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电子设备在使用时,有可能会出现故障,当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时,不仅人们应用电子设备会引发安全问题,而且电子设备故障可能会让整个线路出现安全的问题,现对电子设备安全运行中的维护技术进行分析。

  • 标签: 电子设备 安全运行 维护技术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呼吸道内科护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呼吸道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提高工作的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和疾病突发风险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际工作中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做下简要分析,然后根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内科呼吸系统 护理安全隐患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羟氯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波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足月妊娠、早产及终止妊娠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17.86%,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效果优于泼尼松单药治疗,妊娠结局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羟氯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符合适应症的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方法2017年9月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Clinical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收集关于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用药安全性的所有研究类型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并提取资料。所纳入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病例系列、病例报告等),分别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TREND非随机对照研究报告规范、SUMARI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85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55篇,非随机对照试验6篇,病例系列11篇,病例报告13篇。纳入13篇病例报告中,出现不良反应15例。在155篇RCT研究中,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患者共8553例,出现不良反应162例,4例发生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结局主要是对胃肠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损害程度多为轻度;不能明确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与用药剂量、方式、溶媒、联合用药的关系。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总体安全性可接受,现虽系统分析了关于舒血宁注射液安全性病例报告的直接证据,但缺少针对该药安全性的机理研究或临床观察性研究。

  • 标签: 舒血宁注射液 心血管疾病 安全性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就诊,需行剖宫产产妇120例,采用中心随机系统分为两组,各组例数均等。其中一组选择标准流程下麻醉方式,即硬膜外麻醉,归为标准组;另一组则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归为特殊组,比对两组产妇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经比对,标准组术中、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5.47%,麻醉效果优质率为81.67%,而特殊组则为2.38%、96.67%,特殊组相较于标准组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显著优于标准组(P<0.05);标准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中数值为(9.98±0.06)分,而特殊组则为(10.44±0.08)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剖宫产的产妇,在标准流程麻醉的基础上,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提升其麻醉效果优质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硝酸异山离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8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开展心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硝酸甘油,研究组43例患者同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6个月规范药物治疗后,研究组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2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8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0%(40/43);对照组43例患者中17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7%(33/43),组间资料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4.440,P=0.034)。用药后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率为90.7%,较同期对照组更优(χ2=4.914,P=0.02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表现。结论单硝酸异山离酯是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离酯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采用沙利度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口服。对比2组治疗后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并统计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均低于参考组,且前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2组相关积分、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可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给予沙利度胺能够有效减轻皮肤硬度、雷诺现象,改善关节功能,且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比较理想。

  • 标签: 沙利度胺 系统性硬化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选择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展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我院抑郁症患者100例(2017.1-2018.1),其中40例为对照组,选择草酸艾思西酞普兰进行临床治疗,另有60例均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米氮平展开治疗,探究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前后HAMD-17和MAD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观察组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对比对照组更高(P<0.05),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可选择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对患者展开治疗,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睡眠质量有较好的改善,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米氮平联合草酸艾思西酞普兰 抑郁症 睡眠障碍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的差错及出现原因,为提高医院静脉配制中心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针对我院静脉配制中心于2016年2月~8月期间运行初期阶段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对差错事件类型进行整理,分析差错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总结应对措施。2016年9月开始实施差错事件应对措施,对2016年9月~2017年3月阶段内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比较两个阶段内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6年2月~8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25起,包括3起外部差错事件、22起内部差错事件,差错出现原因主要包括医师、护士、药师这3个方面;2016年9月~2017年3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7起,较2016年2月~8月同比降低72个百分点,均为内部差错事件,无外部差错事件。结论针对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可有效减少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有利于提高静脉配制中心的工作质量,维持静脉配制中心的正常运行

  • 标签: 静脉配制中心 运行初期 差错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予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以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手术患者2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1例。在深入剖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后,发生1例坠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7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共出现4例接错病人、7例物品清点有误及4例坠床,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8%;组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经针对性护理后,非常满意107例、一般满意19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6.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例、60例及84.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深入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基础上,针对性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机率,改善护理质量,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隐患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易患方面的治疗器械也在不断更新环段。我国每年都有很多脑瘫儿出生或者因病困扰,脑部是控制全身的最重要的器官,是全身的总司令部,脑部中枢神经控制着全身的动作,包括四肢,患有脑瘫的孩子一般四肢都不能灵活运动,而四肢运动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医疗水平有限,脑瘫患儿只能在生病的情况下无法改善并康复,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出现了智能康复系统,而且现在也处在临床应有阶段。这个系统的名字叫做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此系统应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虚拟视觉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采用物物相连、集中管理的理念,让婴儿如同置于一个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一般,身临其境地接受治疗,让婴儿在视觉享受中肢体运动来强化训练。本文通过探讨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为国家的医疗行业做贡献。

  • 标签: 智能康复系统 临床 肢体 虚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点环节管理在运行电子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2016年第四季度9000份,2017年第一季度9500份运行电子病历的质量进行检查,根据《环节病历质量评价标准(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评价每个季度的病历质量。采用重点环节管理的办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进行监控。结果2017年第一季度的电子病历的质量明显的比2016年第四季度的电子病历质量高(P<0.05)。结论对电子病历的质量不断的加强重点环节监控,可以使病历整体的质量显著的提高,值得在电子病历管理的工作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重点环节管理 电子病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工作采取传统工作模式,根据安全隐患因素存在环节对观察组制定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管理措施。结果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后的观察组工作人员的临床满意度、及工作差错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也得到明显降低。结论在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其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使得工作失误及职业暴露发生率得到降低,将更好的为医院临床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内科护理中往往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需要采用合理的安全措施管理办法,准确的分析实际防止意外发生的方案,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入院治疗的200例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的发病率水平,其中100例为第一年的神经内科患者,另外100例为第二年的神经内科患者。第一年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的护理。第二年的患者采用安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率和满意度水平。结果第二年的神经内科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相比第一年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升。结论经过有效的科学安全护理,逐步降低神经内科患者的意外发生率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综合满意度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介入手术安全核查表规范介入手术安全管理。方法以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表为基础,根据介入手术临床特点改进核查表具体内容,应用于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结论将《介入手术安全核查表》运用于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介入手术安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介入手术 安全核查表 应用
  • 简介:摘要作为全身性疾病的一种,风湿免疫疾病对身体内的各脏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伤害尤为严重。通过临床发现,虽然各类风湿免疫疾病都会给血液系统造成危害,但是最为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也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多种多样,临床常见的是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相关医生应该充分重视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严重性,并有效掌握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减轻病痛的折磨。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血液系统 损害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教育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影响与作用。方法以医院2017年1—5月首次住院的6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以医院在2017年6月—12月首次住院的的60例神经内科疾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神经内科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对神经内科患者及其家属加强安全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住院天数以及对科室的满意度等。结果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科室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其安全隐患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有助于强化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配合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患纠纷,对于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安全教育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工作采取传统工作模式,根据安全隐患因素存在环节对观察组制定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管理措施。结果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后的观察组工作人员的临床满意度、及工作差错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也得到明显降低。结论在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其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使得工作失误及职业暴露发生率得到降低,将更好的为医院临床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儿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中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本组的60例患儿中,共8例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3.3%,其中2例为患者因素,占25%,3例为医院管理因素,占37.5%,3例为护理人员因素,占37.5%。结论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员较差的法律意识以及护患沟通问题,因此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认真的培训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使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从而实现儿科护理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产妇因素、助产人员的配置、技术水平、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责任心、服务态度几个方面对于产房的管理进行综述,指出了产房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及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为产房管理人员针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预防并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和正确处理相关问题,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因素,提高产房的整体质量。

  • 标签: 产房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