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当今时代,患糖尿病的病人越来越多,伴随着糖尿病的出现,也出现了很多并发症,本文探讨糖方辅助治疗糖尿病在临床上的疗效以及对病患周边神经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选取在我市部分医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人,将这些病患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两组的质量方法中,都采用西医规范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研究组增加自拟糖方口服。两组实验同时进行一个月的治疗。在一个月的治疗结束后,我们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的患者在临床上的改善情况,并且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感觉阈值是否有明显的变化。结果经过一个月的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患者在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血糖控制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都有了明显的缩短;中医症状中的手脚发凉、麻木等情况两组都有明显的缓解,其中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周围神经感觉阈值上,治疗前后也有明显的差别。治疗后效果明显,在临床症状、中医症候改善情况以及周围神经感觉阈值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拟糖方治疗配合西医规范治疗的组合方式可以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周围神经感觉阈值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值得被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足 自拟糖足方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而且复发症诸多,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等,严重干扰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其中糖尿病属于其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与遗传因素、神经血管病变、感染因素以及外部压力等方面有关,不仅导致体内内分泌系统紊乱、神经功能障碍等方面异常。若未能接受治疗,很容易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甚至需截肢。故需在掌握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同时,加强多学科协作,促进其治疗方案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有助于加强其未来发展。

  • 标签: 糖尿病足 治疗现状 展望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血管等出现下肢肢体异常而导致的一种疾病,能够引起肢端坏疽,因此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引发糖尿病感染的一个重要的病发阶段,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与坏疽,严重时能够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临床统计结果来看全球每30秒之内就会有一个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失去下肢。过去临床研究主要在糖尿病伤口创面的干燥以及换药冲洗等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而对于糖尿病足部溃疡状创面护理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当前糖尿病创面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给今后在糖尿病创面护理方面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足 创面 护理 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的预防与护理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12月我科44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中除1例患者截肢外,其余38例水泡、溃疡者基本痊愈,5例干性坏疽者转外科治疗。结论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对糖尿病患者足部的饮食、心理、水泡和溃疡创面的护理等,对预防糖尿病、减少截肢、节省医疗费用等意义重大。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足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本篇综述回顾了多篇糖尿病护理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多种护理糖尿病的方法,并对其护理疗效进行初步归纳。在深入阐述三种糖尿病的护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在控制好血糖、感染的前提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同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就可明显减轻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有效提高治愈率的研究结论。

  • 标签: 糖尿病 病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肝癌患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份至2014年3月份我院122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数据,并进行定期回访。根据ROC曲线以NLR=2.84、PLR=138.9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84),高PLR组(PLR≥138.9),低NLR组(NLR<2.84),低PLR(PLR<138.9)组,高NLR+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PLR组(NLR<2.84、PLR<138.9)和高NLR+低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高PLR组(NLR<2.84、PLR≥138.9)。Logrank单因素分析八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与无瘤生存期的关系,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行风险分析。结果122例患者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10.2%。高NLR+PLR组55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3.5%。低NLR+低PLR组20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22.9%。两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LR≥2.84、PLR≥138.9、肿瘤>5cm、血管侵犯、AFP≥200ng/ml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六个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预后
  • 简介:目的: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病理学特征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ITL和20例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病理学资料,并以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运用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滤泡辅助T细胞(TFH)相关抗原表达情况,观察微环境中血管、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巨噬细胞、B免疫母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的增生情况,同时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EB病毒。结果:19例(95%)AITL和6例(30%)PTCL-NOS肿瘤细胞核多为圆形或卵圆形,1例(5%)AITL和14例PTCL-NOS常见肿瘤细胞核扭曲或折叠;16例(80%)AITL出现透明细胞,所有PTCL-NOS病例未见透明细胞;20例AITL表达CD10、Bcl-6、CXCL13和PD-1分别为11例(55%)、16例(80%)、17例(85%)和20例(100%),共表达≥3项的有90%(18例),共表达≥2项的占100%(20例)。20例PTCL-NOS表达CD10、Bcl-6、CXCL13和PD-1分别为0例、2例(10%)、2例(10%)和4例(20%),共表达≥3项的占5%(1例),共表达≥2项占20%(4例)。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20例AITL和20例PTCT-NOS出现杂乱增生FDC网的分别为19例(95%)和1例(5%);血管内皮肿胀分别为20例(100%)和4例(20%);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分别为15例(75%)和5例(25%);血管密度(MVD)平均值分别为45.93和29.28;肥大细胞平均数分别为14个/10HPF和5个/10HPF;EB病毒(EBV)感染分别为10例(50%)和4例(2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TL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及微环境各项特征有助于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少数PTCL-NOS表达TFH相关抗原提示TFH肿瘤谱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淋巴瘤 滤泡辅助T细胞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运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名和肺部良性疾病者35例为对照者,分别检测三组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对ROC曲线进行绘制,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者和肺部良性疾病者相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较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2%、65%,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0/20万个PBMC。结论临床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可以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未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输血后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输血后3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后CO2水平有所升高,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组织受损,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去白细胞输血 未去白细胞输血 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和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WL、T1、T2、F1、F2、F3、WU七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WL、T1、F1;异常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PL、PD、MP、DW四种,噪音干扰为PL、PD出现的主要原因,PL、PD出现频率很低。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进行良好的分析和理解,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从而将漏诊、误诊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临床检验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黄柏液辅助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100位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糖尿病用药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应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并包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黄柏液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炎性指标、治疗效果、创面面积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用药后溃疡位置ESR、CRP、NE、WBC数值程度均明显下滑(p<0.05),观察组在用药2个月后炎症指标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为92%。两组在入院时及用药7天时溃疡面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从用药14天开始观察组创面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2%(p<0.05)。结论糖尿病采用复方黄柏液辅助治疗可更显著改善溃疡位置炎症,促使溃疡面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降低用药期间溃疡面发生出血、瘙痒、复发等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足 复方黄柏液 炎症指标 治疗效果 创面变化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RNA,DNA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6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RNA,D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病人进行1-5.5年的随访。结果RNA指标和DNA指标对PHC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和75.0%,RNA指标更敏感,双指标联合应用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8%;DNA倍体与年龄,HCV感染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AFP水平,HBsAg及瘤体大小无关;DI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P<0.05)。RNA和DNA含量与预后密切相关(P<0.01-0.05)。结论RNA,DNA含量可作为PHC诊断及判断预后的理想指标,RNA及DNA双指标同时应用优于任一单项指标。

  • 标签: 细胞 DNA含量 RNA含量 原发性肝细胞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换药方式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9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换药,观察组采用墨尼克伤口敷料换药方法,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创面愈合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墨尼克伤口敷料换药方式,可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愈合速度,创面愈合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墨尼克伤口敷料 糖尿病足 创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社区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这次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社区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社区综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综合治疗 干预模式 糖尿病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刺络放血疗法对踝逆冷的疗效分析。方法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通过针具对人体浅表小静脉、特定腧穴、病灶处或病理反应点进行针刺,并放出适量血液,用以治疗脚踝逆冷等疾病的中医传统方法。选取我院踝逆冷患者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48岁。患者病程半年至30年。对其进行刺络放血治疗,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86例中痊愈50例,显效30例,有效4例,无效2例,其中痊愈及显效者均治疗一次即出现明显效果。结论刺络放血疗法疗效非常显著,可广泛在临床上应用,以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刺络放血 足踝逆冷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去白细胞细胞悬液在临床输血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60例输血患者,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所有患者采用去白细胞细胞悬液输血,而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红细胞悬液输血,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白细胞细胞悬液给患者进行输血,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并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悬液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对大鼠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针刺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Ⅲ组)、缺血再灌注6h后针刺组(Ⅳ组)。制取脾标本,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结果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Ⅲ组和Ⅳ组明显少于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Ⅲ组的表达又少于Ⅳ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8蛋白的表达在Ⅱ组,Ⅲ组和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抑制大鼠脾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且缺血再灌注前进行针刺预处理这种保护作用更明显。

  • 标签: 针刺 缺血/再灌注 caspase-3 caspas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