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63例肝性脑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血液灌流。对照组127例肝性脑病单纯药物治疗。以血氨、神志恢复时间为考察指标。通过两组间对照,研究血液灌流对于肝性脑病治疗的意义。结果统计血氨、神志恢复时间等主要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灌流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对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取40例行长期血透治疗且伴有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HD治疗,联合组行HD+HP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联合组皮肤瘙痒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Ca2+、β2-MG、PTH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HD+HP联合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皮肤瘙痒情况,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皮肤瘙痒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救治重度阿维菌素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阿维菌素中毒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这40例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20例设为常规组,20例使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更短的抽搐停止时间、烦躁停止时间、神志转清时间以及呼吸困难改善的时间,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心肌酶谱有更小的影响,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液灌流对阿维菌素中毒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素,更加迅速地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对心肌酶谱有更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救治当中。

  • 标签: 血液灌流 阿维菌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方法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患者60例,均对其进行血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儿经对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6.67%,疗效显著。结论对小儿急性中毒患者实施血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血液灌流 小儿急性中毒 应用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我院物理治疗科自2005-06~2006—07对52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了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效果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肝炎/治疗 肝炎/护理 血浆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重肝患者有何影响。方法在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选取48例重型肝炎患者,所用患者进行血浆置换112次,观察患者前后心理变化。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其心理抑郁及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正常率(75%)比对照组患者的正常率(45%)高,差异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患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50例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加血液灌流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患者(72.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4.82±1.02)h、(9.33±1.01)d,与对照组患者的(8.24±1.37)h、(12.62±1.30)d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血液灌流 治疗 急性重度药物中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58例急性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急性中毒患儿。所有患儿均采取血液灌流治疗,并根据血液灌流治疗情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58例患儿,经过血液灌流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率79.31%,好转率20.69%,抢救成功率100%,均已好转出院。结论急性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提升治愈率,改善预后结果。

  • 标签: 急性中毒 血液灌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解毒缓急、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类中药配合血液灌流治疗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蘑菇中毒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观察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30例,采用紫灵芝联合血液灌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显著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蘑菇中毒患者患者采用紫灵芝联合血液灌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快速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蘑菇中毒 紫灵芝 血液灌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U收治儿童急性中毒病例的相关因素以寻求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PICU救治的135例中毒患儿病例资料,分药物中毒组和非药物中毒组,分析两组不同的临床特点。结果1~3岁是意外中毒发生的主要年龄段,男童发生率高于女童;寒暑假是急性中毒高发季节;乡村急性中毒发生率较城市高,占88.1%,多发生在家中,占98.5%;药物中毒50例,毒物以抗精神类药物为主,非药物中毒85例,毒物以杀虫(灭鼠)剂为主,两组均以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主;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药物中毒组和非药物中毒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儿童急性中毒应以预防为主,早期血液净化是儿童急性中毒救治的重要治疗手段。

  • 标签: 中毒 儿童 干预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串联(HP+HD)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5人,随机分两组,HP+HD组25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周2次;HD组20人,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β2-MG及iPTH、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及临床症状。结果HP+HD组和HD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睡眠、食欲、皮肤瘙痒、高血压都比治疗前有所改善。HP+HD组症状改善优于HD组;两组治疗后β2-MG和iPTH均有降低,HP+HD组降低程度大于HD组。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病人可弥补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有效减轻皮肤瘙痒症状及清除中分子物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机体内的乳酸由丙酮酸还原产生.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当组织缺氧或丙酮酸未及时氧化时丙酮酸即被还原为乳酸。乳酸主要来源于骨骼肌、脑、皮肤、肾髓质和红细胞。血液中乳酸浓度与这些组织产生乳酸的速率及肝脏对乳酸的代谢速度有关,约65%的乳酸被肝脏利用:乳酸循环是葡萄糖在外周组织转化为乳酸,而乳酸在肝脏中又转化为葡萄糖的循环过程。肝外乳酸通过骨骼肌和肾皮质的氧化作用清除。

  • 标签: 抗凝剂 乳酸 分析前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乙肝产妇的母乳中HBVDNA含量及其传染性,更好地指导母乳喂养。方法:利用荧光定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对45例乙肝血清学阳性的产妇进行血浆及乳汁中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45例产妇血浆和乳汁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73%(33、45)和67%(30、45),其HBVDNA含量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7,n=45,P<0.01),HBeAg(+)与HBeAb(+)两组间比较血浆及乳汁HBVDNA的含量,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BeAg(+)组含量高于HBeAb(+)组。结论:乳汁和血浆中HBV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浆中HBVDNA高拷贝的产妇最好不要进行母乳喂养。产妇血浆中HBeAg与乳汁及血浆中HBVDNA含量都具有明显关系,它的存在提示血浆及乳汁中的HBVDNA含量较高。

  • 标签: 产妇 血浆 乳汁 HBVDNA 定量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霉素+水飞蓟素+传统治疗+血液灌流与血液灌流+传统治疗在毒鹅膏菌中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52例毒鹅膏菌中毒患者。1、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46岁。2、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大汗;发病时间最长30小时,最短2小时,平均发病时间16小时;3、入院时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血细胞分析白细胞升高大于11.0x109/L,48例,白细胞正常4例;大便常规隐血阳性42例,正常10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高于正常,最高2720U/L,最低110U/L;凝血功能52例患者均出现异常。随机分组青霉素+水飞蓟素+传统治疗+血液灌流组26例,血液灌流+传统治疗组26例,伟统方法急救如洗胃、导泻、利尿、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等处理;然后观察两组临床表现改善时间、白细胞、大便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常见并发症与病死率;结果青霉素+水飞蓟素+传统治疗+血液灌流组能明显改善患者意临床表现,青霉素+水飞蓟素+传统治疗+血液灌流组的白细胞、大便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恢复时间比血液灌流+传统治疗组缩短(<0.05),两组均无病死率,治愈率比血液灌流+传统治疗组高(<0.05),常见并发症比血液灌流+传统治疗组低(>0.05),青霉素+水飞蓟素+传统治疗+血液灌流组住院时间比传统治疗+血液灌流组明显缩短。结论青霉素+水飞蓟素+传统治疗+血液灌流与血液灌流+传统治疗在毒鹅膏菌中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比,青霉素+水飞蓟素+传统治疗+血液灌流组疗效显著,可作为抢救毒鹅膏菌中毒的方法之一。

  • 标签: 青霉素+水飞蓟素+传统治疗+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传统治疗 毒鹅膏菌中毒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30名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均首先给予洗胃、导泻、解毒剂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加用HP联合HD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愈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等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愈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明显,及时迅速清除体内毒物,减少并发症,能够减少病人病死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灌溉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8例本院自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治疗组(n=29),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及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灌流 急性重度药物中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灌流疗法在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按照其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取血液灌流治疗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与采取常规治疗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血脂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各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采取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血脂水平,促进其快速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血液灌流治疗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2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甲状旁腺腺素(PTH)、中分子物质(MMS)等血清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重型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时间节点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28例重症肝病者做出医疗调研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研究患者的预后效果,检测患者检测TB、ALT、TBA等肝功能数据指标。结果5例(17.85%)、20例(71.43%)患者疗效显著、3例(10.71%)患者治疗无效。经过DPMAS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将患者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数据进行归纳,治疗期间,患者的预后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对重症肝病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值得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双重血浆分析吸附 重型肝病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含量,住院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性肾衰竭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