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标识组,各45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护理管理完成护理任务,标识组在常规组护理管理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管理,并比较护理标识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应用护理标识进行入院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实施前(12.86%)。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入住的86例老年骨折患者自由组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选择临床上常规骨折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方法上进一步进行护理标识的风险管理方法。经过两种护理方式后,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在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在患者中收获到的满意度高,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老年骨折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在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对A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对B组患者应用护理标识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事件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A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事件的几率高于B组,B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安全标识来开展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度,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重症监护室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只进行常规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护理标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等环节的比较上,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技术、服务态度等环节的比较上,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者的护理中,相比于常规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而言,在融入常规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路径上融入护理标识的方法更为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2例,将其按时间前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护理标识,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险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传统的血透室中护理标识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血透室护理安全情况,降低危险情况发生率,患者反映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标识 血液透析 血透室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样本,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应用护理标识。实验组将护理标识应用到护理中。结果实验组引流风险发生几率为0、环境风险发生率3.23%、护理满意度96.68%,对照组引流风险发生几率为6.67%环境风险发生率10%,护理满意度90%,结论应将药品及环境标识等护理标识,应用到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中,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中的300名经历了手术室治疗并接受了护理的患者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这30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我们对其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将护理标识应用于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最后将两组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模式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结果。结果干预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我院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我院声誉,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且有效降低了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我院相关管理人员可积极采用此方法。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色彩标识输液器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行多导管管道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色彩管道标识,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管道的安全性,并统计实施护理标识制度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研究组管道安全事故各个方面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临床多导管患者护理中应用自制色彩管道标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事故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色彩标识输液器 管道标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压疮是临床常见病,更是危重症卧床患者的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等情况。本文通过检索2000年-2016年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有关中医药治疗压疮的相关文献,依据发表年代、文献内容、使用药物等情况进行归类、分析,了解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压疮的相关文献特点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涉及中医药治疗压疮的相关临床研究,重点了解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了解目前中医药治疗压疮的常用方式、方法,常用药物分类及临床疗效。通过总结前人经验,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压疮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隔离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1例肺隔离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4岁女性患者多次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内前基底段占位,术后病理诊断左肺下叶隔离肺(叶外型)。结论肺隔离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规影像学难以与其他疾病鉴别,易误诊。

  • 标签: 肺隔离症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前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行CPR处理的25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的复苏总有效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对口、面罩给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多发性外伤、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VA、无脉电活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前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包括年龄、通气方式、原发疾病、CPR前ECG(P<0.05)。结论前心肺复苏患者自发循环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原发疾病、通气方式、ECG表现。

  • 标签: 急救 心肺复苏 多因素
  • 简介:摘要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口传手授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它是我国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与无价遗产。现代学徒制不仅仅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一种有效的新型职业教育形式,有利于新世纪国家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学者对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学徒制的内涵、类型、国际比较、西方学徒制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对中国学徒制的启示方面、实践研究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西方学徒制 我国学徒制 优势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和收集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能过网络的查找文献信息极大的简化了文献查找工作,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文献信息。本文对网络中文医学文献检索途径与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系统的阐述。

  • 标签: 网络 中文 医学 文献检索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疗养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本疗养临床送检培养的标本当中分离出的1000株病原菌建立研究,对所有的菌株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病原菌当中革兰阴性菌数量最多,共有802株(80.2%);研究经过耐药分析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对于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以及亚胺培南药物的等耐药性相对较低,均低于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属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各类病原菌菌种对于抗菌药物存在有一定的耐药性;在临床上应当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结合机械能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起到有效地防治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疗养院 感染病原菌 耐药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南医疗区(下文简称南)临床科室药品管理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方法全面分析南临床科室药品管理现存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临床科室药品管理,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后的管理质量。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后,南临床科室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抢救车药品、常用备用药品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后,南临床科室药品的去向明确率与有效使用率均明显提升,且药患纠纷率明显减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南临床科室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强化管理,可明显提升药品达标率、去向明确率与有效使用率,且有助于降低药患纠纷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科室药品 管理 问题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提出院感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47例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严格遵循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标准对患者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实验,分析检查结果和感染科室。结果检出最多的多重耐药菌是大肠埃希菌;最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是呼吸科;发生感染最多的部位是呼吸系统。结论定期检测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制订防控策略,是减少医院感染、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临床分析 医院感染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紧急气管插管术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前急救时的应用价值,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前现场接受紧急气管插管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入选24例病例,17例前抢救实行插管时一次性成功,其中有15例安全转运至医院,经进一步抢救后均存活。7例患者前二次插管成功,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气管插管术对成功抢救危重症患者极其重要,急诊科医师均应熟练掌握。

  • 标签: 紧急气管插管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前急救的过程中行气道管理干预措施,以此分析气道管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60例,选取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对60例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进行不同的气道管理措施气管插管+球囊、口咽通气管+面罩、口咽通气管+面罩+球囊,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1组、研究组2组、研究3组。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1组、研究组2组、研究3组的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组间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前急救的过程中行气道管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指标。

  • 标签: 急性重症 酒精中毒 院前急救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感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医院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大医院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基层医院的感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医院的有效管理,为此本文就基层医院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基层医院 院感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病人前急救护理效果。方法收治62例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常规组不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研究组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前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两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满意率96.77%高于常规组的70.97%,两组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可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送至医院,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 标签: 人院前 重度妊娠高血压 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