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外科是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外科教学中应用病案教学法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不仅体现出了外科理论与技能为一体的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而且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外科“三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达到外科所要求掌握的常见病的临床特点,培养对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和原则性处理能力以适应基层和农村的卫生工作要求。

  • 标签: 病案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 外科学教学 大专
  • 简介:摘要医学临床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时间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提升高职高专医学临床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重点议题。本文以《外科》为例,探讨了开放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希望为医学临床专业课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医学临床专业课 开放式教学 实践研究 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感染控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目的在于减少手术伤口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并确保医疗安全。方法本论文研究如何加强手术人员和环境管理,合理安排手术室,密切配合的手术,手术器械和无菌技术的规范性。结果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采取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在手术室,我院骨科一个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控制在标准值低。结论规范化管理,加强骨科手术室,骨科的无菌手术是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骨外科 手术切口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肋骨骨折患者的具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外科室接受肋骨骨折治疗的27例患者为实验组,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并同期随机选取的27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外科护理工作,而实验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改进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对抑郁自评量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改进护理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骨外科 肋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98例临床效果,以治疗蝶骨嵴脑膜瘤为例分析,并为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来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进行治疗蝶骨嵴脑膜瘤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3~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定期随访患者主观感受,观察患者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该组内侧型50例患者中30例达SimpsonI~Ⅱ级切除标准,20例达SimpsonlI~IV级切除标准。外侧型48例患者中30例达SimpsonI~Ⅱ级切除标准,10例达SimpsonII~IV级切除标准,其中术后5例患者并发神经功能缺损,3例并发脑梗死,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临床效果好,肿瘤全切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蝶骨嵴脑膜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通过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及耐药率进行探讨。方法此次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外科接诊的伤口感染患者291例为对象,对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1例伤口感染患者中病原菌171例(58.8%)金黄色葡萄球菌60例(20.7%)、大肠埃希菌47例(16.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例(14.8%)、鲍曼不动杆菌20例(6.9%)。药敏试验可见病原菌耐药性均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与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苯唑西林无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他定,头孢吡肟的耐药性较低。结论应不断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严格规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期全方位控制、预防患者发生感染。

  • 标签: 骨外科 感染伤口 细菌检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应用于外科中的价值。方法所选的96例外科患者入院施治时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则采用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治疗,统计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发现实验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皆比对照组明显较少,而实验组的总疗效为95.83%,明显比对照组的81.25%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方法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优先推荐。

  • 标签: 中医正骨方法 三维骨外固定架 骨外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长骨骨折术后不连的发生原因、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6年5月共收治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连68例,男43例,女25例,骨折初始治疗髓内钉27例,钢板32例,外固定支架4例,克氏针3例,螺钉2例,其中应用钢丝捆扎7例。不连治疗采用手术清理断端,更换固定(1例除外),植外科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6个月。66例Ⅰ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5月,Ⅰ期愈合率为97%。结论医源性因素是导致长骨骨折术后不连的主要原因,合理的外科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长骨骨折 手术 骨不连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针对外科手术中的50例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探讨,探究不同的护理方式会对患者产生何种影响。方法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共进行外科手术50例,针对50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其中一组进行普通护理,另外一组进行特殊护理,并对护理的结果进行探究。普通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特殊护理组患者接受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内容的特殊护理干预.在试验中,于术前1天和术后4天为两组患者进行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试、SDS(抑郁自评量表)测试,于治疗结束后为两组患者进行VAS疼痛测试。通过上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特殊护理组的病人发病率明显降低,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并且康复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为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干预能移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外科手术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特点和护理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之间的86例骨科患者资料,研究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护理特点与效果,依据骨科的护理特性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外科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疾病时,其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后,会产生较强的心里负担,不利于手术的恢复。结论外科护理人员需密切注意手术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情况,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使患者的情绪维持在最佳的稳定状态,以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 标签: 骨外科手术患者 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舒适护理对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200例外科患者,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的方法进行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实验。结果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III级患者更少,I级疼痛患者更加多,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的方案,能够大大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疼痛的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利用价值。

  • 标签: 护理 骨外科 术后疼痛
  • 简介: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办,将邀请国内、外专家授课并作现场手术演示,与会者可参加上海强生腹腔镜培训中心动物微创手术操作训练,会议结束时将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10分。

  • 标签: 上海仁济医院 仁济医院肛肠 外科学术研讨会
  • 简介:摘要目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本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外科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82例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共出现1例(2.44%)感染,对照组出现9例(21.95%),明显多于观察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6.88%,且感染情况少,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外科创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创伤软组织缺损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实习中探究式病例讨论法与一般病例讨论法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实习医师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以一般病例讨论方法教学,实验组以探究式病例讨论法教学。比较2组出科考试成绩及主管问卷评价。结果实验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主管问卷评价实验组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探究式病例讨论法在教学中效果显著,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探究式 病例讨论法 骨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的102例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均有5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护理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没有尿道狭窄病例出现,对照组共有7例患者护理后出现了尿道狭窄情况,护理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平均(97.5±4.3)分,对照组平均(85.9±4.1)分,护理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临床中接受个性化护理对其康复具有较大的促进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有所提升,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所以临床中我们推介推广使用。

  • 标签: 骨盆骨折 合并尿道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创伤控制中应用外固定架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自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重型骨盆骨折患者42例,并应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作为本次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4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的骨盆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的42例患者均选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对照组的42例患者选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几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调查走访发现,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1.9(5/42),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1.42%(9/42)。对照组术后随访两年死亡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相关资料表示,选用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内固定治疗方式,且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盆骨折 创伤控制 外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