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不同影响因素开展体外研究。方法以2017年1月~3月选取120个新鲜离体磨牙作为研究对象,均制备邻牙合面洞,按照不同材料及粘结系统分成实验1~3组,各40个,其中,实验1组填充材料为3M自酸蚀粘结剂+3MZ250复合树脂,实验2组为自酸蚀粘结剂+3M流动树脂垫底+3MZ250复合树脂,实验3组为3MP90粘结系统+3MP90复合树脂,对比各组染料渗透情况。结果实验3组微渗漏均数显著低于其他组别(P<0.05),实验1组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验表明,P90复合树脂充填微渗漏小,自酸蚀粘结剂对于复合树脂微渗漏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复合树脂 微渗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鼠被动吸烟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小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草损伤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损伤组小鼠使用烟草使其进行被动吸烟,待实验结束后,统一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血气功能指标,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结果研究对各组小鼠体重进行了测量与比较,其中发现各组小鼠在研究期间内其体重均出现明显变化,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对不同组小鼠的血气指标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发现PH、PaCO2、SaO2、Glu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被动吸烟会导致其体重出现下降,且血气功能也出现一定影响,对小鼠的健康有消极影响。

  • 标签: 吸烟 肺损伤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胎盘边缘切口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共撷取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48例。按照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实行分组,将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例24。观察组作胎盘边缘切口,对照组作阿氏切口,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胎儿生长受限FGR、胎儿窘迫、死亡情况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实行胎盘边缘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妊娠的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推广价值。

  • 标签: 胎盘边缘切口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型边缘带脑梗死患者经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二聚体检测后的动态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皮层组、皮层下组、混合组,三组各60例,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60),对三组患者以及对照组人群进行检测,均在入院时、入院48小时、入院72小时以及入院7天抽取血浆NSE、D-dimer检测并详细记录,并对四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脑梗死各组入院时的NS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8小时与72小时后,含量逐渐升高,且达到顶峰,7天后明显下降;脑梗死各组入院时的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有显著意义(P<0.05),入院48小时、72小时与7天后,含量逐渐升高,且达到顶峰。结论血浆NSE、D-二聚体联合测定对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与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且混合型的边缘带脑梗死为更容易进展的类型,且NSE和Dimer可作为预估的评价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血浆NSE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前置胎盘产妇进行护理的临床方法和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各41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孕期时间延长、出血量少、新生儿Apgar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学好本专科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懂得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孕妇提供生理、心理、精神全方位的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孕产妇安全,和提高婴儿成活率。

  • 标签: 前置胎盘 出血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PICC置管术是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的一种方法,目前该技术已经在肿瘤护理中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探究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肿瘤科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就诊的1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未采用PICC置管术,试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PICC置管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感染率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试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5%。这表明,在肿瘤护理中应用PICC置管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被感染的几率,这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建议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 肿瘤护理 效果分析 治疗有效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中药封包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膝关节被动训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复发率为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复发率为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大大降低复发率,可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被动训练 中药封包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人工下肢被动活动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功能锻炼,未使用自制人工下肢被动活动器;观察组运用自制人工下肢被动活动器辅助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天,出院前,膝关节屈曲角度、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制人工下肢被动活动器可提高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功能锻炼效果,降低疼痛程度。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自制人工下肢被动活动器 功能锻炼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用乳晕边缘切口术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7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开放切口术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乳晕边缘小切口术式。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瘢痕以及哺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瘢痕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哺乳情况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良性肿瘤患者实施乳晕边缘小切口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瘢痕情况,同时不会对术后生育哺乳造成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良性肿瘤 乳腺 哺乳 乳晕边缘切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行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间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值则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骨骨折术后患者给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并结合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使其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 康复护理 老年髋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中药封包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膝关节被动训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复发率为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复发率为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大大降低复发率,可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被动训练 中药封包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糖苷、玻璃酸钠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提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玻璃酸钠的滴眼液;参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羟糖苷的滴眼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干眼情况及不同治疗时间段的BUT及CFST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干眼症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干眼症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段的CFST评分,研究组患者的CFST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玻璃酸钠的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显著地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羟糖苷 玻璃酸钠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术后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鼻-鼻窦炎联合鼻内镜与改良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鼻内镜与改良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44例,较对照组多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难治性鼻-鼻窦炎联合鼻内镜与改良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治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 改良柯陆手术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及检验常见菌耐药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以无菌方式进行检验标本采集,之后将所采集标本在实验室无菌培养,展开药敏试验,对比分析患者病原菌情况。结果在感染菌种分布方面,本次药敏实验,检查出泌尿系统感染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变性杆菌、不动杆菌、粘质沙雷氏菌、枸椽酸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解脲棒状杆菌、膀胱炎棒状杆菌、真菌等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54例,占67.5%,革兰氏阳性杆菌23例,占28.75%,真菌3例,占3.75%;在耐药性方面,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氨苄西林药物有着非常高的耐药性,在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等药物方面耐药性一般,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药物方面耐药性较低,革兰式阳性杆菌在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耐药性,在万古霉素药物方面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结论临床上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展开治疗之前,需要先进行药敏实验,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对病菌抗药性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耐药菌株出现的可能,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检验 常见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