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2017年1月—2017年6月进行免疫计划适龄儿童100例,给与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统计儿童相关预防性疾病发病率。结果100例儿童接受计划免疫接种后麻疹、白喉、风疹、百日咳、乙肝、流脑、乙脑、脊髓灰质炎发病率均为零。结论对适龄儿童给予社区计划免疫相关措施,能有效提高儿童相关疾病预防保健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计划免疫 儿童保健 作用
  • 简介:摘要对婴幼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于整体提高人们的免疫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对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具体影响,本文选取本社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预防接种的16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试验组,每组各80例婴幼儿。对对照组婴幼儿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婴幼儿进行社区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计划免疫接种率。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婴幼儿的整体计划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幼儿。这表明,在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采取社区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社区综合护理 婴幼儿 计划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血宁治疗计划生育手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计划生育手术后出血患者中抽取78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2组,对照组(n=39)应用常规止血治疗,研究组(n=39)则在常规止血治疗基础上加用宫血宁,就2组患者止血效果、疼痛持续时间、止血时间、出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止血治疗总有效率是97.44%,与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84.62%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研究组患者用药后止血时间、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分别是(6.25±0.64)d、(141.38±4.36)ml、(3.67±1.35)d,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止血时间、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分别是(9.78±1.32)d、(161.72±6.87)ml、(5.72±1.48)d;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血宁治疗计划生育手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快速、有效止血止痛,减少出血量,可借鉴。

  • 标签: 宫血宁 计划生育手术 止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位水囊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应用予以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足月妊娠并计划分娩的1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催产素对孕妇进行引产,观察组则在使用催产素基础上加用低位水囊对孕妇引产。对两组孕妇经过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及产后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妇产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上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的使用催产素对孕妇进行引产相比,加用低位水囊后不仅显著效果,并且安全性高,不会对孕妇及新生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在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得出结论,低位水囊值得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进行大力度的推广以及使用。

  • 标签: 催产素引产 低位水囊引产 足月妊娠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宫腔镜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当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就来自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进行计划生育手术以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选择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治,同时对患者的并发症治愈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以后,68例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达到94.44%。患者各项并发症的治愈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人工流产漏吸、节育器异常、人工流产以后闭经以及宫内残留的治愈率都超过90%。结论对于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的诊治当中,选择采用宫腔镜技术进行诊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计划生育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波检测在进行妇科计划生育手术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到2018年6月十年间各类计划生育手术1500例。结果运用超声波检测,使得妇科的计划生育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同时手术的效率与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使得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更大的保障,降低了对于患者身体的伤害。结论运用超声波进行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安全的检测方式,超声波检测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式,在超声波的引导之下进行妇科的计划生育手术,使得原先复杂、困难的手术变得更加简单和快速,同时减少了手术引起的其他症状,使得患者的痛苦程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超声波检测在进行妇科计划生育手术的临床运用上,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波检测 妇科计划生育手术 应用价值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镇静与镇痛对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将20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行常规处置,观察组100例行有效镇静镇痛处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病人行有效镇静镇痛可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镇静镇痛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6月,选取接受人工流产的28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对照组仅接受口头健康教育,未实施系统的计划生育服务,对比两组妇女实施前后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并对其随访1年,统计两组坚持避孕情况、意外怀孕情况及再次人工流产情况。结果实施前,两组妇女避孕节育知识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后,观察组避孕节育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坚持避孕率为93.57%,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观察组意外怀孕率及再次人工流产率分别为1.41%、0.71%,均低于对照组的7.86%、5.00%(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女性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做好避孕节育工作,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服务 避孕措施 避孕节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方法以156例在我院做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8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而对照组患者未进行相关干预。为期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重复人工流产率以及对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经统计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率分别为2.5%、12.8%;对避孕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6.1%、70.5%,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女性做计划生育服务有助于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对于保护女性自身健康、提高其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 避孕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80例人工流产患者进行研究,在流产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处理方法,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1年后重新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其统计结果。结果干预后参照组患者避孕节育知识得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非计划妊娠率和主动避孕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重复人流率、意外怀孕率、干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对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主动避孕意识,提高满意度,减少意外怀孕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服务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举平台法固定鼻胃管对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神经科110例留置鼻胃管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道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高举平台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更换固定材料的频率及鼻胃管滑脱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更换固定材料的频率较低,鼻胃管滑脱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举平台固定鼻胃管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脱管率低,简单美观,降低护理工作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降低了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鼻胃管 固定 高举平台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和两组患者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2.61%,对照组患者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3.27%,研究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2.1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1月-2017年的10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更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特征,并给出相应对策。方法从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ICU接受气管插管并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人工气道路径、发生时段、镇静药物使用、气囊管理和48h后是否重新置管等问题相关。结论ICU气管插管,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尽量采取经鼻路径的气管插管方式,合理使用镇定剂,规范气囊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ICU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指导教育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56例人工流产患者且采用数字表法均分,各28例,纳入实验组的患者行术后健康指导+计划生育服务指导教育,纳入对照组的患者行术后健康指导。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手术后避孕节育知识掌握情况(9.2±1.5)分、主动避孕率96.42%、意外妊娠率3.57%、再次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率0.00%均显著改善(P<0.05)。2组患者手术前避孕节育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人工流产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指导教育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服务指导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和收集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能过网络的查找文献信息极大的简化了文献查找工作,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文献信息。本文对网络中文医学文献检索途径与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系统的阐述。

  • 标签: 网络 中文 医学 文献检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缩减约束方案对于ICU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观察组采用缩减约束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约束、非计划性拔管及皮肤损伤,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身体约束、非计划性拔管及皮肤损伤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减约束方案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身体约束率及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约束方案 ICU 气管插管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主要是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等,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十分重要。对此,教师们应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目前,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一共有两种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但是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两种模式相融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融合与实践。

  • 标签: 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人体解剖学教学 融合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创技术拔除智齿的技术。方法选择需拔除的80例患者的智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创法和凿劈法拔除患牙,记录两种方法拔牙时间、术中不适、术后反应、创口愈合情况。结果平均拔牙时间实验组18.2min,对照组24.1min,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严重疼痛及严重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即两组相比较微创法比凿劈法拔牙时间缩短,术中不适、术后反应较轻,创口愈合情况较好。结论微创技术拔除智齿,减轻了患者恐惧、不适感,创伤小,拔牙时间缩短,术后反应小,拔牙创口愈合快,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智齿 凿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