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三尖杉酯碱与红霉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红霉素联合化疗方案(DA)治疗,观察组22例患者采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化疗方案(H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为45.4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KPS改善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结论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用高三尖杉酯碱与红霉素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在生存质量方面,采用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高三尖杉酯碱 柔红霉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目的:了解117医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药物。方法: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133株受试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菌株数分别为66(占49.6%)和43(占33.3%),66株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有2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9株、腐生葡萄球菌1株)。为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占红霉素耐药株的30.3%。在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出率分别达38.5%和25%。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敏感或克林霉素耐药株中,未检到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结论: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应进行D试验,报告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结果,以便临床正确选择药物。

  • 标签: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观察组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采用红霉素治疗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8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8.75%,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退热时间短、不良反应低等明显优点,在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率,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的方法。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省儿童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患有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儿童,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术,并且在常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观察组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8.23±1.01、体温下降时间5.54±2.01、咳嗽停止时间3.24±1.25、肺部特征消失4.77±1.02,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0.14±1.23、体温下降时间10.14±1.23、咳速停止时间5.77±1.56、肺部特征消失时间6.22±1.78;观察组治愈总效率34(37/90.2%)较对照组治愈总效率29(37/81.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方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都有疗效,但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疗效更佳,可有效率的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儿童肺炎支原体 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以及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与咳嗽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4.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优于红霉素治疗,可加速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运用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结合我院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运用罗红霉素治疗,而实验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运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罗红霉素 小儿呼吸道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SP)临床分离株红霉素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及和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对住院儿童分离到的43株肺炎链球菌进行红霉素药敏试验,并用PCR法检测与红霉素耐药相关的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B)、主动外排转运基因(mefA)。结果:43株肺炎链球菌红霉素药敏试验40株耐药(占93%),3株敏感。红霉素ermB基因总检出率为76.7%(33/43),mefA基因总检出率为23.3%(10/43)。3株红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均未检出ermB基因和mefA基因;40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ermB基因和mefA基因的PCR检出率分别为82.5%(33/40)和25%(10/40)。共有35株肺炎链球菌检出ermB基因或/和mefA基因,其中单独携带ermB基因的耐药表型为25株(占71.4%);单独携带mefA基因的耐药表型2株(占5.7%);同时携带ermB基因和mefA基因的耐药表型8株(占22.9)%。结论:ermB基因和mefA基因同时表达或单独表达均可导致红霉素耐药,ermB基因表达是儿童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主要原因,mefA基因表达是造成对红霉素耐药的次要原因。红霉素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基因ermB 基因mefA 红霉素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的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及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8.1±1.7)、(3.5±0.7)、(3.3±0.5)、(5.2±1.2)d均短于对照组的(11.2±2.3)、(4.7±0.8)、(4.7±0.8)、(8.1±1.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序贯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局部疼痛、皮疹、胃肠道反应、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比例3.4%、1.7%、5.1%、0均低于对照组的22.0%、15.3%、16.9%、1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使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除了可以提高治疗的疗效,还可进一步缩短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用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小儿支原体感染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小儿支原体肺炎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霉素,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盐酸氨溴索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2017年2月100例小儿肺炎患儿分组。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联合组实施雾化盐酸氨溴索与红霉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肺炎控制率;发热、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微炎症状况、肺活量。结果联合组肺炎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发热、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微炎症状况、肺活量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微炎症状况、肺活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盐酸氨溴索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炎症状态,增加肺活量,缩短病程,加速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雾化盐酸氨溴索 红霉素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局部封闭联合克痤隐酮、罗红霉素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68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采用局部封闭联合克痤隐酮、罗红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痤疮患者采取局部封闭联合克痤隐酮、罗红霉素治疗能够有效加速皮损消退速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局部封闭 克痤隐酮 罗红霉素 痤疮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间我院接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试验对象,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试验要求的60例纳入研究序列,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进行口服治疗;B组患儿则采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进行口服治疗。把发热时间、体征状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对治疗痊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痊愈率、有效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儿发热、咳嗽等变化,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仅A组1例患儿有呕吐、恶心等药物不良反应,但可耐受,对治疗无明显影响。结论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环酯红霉素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霉素软膏对男性留置导尿尿道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顺利收治的180例男性留置导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临床干预治疗,对尿道实行定期无菌消毒,观察组90例给予红霉素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生感染情况、感染持续时长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产生感染情况、感染持续时长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软膏应用于男性留置导尿尿道感染中,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及治疗男性留置导尿尿道感染,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感染产生,医学价值显著。

  • 标签: 红霉素软膏 男性留置导尿 尿道感染 预防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作用探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7年1月-2018年2月90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沐舒坦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沐舒坦联合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治疗转归效果;咳痰、咳嗽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吸痰量、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用药安全特点。结果观察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痰、咳嗽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吸痰量、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吸痰量、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特点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减少痰液量,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 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服用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肺功能。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明显低于观察组(9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EF、FEV1/FVC和FEV1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罗红霉素 氨茶碱 支气管扩张 疗效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氯溴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6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4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氯溴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P<0.05);观察组第1s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晨间测定值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am),晚间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p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氯溴有助于改善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罗红霉素 氯溴 稳定期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尽量使用正常肌注针头时,提高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成功率方法两组医患同时注射240万单位卞星霉素,两位患者的臀部每侧注射120万单位,同样使用的22号的针头,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的时间不一样结果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短的成功结论尽量减少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的时间,减少针头堵塞的可能性

  • 标签: 长效青霉素 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应用强力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以此分析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患者共计100例,选择时间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单一采用强力霉素治疗、强力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应组别名称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0%)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高于对照组(80.00%),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2.00%),P<0.05,差异显著。结论应用强力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的方式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强力霉素 阿奇霉素 非淋菌性宫颈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拉霉素联合阴道局部应用强力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克拉霉素联合局部应用强力霉素和克拉霉素单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2.6%,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70.4%,不良反应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局部应用强力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克拉霉素 强力霉素 非淋菌性宫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