(≥80)三,分别为63例、104例、78例,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三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三患者的LVDD≥50mm、LAD≥39mm、LVDD<50mm、LAD<39mm及LVEF等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年龄老年MI诊断中心脏超声有着良好效果,在临床MI筛查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不同年龄 老年心肌梗死 心脏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龄在70以上的患者在使用碘克沙醇作为对比剂行冠脉介入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使用碘克沙醇作为对比剂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年龄≥70患者72例,对手术前及手术后的肾功能的改变进行比较。结果70以上老年患者用碘克沙醇作为对比剂行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这个小样本的对比说明碘克沙醇作为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对比剂是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也是安全的可以推广的,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这样基础疾病的患者,但因其价格较高,使用受到一定局限。

  • 标签: 碘克沙醇 冠脉介入治疗 对比剂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60以后首发躁狂抑郁发作症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和使用精神药物情况,临床科学、合理、规范应用精神科药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看我院病案室的出院登记本记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精神科出院病历4234进行筛选,从中选出60以后(包括60)首发,诊断躁狂抑郁发作症住院患者病历34本样本病历(8.03‰)。对每本病历的用药名称、药物剂量逐项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男27例,女7例。年龄60-78。平均64.6。临床分型躁狂发作16例,抑郁发作14例,躁狂抑郁发作4例。治疗过程药物治疗28例,无抽搐电休克(ECT)治疗6例。转归治愈23例,显进4例,好转3例,无改善4例。药物治疗方面抗抑郁药米氮平、氟西汀、舍曲林。抗躁狂药碳酸锂缓释片,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维思通,其它;氯硝西泮、佳乐定。合并用药29例(85.2%),单一用药5例(14.8%)。结论本组资料结果显示,首次住院躁狂抑郁发作精神病人当中。精神科用药情况,大多数都采取合并用药(29例)占85.2%),药物剂量较常规治疗剂量低,说明老年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不管何种药物治疗,应以低剂量为主。

  • 标签: 60岁首发 躁狂抑郁发作发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脓肿患者在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肛脓肿患者(100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2)。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比2住院时间、护理满意评分情况、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住院时间短于对照,护理满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P<0.05。结论肛脓肿患者在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肛周脓肿 术前术后 护理 观察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序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需要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和对照,对照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指导,观察患者则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牙序列治疗,测定两患者在治疗前嵴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综合评定效果。结果两患者治疗前的PLI、BI、PD、CAL水平相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两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对照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7.5%,观察高于对照,两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患者在正畸的过程给予牙序列治疗可以控制炎症、安全性较好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牙周序列 牙周炎 正畸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目前,脑电图作为评价脑功能、判断预后一个重要手段已逐渐受到神经内科医师的重视。本组病例2007—05/2007-11住我科监护室的重症患者24例,监测脑电变化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 标签: 危重病 脑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舒适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妇科收治的7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研究对象,分为护理方式不同的两,实验和对照各35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实验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患者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实验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11.43%,两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采用舒适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情况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舒适护理 心理疏导 护理满意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对于头难产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58例产妇进行研究,分为两进行观察,分别采用侧卧徒手旋转胎头以及胎背对侧卧进行分娩,对比两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不良状况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采用侧卧、胎头娩出手动旋转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头难产的情况,同时降低减少术中出血量,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安全性,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 标签: 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市区30以上居民鼾症患病情况及部分相关因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的流行病学调查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徐汇区、杨浦区和浦东新区4区6个街道30以上常住居民96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收到问卷808l份(应答率84.3%),有效问卷6826份(有效率84.5%).其中打鼾者占57.1%,重度打鼾者占23.7%.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打鼾者比例逐渐增加,但70以后有下降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尤其中重度者.不同程度打鼾患者的日间嗜睡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上海市区30以上人群鼾症患病率57.1%,同样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上海 鼾症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3-6)静脉血血常规参考区间,儿童体检健康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迈瑞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对1965例体检正常的3-6学龄前儿童进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等8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分8进行检验,得出各项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经Z检验,除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外,其他各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间均数与总体区间均数间相差<25%,不建议分组,上述各组各项参数合并后白细胞4.8~9.8×109/L,红细胞4.1~5.3×1012/L,血红蛋白111~141g/L,平均红细胞容积为80~91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26-30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9~338g/L,血小板181~392×109/L,红细胞比容0.35~0.43L/L。本次调查分析的结果与WS/T405-2012的参考区间差异明显,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参考区间高于WS/T405-2012,其余项目参考区间均低于WS/T405-2012。结论学龄前儿童(3~6)与成人血常规参考区间有明显差异,不同地区应建立独立的儿童血常规参考区间,儿童体检提供准确评估依据,建立时应考虑到性别、年龄、仪器、试剂、质量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参考区间 血常规 学龄前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摆放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观察41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在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良肢摆放护理,比较两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的疗效率显著大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良肢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摆放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内5以下儿童死因变化趋势以及死因顺位和构成情况,提高天津市儿童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内2001-2017年5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17年5以下儿童死亡率从9.28‰下降至3.62‰,整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有所反弹,原因可能为SARS流行。其中新生儿死亡占到总死亡例数的65%。进行死因统计分析得出2001-2017年5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早产或低体重、先心病、出生窒息、肺炎、其他先天异常,2001-2008年早产或低体重仍是第一死因,2009-2017年由先心病、先天异常致死的儿童增多。结论降低5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加强宣教及产前筛查,提高窒息的抢救水平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死亡 死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误诊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方法择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中被误诊精神分裂症的24患者作为研究,未误诊的8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参照,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24例被误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性症状,而诊断过于关注精神病症状,而对情感症状予以忽视是主要误诊原因;两患者的精神病症状表现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患者发病至确诊的时间、住院次数明显多于参照(P<0.05)。结论针对双相情感障碍,医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认识,对病史进行全面的收集,并使精神检查更加深入和全面,将情感症状考虑在内,避免出现误诊现象,降低误诊概率。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误诊 精神分裂症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整复术在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5年1年至2016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24例)与对照24例),对照患者采用常规口腔修复,实验患者采用牙整复术,对两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患者口腔修复总有效率95.8%,明显优于对照的79.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修复患者采用牙整复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牙龈萎缩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美感度与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周整复术 口腔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分析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24例由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泮托拉唑)、对照(奥美拉唑)各12例。2患者在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治疗原发病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泮托拉唑8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奥美拉唑8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日1次,连续5d。观察2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1.2%,对照是82.6%,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7%,对照患者是30%,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泮托拉唑;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动态血压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对43例血液透析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变化的各项参数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最高收缩压与最低收缩压的差值、最高舒张压与最低舒张压的差值、日间平均收缩压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日间平均舒张压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

  • 标签: 动态血压 尿毒症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麻插管后手术患者术中分别采取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和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后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种手术室护理方法对全麻俯卧患者的保护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收治的56例全麻下采用俯卧行腰椎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头面部摆放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每组28例。对照采取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试验采用头面部三点摆放法。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肤压红或受损、眼部红肿畏光甚至视力减退等俯卧头面部并发症,比较两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皮肤压红1例,无患者眼部出现不适,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3.6%;对照皮肤压红或受损8例,其中1例患者眼部出现红肿畏光现象,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28.6%。结论相较于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可有效降低全麻俯卧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头面部U形头托摆放法 头面部三点摆放法 全麻俯卧位 手术室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