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性激素测定的应用与诊断意义。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早熟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68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接收检查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6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性激素测定,比较两组儿童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泌乳素等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睾酮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即两组性激素六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性早熟性激素测定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性早熟 性激素测定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方法随机抽选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4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为观察组,另取150名已育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卵泡期、排卵期及黄体期的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结果(1)卵泡期观察组患者T、FSH及E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RL及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2)排卵期观察组患者排卵期LH、T、FSH、P、E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黄体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LH、PRL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显著下降(P<0.05)。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迥异于正常人群,检测血清性激素可辅助临床诊断女性不孕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不孕症 血清性激素 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孕症诊断中应用性激素检验的价值。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1月25日~2017年1月20日住院部收治的不孕症患者20例---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女性20例---对照组,均给予性激素检验;并对2组患者的垂体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PS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垂体催乳素(435.10±135.21ng/ml)、孕酮(2.41±2.32ng/ml)、睾酮(0.82±0.21ng/ml)、促黄体生成素(4.53±3.02mIU/ml)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4.05±2.31mIU/ml)、雌二醇(39.42±34.52pg/m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不孕患者应用性激素检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其诊断提供参考数据。

  • 标签: 不孕症 诊断 性激素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更年期妇女保健中应用中性激素替代疗法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对象均是更年期妇女,总数量为100例,以自愿平分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研究例数一样,均是50例,对照组应用安慰剂予以治疗,实验组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雌二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上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实验组雌二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其它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可使其血脂水平保持在正常水平状态,对于预防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保健 更年期妇女 性激素替代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性激素及关联抗体在诊断不孕不育中的检测价值 。 方法:选择我院自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75 例不孕不育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 设为研究组 ) , 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 75 例健康女性作为参照对象 ( 设为对照组 ) ,两组受试对象均行 性激素及关联抗体 检测,对比两组雌二醇 (E 2 ) 、孕酮 (P) 、睾酮 (T) 、黄体生成素 (LH) 、泌乳素 (PRL) 等性激素水平及抗精子抗体 (AsAb) 、抗心磷脂抗体 (AcAb) 、抗卵巢抗体 (AoAb) 、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 等免疫性抗体阳性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 E 2 水平 (50.24 ±3.1 )pg/mL 显著低于对照组 (66.27 ±4.09 )pg/mL ,研究组患者 P (1.69 ±0.37 )ng/mL 、 T (1.24 ±0.22 )nmol/L 、 LH (19.72 ±3.06 )mIU/mL 、 PRL (30.06 ±4.42 )ng/mL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43 ±0.25 )ng/mL 、 (0.92 ±0.13 )nmol/L 、 (11.05 ±2.24 )mIU/mL 、 (16.72 ±1.18 )ng/mL ,研究组 患者 AsAb 、 AcAb 、 AoAb 、 EmAb 等免疫性抗体阳性率 (26.67 % )、 (14.67 % )、 (13.33 % )、 (24.00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0.00 % )、 (0.00 % )、 (0.00 % )、 (2.67 % ), 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不孕不育患者 与健康女性性激素及免疫性抗体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提示 性激素 联合相 关抗体 检测 有助于 女性不孕不育症的诊断。

  • 标签: 性激素 关联抗体 不孕不育 诊断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门诊和住院女性甲减患者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化学发光法对110例女性甲减患者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同时检测正常女100例为对照组。结果甲减组女性患者FSH、LH、PR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女性(P<0.01),而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明显下降(P<0.01),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甲减可导致女性性激素水平紊乱,可能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性激素 女性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不孕症患者体内性激素指标的差异,探讨其在不孕症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84例,根据患者的月经周期是否正常分为A组(月经周期正常)与B组(月经周期紊乱),同时选取在该阶段接受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健康组,测定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性激素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睾酮、促黄体素、泌乳素、孕酮、雌二醇水平同健康组相比,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B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素和泌乳素水平均比A组和健康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睾酮、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均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测定性激素指标可评估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内分泌功能,从而为不孕症的分型和病因判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月经周期 不孕症 性激素 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孕症诊断中应用性激素检验的价值。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1月25日~2017年1月20日住院部收治的不孕症患者20例---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女性20例---对照组,均给予性激素检验;并对2组患者的垂体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PS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垂体催乳素(435.10±135.21ng/ml)、孕酮(2.41±2.32ng/ml)、睾酮(0.82±0.21ng/ml)、促黄体生成素(4.53±3.02mIU/ml)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4.05±2.31mIU/ml)、雌二醇(39.42±34.52pg/m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不孕患者应用性激素检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其诊断提供参考数据。

  • 标签: 不孕症 诊断 性激素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检测的应用与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其中月经正常者为A组,月经不正常者为B组,各30例,另选取同期的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C组,并将3组受检人员的P(孕酮)、T(睾酮)、PRL(垂体泌乳素)、E2(雌二醇)、LH(促黄体生成素)及FSH(促卵泡雌激素)等水平进行对比。结果A、C组受检人员的6项血清性激素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患者的PRL、FSH及LH等指标与A、C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RL、FSH及LH等指标可将不孕症患者内环境情况进行反映,临床中可依据血清性激素指标制定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 标签: 血清性激素 不孕症 检测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六项在原发和继发性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原发不孕症(原发组,n=50)、继发性不孕症(继发组,n=50)和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n=50),对所有女性均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测,对比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原发组、继发组患者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发组患者LH水平明显高于继发组、对照组(P<0.05);原发组患者E2、PROG水平明显低于继发组、对照组(P<0.05)。结论性激素六项可辅助原发和继发性不孕症鉴别诊断。

  • 标签: 性激素六项 原发性不孕症 继发性不孕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与精浆生化检测同精液液化时间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2月12日至2017年3月5日我院58例育龄男性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精液液化时间的不同,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性激素、精浆相关指标检测。观察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在性激素各项生化指标检测中,两组促卵泡生成素、睾酮对比性较强,观察组数据更低,P值小于0.05;在精浆生化指标中,两组PH值、柠檬酸具有高度对比性,观察组PH更高,柠檬酸含量更低,P值小于0.05,其余性激素、精浆指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结论精液液化时间与性激素、精浆相关指标有一定关系,临床诊疗适当对其含量进行检测,以此评估内分泌、腺体功能,为下一步用药方案奠定基础。

  • 标签: 精液液化时间 生化检测 精浆 性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抗生殖免疫抗体及性激素的变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EMS患者(其中年龄〉35岁组的EMS患者90例;年龄≤35岁组的EMS患者178例)和20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年龄〉35岁组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2例,为同龄对照组;年龄≤35岁组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8例,为同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mone,FSH)、黄体生成素(ho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和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卵巢抗体(anti-ovarianantibodies,AO-Ab)、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L)、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trialantibodies,EMAb)水平。结果年龄〉35岁组和年龄≤35岁组EMS患者的P、PRL水平均高于同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35岁组的EMS患者LH水平也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激素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组和年龄≤35岁组EMS患者的抗生殖免疫抗体AOAb、ACL、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S患者存在抗生殖免疫抗体变化,高孕激素、高泌乳素水平可能与EMS发病有关。

  • 标签: 自身抗体 性腺甾类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更年期妇女保健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与常规保健治疗的对比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8例更年期妇女,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4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健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接受治疗后性激素指标及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更年期妇女保健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不仅能够优化患者的各项指标,而且能缓解更年期症状,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性激素替代疗法 常规保健疗法 更年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性激素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效果。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参与实验患者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到2018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的采用达那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性激素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性激素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的性激素得以改善,同时,能够使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得到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激素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及对照组(单用达英-35治疗),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促黄体素、促卵泡激素及睾丸素等性激素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黄体素、促卵泡激素及睾丸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明显,临床疗效较单用达英-35治疗好。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达英-35 性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对多嚢卵巣综合征患者血脂、性激素及内分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达英-35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性激素及内分泌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高于对照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雌二醇(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BS)及空腹胰岛素(FIN)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内分泌水平,调节血脂紊乱状态。

  • 标签: 二甲双胍 达英-35 多嚢卵巣综合征 血脂 性激素 内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治疗思路。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阳性表达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配合内分泌的治疗,增强疗效。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对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应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综合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对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特异、试剂稳定的碳酸酐酶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发锌。方法:头发灰化后溶于0.1mol/LHCl,测定前先用0.01mol/LNaOH稀释并中和酸,测定时待分析液中锌离子复活脱辅基的碳酸酐酶,以醋酸对硝基酚作为酶促反应底物进行测定。结果:线性范围达61.2μmol/L,回收率95.2%~104.9%,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2.1与2.8%,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Y)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71X+0.095,r=0.994。发样中Cu2^+、Fe2^+、Mn2^+各25μmol/g、Co2^+1.25μmol/g对本法测定锌均无影响。用本法测定56例健康成人,其发锌参考范围(X±2s):1.16~3.04μmol/。结论:该法具有特异、准确、灵敏、试剂稳定等优点,适合于生化分析仪检测发锌。

  • 标签: 碳酸酐酶法 发锌 醋酸对硝基酚 两点速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