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APP治疗急性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组(TEP组,n=40)和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组(TAPP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AP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TEP组(P<0.05),医疗费用显著低于TEP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TEP组15.0%(6/40)(P<0.05)。结论TAPP治疗急性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较TEP好,更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TAPP 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急诊手术治疗性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性内痔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都在一次性手术后治愈。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疼痛比较剧烈,3例患者出现了尿潴留现象,3例患者还出现了肛缘水肿的现象,2例患者有遗留的肛缘皮赘,对其实施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的缓解或者是消失。结论对于患有性内痔的患者应该在早期进行急诊手术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治疗效果比较良好。

  • 标签: 早期急诊 手术 嵌顿性内痔 疗效
  • 简介:对右侧腹股沟坝疝外肠瘘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1月龄。因双侧阴囊红肿6d于2008-02-14第1次入院。G1P1,孕36周。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阴囊红肿,进行性加重,偶伴呕吐,无胆汁,有发热,在小便正常偶见少许血便,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而送入我院。

  • 标签: 腹股沟/并发症 肠瘘/病因学 人类 |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对急性胆囊炎(结石性)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结石性)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微创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聚丙烯补片在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性腹股沟疝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4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42例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聚丙烯补片,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补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3.42±12.03)min和(5.53±2.37)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9.32±10.27)min和(8.72±2.91)d,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6%,P<0.05。结论将聚丙烯补片应用到性腹股沟疝的手术中,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聚丙烯补片 嵌顿性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分别而棘手皮肾镜与输尿管镜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8例患有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输尿管镜组与皮肾镜组,分别接受输尿管镜手术治疗与皮肾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皮肾镜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输尿管镜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患有输尿管性上段结石患者的治疗当中,给予患者皮肾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输尿管 结石 嵌顿性 上段 输尿管镜 皮肾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青年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和MPCNL组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碎石手术成功后,观察组清除结石率为97.78%,对照组清除结石率为75.56%,观察组的清除结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 嵌顿性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混合切扎术与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的效果情况。方法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混合患者80例开展本次研究,样本收集时间为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1月4日期间,依据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接受传统混合切扎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与出血量等均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72小时内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以及肛门溢液发生概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的疗效可观。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传统混合痔切扎术 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EPH)与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PH组和PPH组,各40例。EPH组给予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治疗,PPH组给予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PH组手术时间短于PPH组,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少于PPH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H组并发症发生率1.03%较PPH组9.28%低(P<0.05)。结论与PPH手术相比,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EPH PPH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C”环上粘膜次环切除术与PPH及TST手术治疗重度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差异。方法将60名重度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验组(大“C”环组)和对照组(PPH组和TST组),比较三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脱垂、出血症状的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如术后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术后出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C”环手术在改善病脱垂、出血症状上与PPH及TST手术相似。但术后并发症较PPH和TST少,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新术式。

  • 标签: 大&ldquo C&rdquo 环术 PPH术 TST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切内注消灵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混合104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选择手术的意愿分组。对照组52例,选择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52例,选择外切内注消灵治疗。对比疗效以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24h内VAS疼痛水平、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5.0±2.1)d、(1.13±0.56)分、(10.42±3.65)d低于对照组(8.2±2.4)d、(1.85±0.51)分、(13.76±3.51)d,术后观察组肛管直径(2.94±0.17)mm高于对照组(2.74±0.3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肿、经期并发症合计发生率,排便障碍发生率、远期并发症合计发生率分别为5.8%、7.7%、1.9%、7.7%低于对照组19.2%、28.8%、19.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切内注消灵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的疗效肯定,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能与其损伤更轻,保留肛管结构与功能有关。

  • 标签: 混合痔 手术 外剥内扎术 消痔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甲型甲沟炎治疗中采取改良式甲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手术方式的差异性对我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纳入的62例甲型甲沟炎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参照组行传统手术,实验组行改良式甲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甲型甲沟炎患者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呈现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结论将传统手术与改良式甲切除术应用在甲型甲沟炎治疗中均获得一定效果,但改良式甲切除术效果更显著。

  • 标签: 改良式嵌甲切除术 传统手术 嵌甲型甲沟炎
  • 简介:摘要华佗消灵是天津市著名名老中医金梦贤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的治疗多种中医肛肠疾病常用方剂之一,尤对于肛门肿痛,痔疮便血,大便秘结,脱肛不收等临床症状的治疗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本文就此方的组方、方解及临床效果进行逐一探讨。

  • 标签: 痔病 金梦贤 中药外洗 方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瘘术后创面光子照射治疗的护理体会及分析比较。方法选取瘘术后创面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并根据就诊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创面光子照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术后不同时间段手术创面疼痛度、术后渗液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4日,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评分及创面渗液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术后6日、术后8日的创面疼痛评分及创面渗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瘘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创面光子照射治疗的效果确切。

  • 标签: 痔瘘术后 创面光子照射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51例使用套扎器治疗混合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1例混合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套扎器治疗混合。结果使用套扎器术后1~3d第1次排便,术后3~10d出院。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消失,恢复直肠下段正常解剖结构,有效率为100%。使用套扎器治疗混合具有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结论由于术后仍有疼痛、尿潴留、出血等症状,因此对护理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的配合,可以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套扎器 混合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PPH术治疗的65例混合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PH术治疗混合,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以健康的心态回归社会。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混合痔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混合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混合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实验组(n=39),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混合手术患者护理中增加健康教育,既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又可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混合痔手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环式微创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痔疮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混合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外切内扎术,而试验组应用开环式微创上黏膜切除吻合术。统计两组痔疮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数据提示,试验组患者经过开环式微创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中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存在,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疼痛、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别,P<0.05。结论临床应用开环式微创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痔疮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还能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 痔疮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我院医治的82例环状混合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收录时间控制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处理为两组,即实施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参照组(n=41),以及实施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的研究组(n=41),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指标中呈现优势,且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结论应用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PPH 外痔切除术 环状混合痔 联合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混合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后第5天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混合手术患者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利于加快其创面的愈合,并减轻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中医特色护理 创面愈合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