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医学专业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应用控制论和信息学原理分析课堂教学,采取即时反馈的方法,不断接受来自学生的输出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控制论 医学实验课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联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2015.02.01日至2017.01.01日在本院就诊的6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电刺激疗法)、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每组有32例患者,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量、持续收缩力、协调能力、最大收缩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的上述对比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35.56±6.64)、持续收缩力(72.58±15.30)、协调能力(5.41±1.49)、最大收缩力(86.21±14.23)都大于对照组数据(26.65±6.31)、(50.20±7.54)、(4.01±1.19)、(61.56±9.69)(p<0.05)。结论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疗法和电刺激疗法效果十分优越。

  • 标签: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随机抽取的426份阳性血液标本,以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为主,借助无菌操作对发热初期与高峰期的血液标本予以采集。同时采用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检验,根据NCCLS药敏试验标准,评定细菌的抗菌药物情况,包括敏感度、耐药性以及中度敏感三个方面。结果直接药敏试验检总计鉴定396份,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阳性菌符合率对比92.95%;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的革兰阳性菌检出敏感度的对比(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检出率与敏感度都比较高,但直接药敏试验具有操作简便与时间较短等优势,在血液检验中比较适合。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纵折后牙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8,给予全部裂牙清除术后行体外再植粘结,术后14d实施全冠修复)和观察组(n=28,给予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12个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纵折后牙患者运用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远期疗效相对常规治疗方案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全冠修复 粘接 纵折后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能力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随机分设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两组全部患者均给予物理因子及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2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27)则给予老式普通站立床进行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的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后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存在,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研究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的功能、步行的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 老式站立床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就诊的525例患者的血液样品,采用美国BacT905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标本培养,进行一段时间血标本培养后再进行药敏试验,并与直接药敏试验结果相比,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525例血液标本中阳性标本有437例,其中直接药敏试验方法阳性检出353例,常规药敏试验检出427例,符合率82.67%。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371例,革兰阳性菌检出59例。两种细菌检验方法革兰阴性菌总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细菌检验方法革兰阳性菌总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均可以快速鉴定血液标本中细菌,药敏试验可有效指导抗生素选用,减少盲目用药,可明显提高细菌感染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临床血液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比较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运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9例产妇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将33例经产妇分为一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66例初产妇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产妇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对照组33例产妇采用产后健康宣教治疗。观察3组产妇治疗3月后盆底综合肌力及尿失禁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经治疗后综合肌力明显高于其余两组患者P<0.05.观察组产妇在治疗后尿失禁3例,占总比例的9.09%,对照组尿失禁10例,占总比率的30.30%,经产妇组尿失禁7例,占总比率的21.21%。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有明显效果,能有效提升产妇盆底综合肌力。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修复 盆底综合肌力 盆底肌锻炼 生物反馈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焦虑症患者采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3例焦虑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不同疗法作依据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参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施以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疗法,观察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阳性项目数、抑郁症状、焦虑、恐惧、敌对性等因子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自我评估(44.30±6.26)分、焦虑自我评估(41.21±3.74)分;参照组抑郁自我评估(53.11±7.05)分、焦虑自我评估(51.48±6.59)分,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在对焦虑症患者开展治疗工作时,建议选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的基础上,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焦虑症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跖屈肌痉挛的效果,探讨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跖屈肌痉挛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运动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综合痉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就生活质量和综合痉挛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评分更佳,但是治疗后两组组间进行比较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跖屈肌痉挛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和预后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运动疗法 跖屈肌痉挛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产后尿潴留尿失禁患者应用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结合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分娩后检查确诊为产后尿潴留尿失禁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上加以使用生物反馈仪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漏尿及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3个疗程的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所应用的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的结合治疗方式,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仅为70.0%;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产后尿潴留尿失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予以患者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的结合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效缓解患者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情况,并改善患者漏尿的症状,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 标签: 生物反馈仪 盆底肌功能锻炼 产后尿潴留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效果的积极作用。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接诊的产后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此次调查分析,依据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则加以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各34例。结果观察组Ⅰ类及Ⅱ类盆底肌力合格率为95.3%及8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产后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产后盆底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期间我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78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39例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的39例患者进行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5.15±1.36)分、治疗二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6.64±1.48)分、治疗三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7.19±1.35)分、总有效率(97.4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效果显著。

  • 标签: 针灸 肌电生物反馈 康复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及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失弛缓型)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失弛缓型)8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41例采用生物反馈及针刺治疗;对照组共40例,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治疗2疗程后,观察两组便秘PROs积分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便质评分、便意感、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排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失迟缓型)具有更加持久和稳定的疗效。但两者疗效中是否具有交互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针刺 生物反馈 慢性功能性便秘 失弛缓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电子信息反馈法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从2017年1起,在重症监护室推行电子信息反馈,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护理状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护理状况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状况实施对比。结果实施电子信息反馈法后的观察组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都显著高于实施电子信息反馈法前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意外拔管、压疮与院内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运用电子信息反馈发,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没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电子信息反馈发 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门-囊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STEMI患者71例,依门-囊时间将患者分为未达标组(≥90min)和达标组(<90min),分析影响门-囊时间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病情进展快、节假日住院、入CCU时无症状、入CCU时间(6am-10pm)、患者及家属决定时间、导管室医护人员到位时间和等待手术台时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STEMT患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因素均可对直接介入治疗的门-囊时间造成影响,需建立和完善院内相关的抢救机制,以最大程度减少门-囊时间的延迟。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介入治疗 门-囊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产科住院顺产产妇50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5例。对参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对实验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分析50例产妇的盆底肌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阴道静息压、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存在(p<0.05);实验组PUVA和UVJ-M值低于参照组,D值高于参照组,经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产后产妇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获得显著效果,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肉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Brunnstrom分期脑梗死患者腕背伸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7年8月120例脑梗死患者,BrunnstromI-II期与BrunnstromIII期患者分别为60例,其中BrunnstromI-II期患者中对照组27例,实验组33例;BrunnstromIII期患者中对照组28例,实验组3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施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治疗前,两个时期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个时期的实验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Brunnstrom分期脑梗死患者腕背伸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Brunnstrom 分期 脑梗死 腕背伸功能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儿童遗传性耳聋基因GJB2、SLC26A4,GJB3、12srRNA基因直接测序异常结果。方法分析48例GJB2、SLC26A4,GJB3、12srRNA直接测序法的异常结果。结果GJB2基因发现4个突变位点,包括79G>A、341A>G、109G>A和235delC,12sRNA发现三个突变位点,即1382A>C、1438A>G、1555A>G,SLC26A4和GJB3基因均未见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突变位点是GJB279G>A和12sRNA1438A>G,其次是GJB2341A>G。结论GJB2和12sRNA基因可能是黑龙江省最常见的致聋基因,两个基因的热点突变与国内其它地方报道的有差异。

  • 标签: 遗传性耳聋 测序 GJB2 SLC26A4 GJB3 12sr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