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资料研究通过超声诊断诊断胎儿畸形情况,讨论临床超声诊断对胎儿畸形的最佳诊断时间。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进行超声诊断发现胎儿畸形的孕产妇58例,联系临床实践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孕产妇基本信息、胎儿畸形情况、孕周等因素。结果根据对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超声诊断检测胎儿畸形主要发生于心血管系统(27.59%),最佳诊断时间为20周;神经系统(22.41%),最佳诊断时间为12周和生殖泌尿系统(17.24%),最佳诊断时间为20周。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超声诊断对胎儿畸形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最佳的筛选时间可以在检查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及时发现胎儿存在的畸形情况,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儿畸形 最佳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分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100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将所采集的血液标本随机分为室温检测组及冷藏检测组,两组标本分别于0.5h后、2h后检验及4h后检验。分析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结果血常规检测结果可受温度及检测时间的影响,且随着检验时间的延长,结构所受到的影响将变大。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应尽量能够及时送检,以减少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 标签: 温度 时间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间放置曼月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200例自愿要求放置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受试者在行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曼月乐,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1~3天放置。分析两组受试者曼月乐续用和避孕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脱环率略低,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带器妊娠;观察组患者综合续用人数稍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因症取出者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月经量减少人数比对照组稍低,但P>0.05;点滴出血人数略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闭经以及异常出血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以及月经干净后放置曼月乐效果相似,放置曼月乐不会提升不良反应风险,另外,即时放置能够缓解女性紧张心理,避免二次放置手术,故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 月经干净后 曼月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妇在剖宫产术后采用舌下含服卡孕栓对于排气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200例。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观察组中产妇在胎儿分娩后采取舌下含服1mg卡孕栓,术后第1、2天均舌下含服0.5mg卡孕栓;常规对照组中则不使用卡孕栓,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血压情况。结果在术后的首次排气时间方面,实验观察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而在用药后对血压的影响情况方面,实验观察组血压水平略有升高,但与常规对照组血压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当产妇需要实施剖宫产手术时,在术中胎儿分娩后于舌下含服1mg卡孕栓,同时在手术后两天内分别舌下含服0.5mg卡孕栓,能够有效的减少剖宫产术后产妇排气时间,有效避免术后的腹胀现象,降低术后产妇的痛苦,同时卡孕栓的使用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剖宫产术 卡孕栓 排气时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缩短送择期手术患者与手术室交接时间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缩短送手术患者与手术室交接时间为主题、拟定活动计划、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解析导致60例手术患者交接时间延长的真正原因、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效果确认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送手术患者与手术室交接时间由14.6min缩短至6.7min结论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送手术患者交接时间有显著效果,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优化了工作流程,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择期手术患者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APTT试验在临床上由于操作简单、迅速及敏感性高等现被临床广泛应用。结果因试验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现对标本的采集、抗凝药物及实验室方法等因素给予探讨。

  • 标签: APTT测定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当中,给予其早期康复干预对其康复时间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内收治的4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其康复干预时机不同将其均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康复干预,但是早期组患者在损伤后2周内接受康复治疗,晚期组患者则在损伤后1个月才开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康复住院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早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晚期组,且康复住院时间较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也较少,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当中,让其接受早期康复干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时间 早期 干预 影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算输液工时,探讨规范静脉给药时间对呼吸内科护理人力配置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法测定输液工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及排班表获取输液及配换液频次及相关数据;计算呼吸内科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中完成输液操作所占时间及夜班护士完成输液操作时间占夜班总时数百分比;结果呼吸内科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中完成输液时间占51.54%,患者每24小时中只获得0.816小时的除输液治疗外的护理服务,夜班护士60.67%的时间用于完成输液治疗;结论为遵循合理的给药间隔时间,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应适当增加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编制,增加夜班护理人力配置,以保证病人安全。

  • 标签: 静脉给药时间 呼吸内科 护理人力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患者实施时间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95.56%高于参照组的77.78%(P<0.05)。结论时间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还获得患者高度认可和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时间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24小时内按摩开奶与第二天按摩开奶后对产妇3天血清PRL的动态变化、奶涨发生程度;探讨产后24小时按摩开奶对产妇血清PRL、奶涨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妊娠与初产妇100例,100例孕妇随机划分为2组各50例,产后24小时内按摩开奶为对照组,产后第二天按摩开奶为观察组,2组均在产后化验血清PBL,对照2组奶涨情况、奶涨评分情况。结果开奶前2组血清PBL水平,p>0.05;产后3天2组血清PBL水平比产前均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按摩开奶3天后血清PBL提升到(35.11±4.65)ng/ml,对照组产后3天提升到(15.65±1.12)ng/ml,2组对比,p<0.05;产后奶涨引起的乳房疼痛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产后24小时内按摩开奶可提高血清PRL水平,能够有效的减少奶涨后疼痛感以及提升产后哺乳效果,且可以减少乳腺炎发生率、降低产后积乳,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产后开奶时间 按摩开奶 涨奶 血清PRL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血糖检验中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31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清晨空腹抽血,选择最佳的血标本,测定血标本在放置1h、2h、3h、4h与5h的变化情况。结果2h后,血标本的检测值开始持续降低,放置时间越长,血糖下降浓度的百分比越小。结论血糖检验中,血标本的放置时间对最终检测结果产生极大影响,准确血糖检测数据出现的时间为2h。

  • 标签: 血糖检验 血标本 放置时间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间引产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且使用缩宫素引产孕妇21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时间引产将孕妇分为四组,A组(破膜后≤6h缩宫素引产)56例、B组(破膜后7~12h缩宫素引产)54例、C组(破膜后13~24h缩宫素引产)53例、D组(破膜后>24h缩宫素引产)52例,比较引产效果。结果随着引产时间延长,顺产率、引产成功率和用药时宫颈Bishop评分逐渐降低,其中D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A、B、C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引产时间延长,剖宫产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破膜至分娩时间和产程时间逐渐增加,其中D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A、B、C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不同时间引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破膜后24h内引产有助于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减少临产、分娩及其产程时间

  • 标签: 足月妊娠 胎膜早破 引产 宫缩素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缩短眼科住院患者离院等待时间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病患87例做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的5月~2016年的5月住院治疗的4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16年的6月~2017年的6月住院治疗的44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针对性护理,对比离院等待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离院等待平均时间明确短于对照组,且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眼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大幅缩短患者离院等待时间,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对医院整体更加满意。

  • 标签: 眼科住院患者 离院等待时间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在不同时间米索前列醇,对二次剖宫产病人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之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病人118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38人(术中、术后使用缩宫素);乙组40人(在甲组手术基础上,手术之后在病人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丙组40人(在甲组手术基础上,病人在手术中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比较甲、乙、丙三组病人术中、术中、术后2小时内、术后一天内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概率。结果丙组术中、术后2小时内、术后一天内的出血量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病人术中和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显著低于乙组(P<0.05);乙组病人术后2小时内、术后一天内出血量明显低于甲组(P<0.05)。丙组病人产后发生出血率为5.00%,明显低于甲组23.68%(P<0.05)。结论手术中给予二次剖宫产病人服用米索前列醇的防治出血效果强于术后放置米索前列醇和常规使用缩宫素的用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术中 术后 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时间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仅滴注时间不同。甲组每日一次,每次60min,乙组每次120min,丙组每次180min。连续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丙组患儿症状缓解更快,其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与甲组和乙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乙组为6.67%,丙组为13.33%,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上,阿奇霉素静滴速度过快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速度过慢,临床症状缓解较慢,效果不明显。故认为滴注时间为2小时为最佳。

  • 标签: 阿奇霉素 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期给予溶栓治疗患者的超长时间复苏的必要性。方法记录在心肺复苏期给予溶栓治疗的且复苏成功的患者的平均复苏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心肺复苏期间接受了溶栓治疗且复苏成功的11例患者中,平均复苏时间是(85.9±33.1)min,(25~160)min,溶栓后到复苏成功时间平均为(46.1±9.1)min,(25~60)min。结论对于心肺复苏期间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给予超长时间的心肺复苏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这些患者所必须经历的。

  • 标签: 心肺复苏 溶栓治疗 复苏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PCI术患者时间跨度依从性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PCI术的6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PCI医嘱时间至实际行PCI术的时间跨度分为观察组(n=34,时间跨度3个月以下)及对照组(n=26,时间跨度3个月及以上)。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无症状生存率。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年内33例无症状生存,1例发生心血管事件,无症状生存率97.06%(33/34);对照组术后1年内19例无症状生存,7例发生心血管事件,无症状生存率73.08%(19/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PCI术指征的冠心病患者,其预后随时间跨度延长而变差。因此,符合PCI术指征的患者应尽早接受手术,避免心功能进一步受损,影响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PCI 时间跨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以时间护理理论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精神病症状(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时间护理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介入时间不同对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03.01日-2017.02.28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抽签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伤后一周(观察组)、伤后三周(对照组)进行高压氧治疗,29例/组。对比两组GCS评分和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为(13.11±1.05)分,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为(22.01±1.36)天,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中重度颅脑外伤治疗中,高压氧介入时间会影响疗效及患者康复情况,应选择伤后一周开始实施高压氧治疗方案。

  • 标签: 高压氧 中重度 颅脑外伤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采集以后储存时间对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和临床安全输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2016年3月到2017年7月间符合献血标准的无偿献血的100份标本当作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血液采集后储存时间对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等变化情况对于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两周以后分别和一周以及三周进行比较,RBC-C3b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周和采血当天以及第四周的血液进行比较,IL-8检测和RBC-SOD检测存在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血液离开人体进行保存以后,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红细胞的受损程度会不断的加深,分析这可能和红细胞部分免疫功能减弱存在关联,需要予以重视。

  • 标签: 血液储存时间 红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