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2例出现胎儿窘迫的孕产妇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孕产妇通过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胎心率恢复正常,孕产妇的焦虑感缓解,情绪稳定,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孕产妇的焦虑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胎儿窘迫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儿窘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产妇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共7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引发产妇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并拟定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几率,提升产科护理质量。结果本次78例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发生的原因中,脐带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占35.90%,其次是羊水因素、胎盘因素等;护理后产妇胎盘、胎心指标与护理前对比(P<0.05),护理后胎儿宫内窘迫产妇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胎儿宫内窘迫产妇总满意度96.15%。结论引发产妇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较多,而根据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因素拟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产妇 胎儿宫内窘迫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9月-2018年1月)搜集的320例住院产妇一般资料,所有产妇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胎儿是否出现宫内窘迫分为S组(40例,宫内窘迫)和Y组(280例,非宫内窘迫)。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胎儿潜伏期的脐动脉血流RI(助力指数)、PI(搏动指数)、S/D值(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与脐动脉舒张末期峰值的数学比值)、不同时期(临产期、潜伏期、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S/D值。结果S组助力指数、搏动指数、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与脐动脉舒张末期峰值的数学比值显著高于Y组(P<0.05);两组胎儿在临产期S/D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胎儿在潜伏期、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等不同时期的S/D值高于Y组(P<0.05)。结论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评价效果显著。

  • 标签: 脐动脉血流 诊断胎儿窘迫 临床评价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可靠的诊断标准,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以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剖宫产的442例产妇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率15.38%,有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占63.34%。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指标项目增多,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升,胎儿窘迫相关因素检出率也上升。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应根据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即使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也不一定要剖宫产,可根据产程进展情况及产妇的其他分娩因素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剖宫产术 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和75%);观察组出现了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了8例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进行临床护理能够促进孕产妇康复,提升护理有效率,降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合并妊娠 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应用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应用阴道助产术进而剖宫产术,对比两组Apgar评分情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Apgar评分分别为(8.71±1.52)分和(7.02±0.51)分,观察组更高,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和25%,观察组更低。结论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应用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术均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更好,降低了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Apgar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 剖宫产 阴道助产术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及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02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1直至2016年7月20日,并将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中,发生患者有5例、未发生患者有46例、胎儿窘迫发生率9.8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妊娠 胎儿窘迫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脐血流与胎心监护联合应用于检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分娩高危妊娠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监测方法分为对照组和临床组,对照组采用胎心监护,临床组采用脐血流联合胎心监护,比较两种方法对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及临床价值。结果两种方法监测到的胎儿宫内窘迫异常情况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组监测胎儿宫内窘迫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血流和胎心监护联合监测胎儿宫内窘迫能够提高真阳性检出比例,利于确诊单独使用胎心监护检出的假阴性。

  • 标签: 脐血流 胎心监护 胎儿宫内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心监护与脐血流监测方法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147例在我院住院并分娩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分为A、B、C三组各49例,分别进行单纯的胎心监护、脐血流及两种联合的监测方法,观察三组异常胎心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A组异常胎心率为18.37%、胎儿窘迫发生率为8.16%、新生儿窒息率为4.08%;B组分别为69.39%、16.33%、4.08%;C组分别为81.63%、34.69%、24.4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监测能够提高对胎儿宫内窘迫监测的确诊率,对早期进行胎儿宫内窘迫筛查和评估病情及预后等意义重大。

  • 标签: 胎心监护 脐血流 胎儿宫内窘迫 预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与阴道助产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足月妊娠临产时出现胎儿窘迫的7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阴道助产术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采用剖宫产术分娩。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2.22%,显著高于观察组的8.33%(P<0.05);对照组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助产术和剖宫产术均能有效改善胎儿窘迫的母婴结局,但剖宫产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 阴道助产术 足月妊娠临产 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6年06月-2016年12月时期)收治GDM孕妇12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2017年01月我院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2017年01月-2017年07月时期)收治另GDM孕妇134例为干预组。将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控制达标率与宫内窘迫等并发症比较。结果两组GDM孕妇在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结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结合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提高血糖达标率,降低宫内窘迫等并发症,效果理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宫内窘迫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妇6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结果以及相关检查项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前空腹血糖为(6.62±0.3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5±0.42)mmol/L,(P<0.05);实验组胎动小于3次/小时的有9例(26.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例(52.95%),(P<0.05);实验组发生宫缩胎心率大于160次或小于120次/min有7例(20.5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例(44.12%);实验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0例(29.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例(67.65%),(P<0.05);实验组的住院总天数为(4.2±0.6)天,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8±1.1)天,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妊娠情况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糖尿病 妊娠 胎儿窘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系统型超声检测运用到生产以前胎儿畸形检测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孕产妇72例,给全部孕产妇予以胎儿系统型超声检测,并探究全部胎儿的畸形诊治检测状况。结果通过引产或是分娩就证明了,所有72例孕产妇内,总共出现了11例畸形胎儿,畸形胎儿的检出率即15.28%(11/72);生产以前系统超声型检测总共检测出10例畸形胎儿,畸形胎儿的检出率即90.91%(10/11);有1例胎儿出现了漏诊,漏诊率即9.09%(1/11)。结论借助生产以前系统超声型检测,可以对胎儿发生的畸形加以检测,极大地减少不健康胎儿出现的概率。

  • 标签: 产前胎儿畸形筛查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400例产妇,均进行产前超声做胎儿畸形情况诊断,分析诊断后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以及与最终结果的吻合率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中畸形发生率情况上,骨骼系统畸形率为0.75%,心血管系统畸形率为1.25%,呼吸系统畸形率为0.25%,神经系统畸形率为1%,消化系统畸形率为0.5%,生殖泌尿系统畸形率为0.75%,其他系统畸形率为0.5%;最终引产与分娩后胎儿畸形发生率情况中,骨骼系统畸形率为0.75%,心血管系统畸形率为1.25%,呼吸系统畸形率为0.25%,神经系统畸形率为1%,消化系统畸形率为0.5%,生殖泌尿系统畸形率为1.25%,其他系统畸形率为1.5%。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方面,诊断的准确率相对较高,与最终情况较为接近,具有较大的诊断参考价值。

  • 标签: 产前 超声 胎儿畸形 诊断效果
  • 作者: 邓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1-24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1期
  • 机构: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重庆402160
  • 简介:随着近些年来的不完全统计,出生缺陷正在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出生缺陷不仅可导致新生儿死亡,而且存活的新生儿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产前超声筛查是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进行胎儿出生缺陷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以其方便、快捷、可重复操作的优点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超声诊断仪器得到迅速发展,对提高胎儿畸形的发现率,对降低出生缺陷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我国国内超声检查标准各地域存在差异,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也并不相同。所以,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为主题阐述意见。

  • 标签: 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早期胎儿停育的发生率,分析506例早期胎儿停育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随机原则的相关要求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胎儿停育患者和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中各选取5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次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详细询问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查找诱发早期胎儿停育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种危险因素(胎儿母体因素、生殖道处于亚健康状态、职业过度紧张以及外界环境)的发生率均明显增加且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导致早期胎儿停育的因素很多,临床常见的包括胎儿母体因素、生殖道处于亚健康状态、职业紧张以及环境因素等,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尽可能避免早期胎儿停育的发生。

  • 标签: 早期胎儿停育 影响因素 临床分析 预防
  • 简介:产前超声是近30~4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胎儿医学、产前诊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超声胎儿成像不但让学者们了解了以往不知道的胎儿发育变化,纠正了以前的一些错误观点。

  • 标签: 胎儿颅脑中线 超声 畸形 诊断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又称原发性帕金森病。是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的中枢神经变性疾病,主要病理是黑质、苍白球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缺失,导致脑内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相对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以及姿势反射障碍。本病的发生在种族及地区有很大差异,白种人发病最高,黄种人其次,黑种人最低。国内外PD患病率日趋增多,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患有PD,这已引起世界各国对本病的重视。

  • 标签: 帕金森 药物治疗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干预对急性呼吸窘迫征患者康复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这5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服务,实验组给予ICU护理风险干预服务,其他一切服务都相同,分析比较两组护理类型的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输液反应、静脉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PaO2及PaO2/FiO2水平、血清IL-8及IL-6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ICU护理风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资料研究通过超声诊断诊断胎儿畸形情况,讨论临床超声诊断对胎儿畸形的最佳诊断时间。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进行超声诊断发现胎儿畸形的孕产妇58例,联系临床实践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孕产妇基本信息、胎儿畸形情况、孕周等因素。结果根据对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超声诊断检测胎儿畸形主要发生于心血管系统(27.59%),最佳诊断时间为20周;神经系统(22.41%),最佳诊断时间为12周和生殖泌尿系统(17.24%),最佳诊断时间为20周。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超声诊断对胎儿畸形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最佳的筛选时间可以在检查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及时发现胎儿存在的畸形情况,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儿畸形 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