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护理模式缓解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护理模式有利于糖尿病足患者控制血糖和足部病变,值的推广。

  • 标签: &ldquo 一病一品&rdquo 糖尿病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体化护理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负面情绪。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应用体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护理干预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效果较之对照组更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体化护理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负面情绪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一体化护理 哮喘急性发作 负面情绪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治疗的66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血液透析所需物品,观察组33例患者则采用次血液透析包,对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操作平均时间为(17.23±3.21)min,观察组操作平均时间为(10.3±2.31)min,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二次感染发生率为18.20%,交叉感染发生率为24.20%;观察组二次感染发生率为3.00%,交叉感染发生率为3.00%。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率和二次感染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也可得到有效提高,可在血液透析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一次性血液透析包 感染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医护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6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试验组患者采取医护体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VAS得分在术后天、两天和三天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5%(P<0.05)。这表明,在骨科护理中采用医护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这对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护理 医护一体化 疼痛程度 并发症
  • 简介:1975年,FrederickSanger等发明了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法)核酸测序技术,该技术以其高准确率、读长较长的特点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相关科研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Sanger测序成本高、测序速度慢、通量低的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基于此背景,新代的测序技术应运而生。新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也被称为深度测序、高通量测序或大规模平.

  • 标签: 新一代测序 高通量测序 深度测序 临床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实施根管治疗术治疗的患者1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次性根充组,各90例。分别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术和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9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性根管治疗术与常规根管治疗术疗效相同,但次性根管治疗周期短,椅旁操作时间少,再则镍钛螺旋器械、次氯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ETDA)等根管冲洗药物的正确应用,使激惹根尖产生二次疼痛的风险降低,减少了患者的复诊次数和时间,临床疗效较好,因此值得口腔医师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常规根管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体表手术中使用种皮肤切口保护器,阐明其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收治68例外科体表手术的临床资料,按切口缝合方式分A、B两组,其中皮肤切口保护器组(A组)36例,常规治疗组(B组)32例。观察分析两组的体表皮肤切口缝合时间、切口脂肪液化例数、切口裂开例数、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和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裂开例数为11.5(7~15)min、9(7~15)d、0例和10(6~14)min、10(8~17)d、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切口脂肪液化例数分别为0例和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切口愈合甲级愈合率和病人满意度分别为95.67%、10.0(5~10)分和82.27%、8.2(4~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外科体表手术中应用种皮肤切口保护器具有保护切口皮肤组织、避免脂肪液化、伤口愈合好的优点,而且切口愈合后病人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科位患者投诉的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介绍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CauseAnalysis,RC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这次投诉护理不良事件。结果通过系列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并确定根本原因,制定了规范进出NICU入室标准、落实6s管理、提高护士基础护理落实率、丰富沟通方式等整改措施,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我科此次投诉事件提供了种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6s管理为项有效、可行的科学管理方法。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不良事件 6s管理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估医护体化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进行心胸手术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医护体化模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43%,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6.67%,两者差异明显,对于两组对其的满意率相比观察组患者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94.87%,82.05%,12.82%和5.1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61.53%,23.07%,38.46%和38.46%。相比之下,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医护体化模式对进行心胸手术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由于单纯常规护理并不能良好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所以通过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医患之间沟通交流和关系,值得进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心胸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使用地西泮配合活跃期使用催产素促进第产程的药物疗效。方法从2013年至2015年,第产程中,潜伏期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于潜伏期静注地西泮10mg并在活跃期静点催产素为甲组。活跃期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于活跃期使用该药物疗法者为乙组。不使用该药物疗法者为丙组。观察第产程进展情况,结果甲组42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19人、第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15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8人。乙组58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22人、第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25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11人。丙组50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5人、第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18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27人。结论第产程静注地西泮10mg并在活跃期静点小剂量催产素,在严密监测胎心音、宫缩情况下,可以促进第产程完成而进入第二产程,缩短总产程,使产妇保持良好精力,更好配合完成阴道分娩。

  • 标签: 宫颈扩张期(第一产程) 地西泮 催产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化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评价,研究心内科患者护理的新型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患者共计118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体化护理模式,而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心血管内科各类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及患者主观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一体化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次性根管治疗对牙髓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创伤性暴露牙髓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接受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84.62%,P<0.01)。观察组治疗时间为(3.01±0.25)d,低于对照组(14.62±3.38)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23.08%,P<0.01)。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次性根管治疗可缩短治疗过程,也可避免多次根管继发感染转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治疗效果
  • 简介:在肠梗阻或消化道穿孔患者手术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胃或肠腔极度扩张,大量胃内容物或粪便积聚在胃或肠腔内,需要给胃或肠腔减压时,过去我们常使用吸引器头或吸引器接26或32号引流管将胃或肠腔内容物吸出,但在吸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吸引器被胃内容物或粪块堵塞,需要反复冲洗吸引器头或更换吸引器连接管,不仅污染机会增加,而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我们工作中发现使用次性麻醉机呼吸回路来协助排出胃或肠腔内容物的方法,克服了以上缺点,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麻醉学/仪器和设备 一次性设备 肠梗阻/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医院社区防治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加以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抽签法分组;研究管理模式期间,对照组(64例)选择住院护理管理模式展开;观察组(64例)选择医院社区防治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展开;最终就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79.69%)展开对比,观察组(98.44%)结果提升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76.56%)展开对比,观察组(96.88%)结果提升程度显著(P<0.05)。结论合理选择医院社区防治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加以干预,在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脑卒中患者病情好转。

  • 标签: 脑卒中 医院社区防治一体化 护理管理模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供应室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供应室工作人员,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97.33±1.42)分、理论知识评分(96.21±1.74)分、物品完好率(100.00%)、操作合格率(96.67%)、取物时间(11.36±1.85)min、投诉率(0.00%)、灭菌、消毒意识(95.74±2.1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供应室次性无菌物品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物品完好率,降低投诉率。

  • 标签: 风险管理 供应室 一次性无菌物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髓炎应用次性根充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在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牙髓炎患者中选出64例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给于次性根充法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根管填充术,分次完成。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等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手术后的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差异小,疼痛程度差异小,结果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学院从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恢复时间更短,术后感染法生率更低,对比差异结果同样显著(P<0.05)。结论牙髓炎患者应用次性根充术治疗的效果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法症法生率低,很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标签: 一次性根管充填术 牙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量的中专、大专、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2007年以来,我科根据实习护生的不同学历层次,选择不同的带教老师,采用了“”带教方法。依据实习大纲,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护生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现将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教学 质量控制 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次性根治术与中药熏洗联合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9例进行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运用随机住院病历尾号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于次性根治术,研究组则联合应用中药熏洗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且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但2组患者肛瘘复发几率相比较,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结论针对肛周脓肿患者,采用次性根治术治疗,同时配合中药熏洗进行干预,对加速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等方面效果显著,明显缩短患者康复进程,并减少复发几率,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一次性根治术 中药熏洗 肛周脓肿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