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6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率(77.08%)明显高于对照组(43.75%)(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骨科 生活自理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收治的48例脊柱脊髓损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顺序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24例脊柱脊髓损伤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动能以及焦虑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FMA评分以及SAS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为(84.36±7.36),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为(55.78±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FMA评分为(78.78±6.20),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为(57.58±4.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l评分为(22.36±2.21),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1.46±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脊柱脊髓损伤术患者采用骨科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骨科康复护理 脊柱脊髓损伤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式功能锻炼在骨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路径式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和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7%,依从性为78.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分别为96.7%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康复护理过程中采用路径式功能锻炼,既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又可改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路径式功能锻炼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顾客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效果与自理功能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以及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0.0%,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的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28.43±3.80)和(28.84±3.6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71.62±8.24),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60.45±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自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和探讨老年骨性关节炎(OA)的骨科康复治疗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共80例,选取时间是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骨科康复治疗方法,对两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疼痛(VAS)评分以及骨性关节炎功能(JOA)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JOA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骨科康复治疗法疗效尤为明显,且疼痛感较低,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骨科康复治疗 老年骨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骨科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但对于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结果在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上,对照组为89.0%,观察组为98.3%。在护理3天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轻疼痛值,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 标签: 骨科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也相应的提高了。特别是对于医疗卫生的要求逐渐增高。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护理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医疗卫生护理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护理工作风险主要来源于病人和护理人员两方面,要想提高骨科患者的康复率,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骨科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以及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同行多加指正。

  • 标签: 骨科护理 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针对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患者有70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3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是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是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针对两个组别的护理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与之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各项指标都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十分明显,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于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从根本上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使护理安全性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使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发生纠纷的可能性有效降低,这样的方法护理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预见性护理是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而采取的针对性护理,为了探讨预见性护理骨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的内容,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总几率为18.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7%(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P<0.05)。这表明在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建议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骨科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骨科患者82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实施手术后,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对症护理可以有效地解除或缓和疼痛。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经过对骨科患者采取疼痛护理措施,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各项身体功能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改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较短。结论开展有效及时的疼痛护理能够很好地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骨科患者 疼痛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提出解决对策,提升整体骨科护理质量水平。方法对骨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应对。结果在相应的制度出台后,骨科病房的护理均按照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护理人员提高了对危险因素的警惕,有效降低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整体上提升了护理的满意度。结论结合骨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因素,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防范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骨科 护理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我院自2005年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以来,一直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现将我科健康教育应用介绍如下。

  • 标签: 骨折/护理 整体护理 卫生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除按医嘱采取镇痛措施外,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1~3d疼痛程度比较,干预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效缓解骨科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健康。

  • 标签: 骨折/外科学 疼痛 手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探讨接受延续护理项目患者和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患者之间,发展并实施适用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延续护理项目。方法对在院的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前3天内给予心理社会、生理、健康行为相关行为问题的护理评估,启动家居康复训练和个案管理等,在出院后给予居家延续护理服务3个月,随访12周,给予监测和评价。结果介入干预前、完成3个月介入干预后、随访12周出组时,通过调查问卷、临床指标测试,进行个案效果的持续评价和实践效果的评价。各项指标有所提高。结论方案实施获得成效,改善病人的自我效能、活动耐力、生活质量,减少复住院,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护理管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作用进行探析。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1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67例)和对比组(50例),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探究组同时开展人性化护理,通过问卷掌握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探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高于对比组的80.0%,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科室护理质量,且可提升患者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骨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60例骨伤科为患者提供的优质护理服务所取得的结果,进而总结相关经验,从而为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1日至5月31日我科60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优质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3%,并发症发生率为3.3%,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70.0%、66.7%、20.0%,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病患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病患的治疗和恢复,对于病患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治疗都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科 健康知识知晓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骨科手骨折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骨折手骨折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研究。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科手骨折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撷取的48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240例。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心理评分(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情况、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实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性突出,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实行对比,实验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科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找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患者选择2015年4月~2016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病例,抽取128例随机分对参照组和考察组各64例,对两组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参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考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手术原因和患者自身原因,在不同护理干预后,考察组的感染控制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因此需根据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而采取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避免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护理对偏瘫后遗症期患者语言、肢体运动、生活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我社区中心采用问卷的方式对社区64例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知识讲座、肢体训练指导、个体针对性治疗、康复、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防治等康复干预,并对康复干预后的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社区康复护理前后的变化。结果康复护理2年运动功能部分恢复48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增强76人,降低了致残率和复发率,减少了后遗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经过规范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通过护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制定训练计划和康复目标,最大可能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使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