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在骨关节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有效的控制疼痛,缓解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于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选取在我院骨关节外科进行治疗的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50)和观察组( 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无痛病房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无痛病房 骨关节外科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05 月收治的 96 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传统一般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完成;就组间眩晕护理总有效率以及 HAMA 评分展开对比。 结果: 最终发现,护理前,实验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 HAMA 评分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 >0.05 );护理后,实验组 HAMA 评分低于比照组明显( P <0.05 )。 结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于临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利于眩晕护理效果提升以及 HAMA 评分降低,最终促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疾病转归。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三二〇一医院 陕西汉中市 邮编: 723000 【摘要】目的:将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白血病 PICC置管患者中,总结护理措施并探究其对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10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白血病患者 82 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采纳护理层级管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 结果:就 PICC 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 4.88% ,显著低于参照组的 26.83% ;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为 97.56% ,显著高于参照组的 75.61% , 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白血病 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层级管理 白血病 PICC置管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乳腺癌患者 12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案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个案管理护理能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改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个案管理护理 乳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血清降钙素原 (PCT)指标检验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组患儿均联合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血清降钙素原 (PCT)指标进行检测,对比 3组患儿的 hs-CRP、 SAA、 PCT检测水平和检测结果。结果:三组患儿的 hs-CRP、 SAA、 PCT检测水平比较 ,A组、 B 组的 hs-CRP、 SAA、 PCT、明显高于 C组,且 A 组高于 B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理论意义 ( P < 0.05) 。 A组、 B组、 C组的 hs-CRP、 SAA、 PCT检测结果比较,很明显 C组的 hs-CRP、 SAA、 PCT检测的结果明显优于 A组、 B组,其中 B组较之 A组, B组的效果优于 A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结论:联合检验 hs-CRP、 SAA、 PCT指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虽然在感染的诊断方面, hs-CRP、 SAA和 PCT都是非特异性感染指标,但是通过这些非特异性感染指标的组合使用,在医学上也可以获得快速的、特异性的辅助诊断,在必要时再结合血培养结果,不仅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及时有效的判断感染类型,还能避免抗生素滥用,从而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 [1]。

  • 标签: hs-CRP SAA PCT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 方法: 以 2017 年 8 月 -2018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 76 例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作两组,每组各 38 例,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治疗, 试验组 予以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 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癫样放电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治疗后,试验组 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79% )与对照组( 13.16%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并发癫痫可有效控制癫痫症状,进而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有效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 脑卒中并发癫痫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