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对已确诊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人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为以后疑似病例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对香港从2003年2月22日到2003年3月22日被确诊的10名患者(5男5女,38~72岁)进行分析。结果:潜伏期从2天至ll天。所有的患者都表现有发热(体温>38℃,超过24小时),大多数的患者有寒战、干咳、呼吸困难、周身不适、头痛、缺氧症状。物理检查听诊可有肺泡音、叩诊浊音。9名患者出现淋巴细胞降低。大多数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但血清肌酐值维持正常水平。连续进行胸部X线检查,提示进行性充气区减少。两名患者死于进行性呼吸功能衰竭。组织活检表明肺组织内广泛性肺泡损伤。但未找到肺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和军团菌感染的迹象。所有的患者都接受了皮质激素和病毒唑治疗。有8位患者接受了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治疗,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都无明显改善。结论SARS为传染性疾病。发热及继发的进行性呼吸困难是其主要的症状。病原体有待进一步确定。2002年秋冬季,中国广东省报道了305例高传染性的严重呼吸道疾患,表现为在医护人员中的局部流行。2003年2月,美国CDC将其命名为SARS,确定了它的临床表现。2003年3月13日,由于SARS由中国向世界范围内扩散,世界卫生组织发出SARS爆发公告,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调查。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香港地区 临床特点 治疗 护理
  • 简介:背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在亚洲,北美和欧洲最近都有病人出现。本文概括了加拿大SARS确诊病人后进行的一些初步的流行病学、临床和诊断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方法SARS病人3月初即已在加拿大确诊。我们搜集了最初10个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和诊断学的资料。来自SARS患者的所有标本都被送往当地,或是省级、国家级、国际级的实验室,以进行病原体确定的研究。结果:患者年龄在24至78岁之间,其中60%为男性。传染仅发生在近距离接触后。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热(100%病例出现)和不适(70%病例),继发干咳(100%病例)、呼吸困难(80%病例)伴胸透影像浸润(100%病例)。淋巴细胞减少(占可提供数据者的89%),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80%病例),谷丙转氨酶增高(78%病例),肌酸激酶增高(56%病例)也很普遍。经验性治疗常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静脉内注病毒唑。患者中有5人需机械性通气。3人死亡,5人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或者没有临床意义。但在6例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有5例发现副粘液病毒,在1例与SARS患者接触的无症状者的标本中也发现了该病毒。同样在6例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也有5例分离到和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4个病例中两种病毒都有发现。结论SARS是一种致死性较强的传染性疾病,从表现来看,它是病毒源性的,以小液滴或是近距离接触的方式传播。病原体可能是副粘液病毒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为SARS重症病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4月底收治的5例确诊非典的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病例均为男性,平均49岁,从发病到入院平均7.6d,从住院到确诊平均1.2d;从住院到死亡平均14.4d,从发病到死亡平均为22d。死亡病例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均明显升高,多数病人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降低(4/5),血红蛋白均呈进行性下降。死亡病人除已见报道的ALT、AST、LDH、CK升高及低钙血症外,GLU均明显高于正常而ALB均明显降低;大多数病人TP、PA等多项生化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而脱氧血红蛋白百分率(HHb)明显上升,同时伴有低磷、低镁血症。结论SARS死亡病例多项实验室指标均会出现明显异常,动态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SARS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死亡病例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SARS)的血常规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人的血常规特点,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白细胞多数正常或减低(占80.2%),淋巴细胞可减少(百分比22.8±11.5%,绝对值(1.68±0.38)×10^9/L),单核细胞可增高(百分比10.2±5.4%,绝对值0.75±0.18),部分病人血小板减低,血小板<100×10^9/L占9.4%,SAR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WBC、MCV、MCH、RDW、MPV、PDW(P>0.05)无显著性差异;LYM及GRAN、EOS、BOSO、MONO、RBC、HGB、HCT、MCHC、PLT及:PCT(P≤0.05)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我院收治的SARS病人多数WBC正常或减低,常有淋巴细胞减少,与国内外多数报到相符,但此特点不能作为诊断SARS的的确诊指标,WBC增高也不能排除SARS的可能性。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血常规 病因 诊断 白细胞升高
  • 简介:目的分析和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患者静脉血白细胞计数、分类及血沉的变化。方法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血沉仪上进行静脉血白细胞和分类及血沉的检测。结果87例SARS患者静脉血检查中,淋巴细胞绝对值(LYM)、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和血沉(ES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75%的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25%的患者减低。SARS患者静脉血血象变化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减低;淋巴细胞绝对值减低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相对升高;血沉升高。结论这些特点可以作为SARS疑似病例筛查的有用指标,淋巴细胞绝对值减低应为主要的特征,动态观察淋巴细胞绝对值改变可以作为病情恢复的一个参考指标。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静脉血 白细胞计数 血沉 分类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亦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与普通细菌性肺炎早期临床特点的异同,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标准。方法收集并比较研究我院收治的54例确诊的SARS病人和42例普通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SARS均与SARS患者有确切的近距离接触史,年龄在14~78岁,平均39,4±14.7岁,男23例,女3l例;普通肺炎病例42例的年龄在16~76岁,平均4l.2±ll.3岁,男28例,女14例。SARS与普通细菌性肺炎早期临床特点的共同点有:二者均有发热、咳嗽、乏力、X线胸片改变。不同点:SARS的潜伏期为2~16天,平均为7.4±3.8天;大多没有其它原发病或基础病(83.3%);发热相对较轻,体温多在38℃~39℃之间(68.5%);全身酸痛多见;咳嗽轻,为阵发性干咳,少数咳少量白粘痰及痰中带血;血常规示白细胞、粒细胞正常或降低(分别为85.2%、87.0%),部分病例淋巴细胞计数减少(29.6%);肺部X-线摄片主要表现为片状或斑片状炎症渗出(85.9%),少数表现为间质性炎症改变(14.l%);两个肺叶以上病变多见,炎症多位于双侧下肺/中下肺(51.8%),其次为单侧下肺/中下肺(38.9%).单侧上肺(5.6%)、双侧上肺(3.7%);痰、咽拭子标本常规细菌培养均阴性。普通细胞性肺炎大多存在原发病或基础病(86.4%);发热较重,多超过39℃;全身酸痛少见;咳嗽较重,常伴咳黄痰;血常规示白细胞、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多正常;肺部X-线摄片以炎症渗出为主,以单肺叶病变为多见。结论与普通细菌性肺炎相比,SARS患者基本没有基础疾病,且发热、咳嗽相对较轻,少痰,白细胞和粒细胞记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胸片主要为双侧片状阴影,以双下肺野常见。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普通细菌性肺炎 临床特点 早期 鉴别诊断 症状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之一,尽管目前对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其病理变化过程中有正常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本研究探讨以定量的方法评判肺组织结构损伤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呼气量 最大肺活量 比值 肺组织 病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检测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16例SARS患者、147例发热隔离患者、23例体格检查健康者进行血清SARS抗体:lgM、IgG检测。结果12例SARS患者单份标本中入院标本7例有4例检出SARS抗体IgM阳性,出院5例有3例检出SARS抗体IgG阳性,2例重症患者血清动态结果观察到,从入院到出院的标本均同时检测到高滴度的SARSIgM、IgG;2例轻症SARS患者各只检测到一次SARS抗体IgM弱阳性;发热隔离区患者有6例从入院至出院均检测到SARS抗体IgG,其中两例滴度较高。健康体检者无一例SARS抗体阳性。结论ELISA检测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可作为一种辅助鉴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检测和确诊手段。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冠状病毒 抗体 IGM IgG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人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ll例SARS恢复期病人及32例正常人群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RS病人恢复期外周血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绝对数及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CD4^+CD45RA^+、CD4^+CD29^+细胞亚群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意义;CD8^+CD28^+(特异性杀伤T细胞)百分比为2l.3%,明显高于对照组12.4%,而CD8^+CD28^-(T抑制细胞,Ts)细胞为8.74%,低于正常对照组1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SARS病人恢复期T细胞亚群是异常的。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恢复期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测定
  • 简介:目前关于血清肌钙蛋白(cTn)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较多.以往的研究认为UA患者中35%cTn增高,且cTn增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预后差.cTn增高者与不增高者相比,其冠状动脉病变有何差异,目前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cTnI与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病变 病理学 UA 相关性 肌钙蛋白I
  • 简介:目的应用尿液自由基活性快速检测方法,以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尿液自由基活性测定在评价急性肺损伤病理演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VesPro公司提供的快速检测尿液总自由基活性(FreeRadicalActivity,FRA)的检测试剂杯,分别对20名健康成年人及20名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10名疑似病例测定了尿液总FR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ARS和疑似病例其FRA明显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SARS患者组与疑似病例组之间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尿液总自由基活性(FRA)检测方法具有取样简便、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等特点,对SARS患者急性肺损伤的程度的判断及抗氧化治疗效果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尿液 自由基活性 测定 抗氧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