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07月~2017年07月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過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5例,研究组在常规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左旋精氨酸予以进一步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4.29%,显著高于常规组77.14%的总有效率,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疗效优良,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 左旋精氨酸 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了精氮酸联合可乐定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护理经验。试验前后做好患儿与家长的心理护理,对试验的整个流程进行详细讲解,减少患儿及家长的焦虑和疑惑,保障试验的顺利完成。本组患儿均顺利、安全、有效的完成整个激发试验。

  • 标签: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精氨酸 可乐定 护理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L-精氨酸能够增强人凝血因子Ⅷ(hFⅧ)基因在体外的表达机制。方法:扩增B结构域缺失的hFⅧcDNA(BDDhFⅧcDNA)的A1、A2、A3、C1和C2结构域基因,并将其作为启动子,分别插入含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载体pCAT3-Enhancer的启动子位点,构建成载体pAl—CAT3-Enhancer、DA2-CAT3-Enhancer、pA3-CAT3-Enhancer、pC1-CAT3-Enhancer和pC2-CAT3-Enhancer。再将各载体分别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加入L-精氨酸(终浓度10mmol/L)培养24h。实验设转染阴性对照(不含启动子)、转染阳性对照.各组再设加L-精氨酸及不加L-精氨酸的对照组(共14组)。采用体外细胞核连缀反应(run—onassay)检测CAT基因的转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HUVECs裂解液中CAT蛋白的含量。结果:在无L-精氨酸存在的情况下,转染阴性对照载体pCAT3-Basic、pA3-CAT3-Enhancer、pCl-CAT3-Enhancer和DC2-CAT3-Enhancer的HUVECs裂解液中均未检测到有CAT基因转录,CAT蛋白含量均为背景值,转染阳性对照载体DCAT3-Control的HUVECs裂解液中CAT基因有强转录,转染pAl-CAT3-Enhancer和pA2-CAT3-Enhancer的HUVECs裂解液中只能检测到微弱的CAT基因转录,CAT蛋白含量分别为(61.85±7.86)pg/10^6个细胞和(60.27±7.27)pg/10^6个细胞。在与L-精氨酸共培养24h后,转染pA2-CAT3-Enhancer的HUVECs裂解液中CAT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CAT蛋白含量达到(368.56±21.85)pg/10^6个细胞,显著高于未加L-精氨酸组(P〈0.01).而转染其他各载体的HUVECs裂解液中CAT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变化与未加L-精氨酸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Ⅷ的A1和A2结构域基因能作为启动子驱动CA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而L-精氨酸可显著增强hFⅧA2结构域基因启动的CAT基因转录和表达。

  • 标签: L-精氨酸 凝血因子Ⅷ 启动子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8例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可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门冬氨酸-鸟氨酸 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在亚临床甲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88例亚临床甲减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44例,试验组44例,前者单纯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后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试验组TSH水平为4.21±0.97m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0±1.31mU/L(P<0.05);治疗后试验组FT4水平为9.02±1.38pmol/L,大大高于对照组的5.68±0.81pmol/L(P<0.05);治疗6个月内,试验组甲状腺肿大消失率为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能够在亚临床甲减患者早期治疗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1日~2016年12月30日期间本院所收治的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有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5例(为治疗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将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口服药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胆固醇的下降相对较为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下降程度进行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本院通常会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行实际临床治疗,并且其效果相当显著。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转化为甲减的比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5.0%)转化为甲减,对照组3例(7.5%)转化为甲减,观察组甲减转化率比对照组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肿大35例消失,消失率87.5%,对照组10例消失,消失率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早期采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SH和FT4水平,改善患者甲状腺肿大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减 甲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左旋氨氯地平是新一代钙通道阻滞药物,是氨氯地平的更新替代产品,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症、心绞痛病症,同时可以用于纠正患者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病理状态。本文综述了左旋氨氯地平在高血压病症及其他心血管相关病症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应用前景展开展望。

  • 标签: 左旋氨氯地平 心血管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122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仅使用依那普利,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BP、SBP、LVEDD、LVESD及LVEF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效果;并且试验组在治疗后DBP、SBP、LVEDD、LVESD及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率也有所缓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疗效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是理应广泛被推荐应用的。

  • 标签: 左旋氨氯地平 依那普利 高血压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联合采用乳果糖与门冬氨酸氨酸预防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HE)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原则2013年4月~2016年6月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遵照其接受治疗的意愿分别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予以一般组患者门冬氨酸氨酸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添加乳果糖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相关指标接受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均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接受治疗后的各项相关指标变化数据中优于一般组患者,且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两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7%和72.09%。结论同时采用门冬氨酸氨酸与乳果糖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可进一步增强其对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预防作用,临床应大力推广。

  • 标签: 乳果糖 门冬氨酸鸟氨酸 预防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接受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对11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7例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变化、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BP和DBP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t=0.378,P=0.706;t=0.187,P=0.352);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4.5%,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7%,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χ2=0.286,P=0.59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1.1%(χ2=6.392,P=0.012)。结论高血压患者接受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左旋氨氯地平的安全性更高一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20例,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脑出血组136例和脑梗死组184例,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对比三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情况及异常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进行比较无较大区别(P>0.05)。结论在诊治脑血管疾病中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联情况。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4.63±4.27)μmol/L,比对照组的(7.24±3.81)μmol/L更高(P<0.05)。重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32.63±4.27)μmol/L,相较于中度梗死患者的(25.47±2.87)μmol/L更高(P<0.05);中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较于轻度梗死患者的(14.23±3.82)μmol/L更高(P<0.05)。重度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3.27±5.28)分,高于中度梗死患者的(22.48±6.71)分(P<0.05);中度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轻度梗死患者的(11.49±2.84)分(P<0.05)。结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相关,早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50例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甲减患者25例(治疗组),亚临床甲减患者25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胆固醇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下降程度相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减 临床甲减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数字随机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43例归为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另43例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两组心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治疗 高血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晚期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90例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普拉克索 左旋多巴 晚期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药物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明确诊断为帕金森病患者78例,同时随机把这些病患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与应用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对照组只应用左旋多巴。之后的工作观察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并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指标有白细胞介素6(IL-6)等一系列介素的含量和分子水平,这些都能表示帕金森症状的治疗效果。最后采用UPDRS-Ⅲ和Webster评分。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97.3%,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只有70.2%,结果表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试验组,而对照组患者的UPDRSⅢ和Webster评分也是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在治疗帕金森病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用于治疗疾病控制病情,更能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左旋多巴 恩他卡朋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脑梗死患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实验组,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3.13±3.58)μmol/L,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0.64±3.45)μ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为4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之间联系十分密切,是引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关联性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地奥心血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5例。单一组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前提下联合地奥心血康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41例(91.11%)显著高于单一组32例(71.11%),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地奥心血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联合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地奥心血康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