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米索前列醇联宫素对于宫乏力产后出血进行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140例宫乏力产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均为70例。对所有产妇均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干预以后的12h、24h、48h、72h、的出血量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素对于宫乏力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宫缩乏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素治疗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32例)、观察组(36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宫素治疗、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素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的寒战、轻度呼吸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素用于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对治疗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宫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100例,随即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50),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宫素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30min及2h的产后出血量,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30min后及2h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4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40/5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缩宫素静脉微泵 米索前列醇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前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心梗组(48例)和下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心梗组(P<0.05)。前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心梗与下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性前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心梗组(48例)和下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心梗组(P<0.05)。前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心梗与下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心梗组(48例)和下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心梗组(P<0.05)。前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心梗与下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胸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胸结核进行了超声检查,并对15例进行穿刺活检。结果:典型的胸结核声像图表现为回声不同的3个区,中央为不规则无回声区;其外侧为粗颗粒偏强回声带;最外为均匀低回声带,该区域内多能探及血流信号。它们分别对应的病理改变是液化区、干酪坏死区和增殖区。结论:高频彩超能清晰显示胸结核的结构特征,胸结核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胸部疾病/超声检查 结核/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树脂嵌体中表面预处理对微渗漏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拔出的100颗新鲜拔除的磨牙(无龋坏)当做分析的对象,根据嵌体制作要求对邻牙合Ⅱ类窝洞进行制备,同时制作树脂嵌体。遵拔除顺序分为四组(甲组、乙组、丙组以及丁组),每组25颗。甲组为直接粘接、乙组为自酸蚀处理、丙组为全酸蚀处理、丁组为磷酸处理,对四组的龈渗入深度、轴渗入深度进行总结。结果甲组的龈渗入深度大于乙组、丙组、丁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轴渗入深度大于乙组、丙组、丁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丙组、丁组间的龈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丁组间的轴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轴渗入深度大于龈渗入深度,差异显著,P<0.05。甲组、乙组、丙组轴龈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树脂嵌体的表面预处理中,酸蚀处理能减少牙体组织同自粘接树脂水门汀间的微渗漏,而磷酸单独预处理对于龈处牙本质粘结界面微渗漏影响大于轴处釉质。

  • 标签: 表面预处理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粘接树脂嵌体 微渗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宫素在治疗产后宫乏力性出血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分娩并出现产后宫乏力性出血的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有69例患者,联合组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配伍宫素治疗,单一组患者只给予宫素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子宫收缩能力改善情况、止血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等均显著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米索前列醇配伍宫素为产后收缩性宫乏力性出血患者提供治疗服务,不仅仅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子宫收缩能力,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子宫收缩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峡部前瘢痕处妊娠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子宫峡部前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均有剖宫产史,经阴道彩超检查孕囊位于子宫瘢痕处,43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42例术后在彩超监视下行清宫术,其中1例介入栓塞治疗后,孕囊自行排出,未行清宫术;6例在彩超监视下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2例甲氨蝶呤药物化疗后再行清宫术;1例行剖腹探查术+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子宫瘢痕处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1例证实子宫瘢痕处妊娠凋亡后直接行清宫术。结论剖宫产史及阴道超声检查或磁共振检查,对子宫峡部前疤痕处妊娠诊断有较高价值,子宫动脉栓塞术或药物化学治疗后在彩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抢救、观察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32例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治愈出院,没有1例子宫切除及产妇死亡。结论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加强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护理,不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而且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宫缩乏力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药物在产科麻醉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针对孕产妇低血压的出现原因与血管药物的应用方式展开论述。结果蛛网膜下腔麻醉很容易让产妇出现低血压,而血管药物是缓解低血压的可靠方法。结论将血管药物应用于产科麻醉中,应将循证证据作为应用基础,保证合理、安全用药,为母婴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缩血管药物 产科 麻醉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查寻急性下心肌梗死误诊因素,规避医疗风险。方法回顾2011年至2017年间我科收治的5例曾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的急性下心梗患者,总结分析临床误诊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5例患者初始都诊为其它系统疾病救治无效,及时按急性心梗诊治后,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急性下心梗可以有多种首发症状,尤其是消化道症状,接诊过程中对于发生晕厥、冷汗、休克、胸痛、腹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腹痛 误诊原因 误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70例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围产期母婴的生命健康。

  • 标签: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1病例报告女.19岁。于2004-12查体摄胸片时发现左上肺阴影.无发热、盗汗、消瘦和乏力.无咳嗽、咳痰、咯血。无胸闷、气短等症状。患者无结核病接触史。查体:T36.5℃.呼吸平稳.发育正常.头颈部浅表淋巴未触及.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HR85次/min.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未见杵状指趾。诊断为肺结核。经HRZE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复查胸片提示。病灶无明显吸收。为进一步诊治,转往专科医院住院治疗。

  • 标签: 骨软骨瘤/诊断 结核 肺/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不同影响因素开展体外研究。方法以2017年1月~3月选取120个新鲜离体磨牙作为研究对象,均制备邻牙合面洞,按照不同材料及粘结系统分成实验1~3组,各40个,其中,实验1组填充材料为3M自酸蚀粘结剂+3MZ250复合树脂,实验2组为自酸蚀粘结剂+3M流动树脂垫底+3MZ250复合树脂,实验3组为3MP90粘结系统+3MP90复合树脂,对比各组染料渗透情况。结果实验3组微渗漏均数显著低于其他组别(P<0.05),实验1组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验表明,P90复合树脂充填微渗漏小,自酸蚀粘结剂对于复合树脂微渗漏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复合树脂 微渗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光敏树脂在前牙牙间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和美观满意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2例需要进行修复前牙牙间隙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追踪观察1年,2年后的疗效及满意率。结果1年满92.31%,2年满意率88.46%。结论光敏树脂是修复前牙牙间隙比较理想的材料,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光敏树脂前牙牙间隙疗效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用于楔状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从来我院修复楔状缺损的患者中选择了80例为研究对象,一共有308颗牙齿。将这些患者以随机抽单双数的方式分成研究A组与研究B组。前组应用玻璃离子材质进行修复,后组应用流体树脂材质进行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以及两年后牙齿良好率。结果比较两年后牙齿良好率,两组之间并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另外A组的牙本质过敏情况少于B组,B组牙部分缺损情况少于A组,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而在继发龋、完全脱落、边缘不紧密、牙髓病变等方面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用于楔状缺损的修复效果各有各的优势,基本效果都很好,玻璃离子修复的预防敏感效果,而流体树脂修复的防止脱落效果更好,因此应该根据患者需求选择何种修复方式。

  • 标签: 玻璃离子 流体树脂 楔状缺损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肝丸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肝丸治疗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肝丸治疗,治疗三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肝丸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缩肝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探讨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收治的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对比。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分娩,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产后出血以及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的SAS、SDS比较,护理前两组数据均不具备差异,护理后两组得分情况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多(P<0.05)。结论对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病症患者,选择优质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止血效果,患者情绪更加稳定,护理满意度较高,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