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灰阶超声造影在诊断乳腺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观察61例患者的62个乳腺病灶,评估其病灶内部的灌注特征。结果:62个病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病灶共32个,良性病灶30个。与良性病灶相比,恶性病灶较容易出现灌注缺损和灌注不均(P值分别为0.002、0.010)。病灶内部出现灌注缺损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71.9%(25/32),特异度为66.7%(20/30),准确率为69.4%(43/62);灌注不均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8.1%(25/32)、53.3%(16/30)和66.1%(41/62)。结论:超声造影是诊断和鉴别乳腺、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乳腺病变 超声检查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MR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8年3月到2018年7月开始本次研究,在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患者的乳腺的良性、恶性病变情况,并分析图像特征,探讨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患者的对比剂注射之后90s的强化率。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0例患者当中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16例。采用MR成像检出良性病灶40例,恶性病灶16例,正常4例,通过检验Kappa值为0.674,u值21.027,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高度相似,统计学结果无意义(P>0.05)。良性病变患者和恶性病变患者在注射对比剂后90s的强化率有明显差异。结论MR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做到及时诊断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准确显示患者的病变类型,对于临床治疗有着较为突出的指导性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MR 良性 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超应用于乳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6例,使用彩超和5-12MHZ高频探头观察肿瘤的特征性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的血管和血流频谱形态、阻力指数,动力学参数等进行分析诊断。结果彩超检查中,良性肿瘤诊出率为87.67%、恶性肿瘤诊出率为80.00%;、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11%、86.67%,总诊断符合率为91.23%,相比无显著差异。良性、恶性乳腺肿瘤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彩超观察乳腺肿瘤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彩色血流频谱形态等对于乳腺肿瘤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是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彩超 乳腺肿瘤 良恶性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恶性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女性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乳腺肿块,然后与手术病理切片诊断实行回忆性对照分析。彩超对于乳腺肿块的声像图诊断,显示肿块的形状、边界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特点、包块纵横比、内部细小钙化点等对于乳腺肿块、恶性的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的恶性肿瘤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很紊乱、后方回声逐渐减小、病灶内细小钙化点、恶性肿块血液流动的显示率明显比良性肿块要高。结论彩超对于乳腺肿块、恶性的鉴别诊断存在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超诊断 乳腺肿块 良恶性 临床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恶性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RI)误诊原因,同时探讨理想的乳腺病变辅助诊断指标。方法:回顾分析14例乳腺疾病漏诊、误诊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其MRI表现,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MRI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弥散加权成像(DWI)f选用b值为1000s/mm^2)及乳腺动态增强(DCE)成像序列(VIBRANT)。结果:11例患者的乳腺良性病变被误诊为恶性病变,其中最终病理诊断为乳腺腺病者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纤维腺瘤2例。该11例中,10例表观弥散系数(ADC)值〉1.01×10^-3mm^2/s,1例ADC值〈1.01×10^-3mm^2/s。3例患者的恶性病变被误诊为良性病灶,其ADC值均〈1.01×10^-3mm^2/s。结论:部分乳腺、恶性病变的形态学和动力学MRI表现存在重叠,易造成误诊,而DWI在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中有较大优势。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05月--2017年05月入院治疗的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其共计有30个病灶,分析其鉴别诊断的应用体会。结果对于超声造影而言,其诊断甲状腺肿的的表现则是等增强与地增强,若是少数表现为高增强,则腺瘤的超声诊断则呈现快进慢退高增强;甲状腺癌则表现为快进慢退的变化趋势,穿刺病理符合率高达90.00%。其中当病灶显影时间基本保持同步或者稍早与周边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其呈现低增强58.82%(10/17);等增强呈现为29.41%(5/17);高增强呈现为11.76%(2/17)。对于甲状腺瘤而言,66.67%(8/12)呈现为高增强,25.00%(3/12)呈现为低增强,8.33%(1/12)呈现为等增强。对于甲状腺癌而言,患者主要呈现为不均匀的增强,在后期的结节以及包块内部的增强强度也有效低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恶性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鉴别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肢位摆放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摆放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块恶性采用彩超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收集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7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超诊断,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对彩超诊断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彩超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对乳腺肿块恶性采用彩超进行诊断,能够对肿块边界特征和形态进行正确判断,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彩超诊断 乳腺肿块 良恶性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肢体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1月开始在神经内科病房脑卒中患者9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开展肢位摆放等康复护理,并每日由专业治疗师进行运动疗法及痉挛肌治疗。另外将同样病房,相同设施9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在病房接受传统护理。结论康复科护士应该肩负更多的职责,在护理的同时要教会病人家属正确的肢体摆放,让康复护理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实惠。

  • 标签: 脑卒中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06例2016年7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就患者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79.2%,观察组为9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良反应,对照组为28.3%,观察组为7.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奇霉素疗治疗小儿肺炎疾病,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支气管哮喘与心理因素应激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分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况,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清IL-4水平中差异不大,而实验组患者在血清IL-1β、IL-6、TNF-α以及血浆TXB2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因素应激与支气管哮喘有着较大的联系,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与单核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的激活有关。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心理因素应激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6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检出乳腺内肿块,大小为1.0×0.8cm~7.0×6.0cm,平均(3.2±1.6)cm。良性病变的确诊率为89.1%,漏诊率为3.6%,误诊率为7.3%;诊断恶性病变的确诊率为71.0%,漏诊率为12.9%,误诊率为16.1%;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均可见不规则病灶形态、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以及丰富的血流信号,且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良性病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良恶性肿块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在乳腺肿瘤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选取本院进行乳腺肿瘤检查的9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均采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诊断标准,观察其检查诊断的图像特征以及准确性。结果经手术病理检出乳腺良性肿瘤65例、恶性肿瘤患者3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乳腺良性肿瘤56例、恶性肿瘤患者23例,与病理检查相比较检出率较低,存在误诊现象,P<0.05,并观察乳腺恶性肿瘤的图像特点。结论针对乳腺肿瘤患者,采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准确率较高,可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肿瘤,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B超 乳腺肿瘤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护理后肢位摆放及早期肢位摆放,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则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良肢位摆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 简介:摘要椎体压缩性骨折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两种,即恶性与良性,在以往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采取传统技术往往很难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性质进行判断,此时,一种全新的诊治技术便应运而生了,MRI作为一种新型的椎体骨折诊断技术,其可以大大提升椎体骨折性质诊断的精确度。本文探讨了MRI新技术在椎体骨折恶性鉴别中的研究进展,可供参考。

  • 标签: MRI技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给予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细节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40例。细节组给予细节护理指导,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总结并对比参照组和细节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自我护理情况。结果细节组的护理满意度37例(92.50%)明显优于参照组30例(75.00%),细节组的自我护理责任感、护理技能以及护理能力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效果显著。

  • 标签: 细节护理 消化内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在诊断乳腺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恶性病变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60例。结果对照组在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为9.02%;对照组误诊率为25.86%。观察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误诊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的诊断方式对于乳腺恶性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具有着良好的诊断率,相比于仅采用常规超声的诊断方式,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的诊断方式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且对患者的误诊率较低,可在将来的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恶性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评价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银屑病患者接受维A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信息。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的银屑病患者75例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使用中药复方治疗方式,实验组40例接受维A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有15例治疗显效,2例治疗有效,8例痊愈,3例好转,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00%,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共有17例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4例好转,治疗有效率是97.50%。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优秀。结论维A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我们推介为患者使用维A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是非常优秀的药物治疗方式。

  • 标签: 阿维A 银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急性肠炎患者60例,入住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使用相同的止吐、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3d为一疗程,其中观察组增加静脉注射奇霉素注射液,对照组增加静脉注射培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中记录患者的血、尿、粪常规,并细心观察患者的大便性状和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止泻与症状体征好转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突出,是理想的抗生素。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