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术后感染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27例骨科术后感染患者,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类型、耐药性及抗生素骨水泥使用情况。结果127例骨科术后感染患者中术中异物植入占比71.65%;检出病原菌14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66.90%,革兰阴性菌32.39%,真菌0.70%;药敏结果显示大多数常用药物耐药性较高;抗生素骨水泥植入治疗关节感染中万古霉素骨水泥的应用比例为45.83%。结论骨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异物植入、吸烟饮酒、慢性疾病,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关节感染应用广泛,细菌培养可作为诊断患者术后感染的参照依据,医护人员需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治疗 术后感染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外伤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根据50例腹部外伤患者护士配合及时抢救以及手术治疗后进行精心护理的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护士急救技术熟练,护理方法得当,医护患之间沟通良好,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8%,护理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予以急性腹部外伤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治愈率,减少住院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病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部外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复中采用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口腔疾病的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43例接受正畸治疗的观察组和43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口腔修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常规义齿治疗,前者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口腔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术前检查结果将2016年5月-2017年7月本院诊治60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及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用于骨科创伤治疗,临床观察效果良好,可普及推广。

  • 标签: 负压引流 骨科创伤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采用优质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确定研究对象为我院诊治的小儿腹泻患儿,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节点为从2015年6月开始到2017年5月,患儿共计80例,本次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患儿首先进行分组,依据是治疗顺序的前后情况,指定单号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双号患儿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腹泻进行优质化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适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腹泻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选取11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对患者开展相关治疗和护理干预,医务人员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统计出护理安全隐患。与经验丰富的护理主任和护士主任进行探讨,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1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5.45%,其中主要安全隐患就是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问题。结论对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实施护理,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复杂,承担的责任较多,在护理过程中,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态度,同时加强医院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能有效的避免不良安全事件,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安全 老年脑卒中 隐患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整体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8.04%,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1.96%,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及精神状况良好率、遵医嘱用药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PEF较护理前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精神状况良好率、遵医嘱用药率、定期复查率、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对于改善肺功能和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原因在于整体护理可促进患儿规范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40,盆腔炎汤治疗)、常规组(B组,n=40,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4%)、不良反应率(5.56%)均优于B组(61.76%、38.24%)(P<0.05)。结论盆腔炎汤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病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妇产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可缩短病症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红霉素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普外科护理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间普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例)对照组(n=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内容包括对普外科医护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重点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知识进行学习,成立护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狠抓基础护理工作,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警惕性等。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病例书写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实践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合理安排人员,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工作,可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普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预防孕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44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清铁蛋白监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与贫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是2.8%,对照组贫血发生率是20.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血常规与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对预防孕期贫血均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贫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早期 血清铁蛋白 贫血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壮大下,腹腔镜技术日渐成熟,基于其存在的术后恢复快、术中创伤小等应用优点,腹腔镜手术已然在妇科疾病治疗当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头低脚高位、二氧化碳气腹创建会给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及社会系统等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所以,本文就针对腹腔镜技术中所采用的几种麻醉方法加以介绍,并对妇科手术麻醉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安全性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机体功能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组(51例)和B组(48例)。A组给予中医治疗,B组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B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p转阴率91.67%高于B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低于B组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消除Hp,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应作为该病症的常见疗法进行推广。

  • 标签: 中医治疗 消化性溃疡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表现(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退时间为(9.14±2.21)d,气促消退时间为(4.37±1.26)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7.28±2.26)d;实验组咳嗽消退时间为(6.34±1.52)d,气促消退时间为(2.34±0.78)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4.38±1.12)d;实验组患儿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患儿采用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的时间,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丁胺醇 酮替芬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去切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腺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均无死亡病例。实验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方法选择中,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采取PDCA循环模式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择取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所接收的106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所采取的不同模式分为PDCA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PDCA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指导,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各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结果PDCA组护理安全、急救药品、消毒隔离以及仪器器械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DCA组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0例(0%)显著低于对照组6例(11.3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指导,能够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护理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8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NRS2002评分为(3.05±1.10)分,其中存在营养风险组的NRS2002评分(3.70±0.84分)高于无营养风险组,痰菌转阴率(42.86%)低于无营养风险组,住院时间(20.35±7.68d)长于无营养风险组,住院费用(1.12±0.53万元)高于无营养风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住院患者多数存在营养风险,且存在营养风险会降低痰菌转阴率,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结核 住院 营养状况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分析。方法将100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为参与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拆线时间(4.50±0.50d)、疼痛缓解时间(12.45±2.50d)均短于对照组,而关节屈伸活动度(130.50±6.50°)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显著,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人工关节置换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3月份至2018年2月份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共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儿童各55例,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方法。结果窝沟封闭脱落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齿复发及领面龋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均值对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方法,降低了儿童窝沟封闭脱落发生概率,龋齿复发及领面龋发生率大大下降,龋均值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在儿童龋齿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窝沟封闭术 氟保护漆 儿童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胃肠疾病患者,均使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按照其采取的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选择“芬太尼+丙泊酚”方案的10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瑞芬太尼+丙泊酚”方案的10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麻醉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8%,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为77%,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对照组为27%,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胃肠镜 不良反应 麻醉优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