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改革开放发展的近些年来,农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农药在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化学农药能够有效防治各种病虫害,为农作物的增收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但农药它本身就是一种化学物质且具有毒性,农药的使用已然对农业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农药还将继续被使用。也因此,了解并分析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以及做出相关的防治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防治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加快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农药 污染 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条件对血液酒精浓度(BAC)的影响。方法:测定三种真空分离胶试管的空白BAC值。观测不同保存状态(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室温敞开1h、2h)下的BAC变化情况。结果:三种分离胶试管空白BAC值(mg/ml)分别为:0.03±0.02,0.27±0.11,0.05±0.02。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及室温敞开1h的BAC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室温敞开2h的BAC值则明显下降。结论:BAC测定标本保存应密封,尽量避免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管,全血标本密封4℃或室温保存一周不影响BAC的检测。

  • 标签: 血液酒精浓度 保存 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海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海洋微生物监测提供有力保障。方法用无菌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每份225ml分别加入含有25ml10×碱性蛋白胨水、5×碱性蛋白胨水、原液碱性蛋白胨水、嗜盐菌增菌液、RVS增菌肉汤、营养肉汤六种增菌液,经摄氏18℃、25℃、35℃增菌培养,每6小时为一个时间段,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挑取表面培养物接种于相应平板,TCBS平板、血平板、SS平板(SS平板配制采用海水和蒸馏水两种溶剂做对比),并置相应温度下培养6h、12h、18h、24h、36h,在相应时间内长出细菌的分别挑取纯菌落进行鉴定。结果最适合海洋菌生长的温度为摄氏35℃;增菌时间为6—12小时;培养时间为12-24小时;在各种稀释度碱性蛋白胨水中以10×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效果较为理想,且用海水配制的培养基较蒸馏水生长条件好。结论海水中微生物具有嗜盐性,在摄氏35℃下,适宜的含盐培养基有利于海洋菌的生长。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检测 最适生长条件 海水 碱性蛋白胨水 增菌液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试验条件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类型的样品管同时采集同一受试对象的静脉血标本,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检测总酸性磷酸酶和耐酒石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采血后低温分离血清ACPT和TrACP活性在1h内无明显变化,室温放置2.5h后活性下降约9%,离心后未及时吸出血清或全血静置2.5h再离心检测,ACP活性上升约20%。促凝胶可使ACP总活性明显上升,柠檬酸钠和氟化钠一草酸钾对ACP活性产生抑制,尤以后者更为显著。胆红素对ACP活性测定有明显的负干扰。结论:ACP活性易受多种试验条件的明显影响,应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试验条件 酸性磷酸酶活性 影响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部某区职业病发病特征及防治对策。方法择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职业病信息网络报告及相关报告卡数据,分析确诊职业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特征,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2008年-2017年成都市西部某区职业病发病410例,涉及到7大类,其中眼病、化学中毒、皮肤病为主要职业病。结论从总体上来看,西部某区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概率呈现出递减趋势,需要重点防控眼病、化学中毒、皮肤病等职业病,做好防治工作。

  • 标签: 职业病 发病特征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衡阳市脑卒中与气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衡阳市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这3年内在医院接受过治疗的180例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其疾病发作的季节规律与当地气象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12月、1月以及2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时段,脑卒中患者发病率最高,在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即6月、7月以及8月份,脑卒中发病率最低,因此平均气温与脑卒中发病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在平均气压最高的月份为12月、1月以及2月份,脑卒中患者发病率最高,平均气压最低的月份即6月、7月以及8月份,脑卒中发病率最低,因此平均气压与脑卒中发病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相对湿度与脑卒中发病率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与气温以及气压密切相关,而与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应做好预防措施。

  • 标签: 衡阳市 脑卒中 气象
  • 简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高血压/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血液净化方式对防治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参与研究,患者均给予血液净化方法进行治疗,其中30例用CRRT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另外30例采用IHD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之后,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死亡率为23.3%(7/30),参照组死亡率为36.7%(11/30),死亡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肾功能恢复率为56.7%(17/30),参照组肾功能恢复率为30%(9/30),(2分别为1.2695,4.3439,P分别为0.2597,0.0371),试验组肾功能恢复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Ⅰ、Ⅱ、Ⅲ级分期患者采用连续性和间歇性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均能够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Ⅰ级分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更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而言,CRRT比IHD所起到的治疗效果要更好。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CRRT IHD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外科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外科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使用预防性治疗措施,分析干预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有22例通过手术中处理在手术后无明显脑脊液引流出,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8例患者在手术后有脑脊液漏发生,经积极处理后2周愈合,患者均无感染等情况出现。结论脊柱外科手术并发脑脊液漏采用科学的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临床各项症状,改善脑脊液漏液情况,促进患者后期的康复。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脑脊液漏 因素分析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临床感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导致患者发生临床感染的相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分析发现,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发生临床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发生几率。结论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发生临床感染的因素来自于多方面,为此,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当对患者存在临床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从而将临床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泌尿外科 临床感染 相关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检测结果分析及防治对策进行探究。方法对于肺结核病患者的痰液进行检查并鉴定其结核菌种,将结核分枝杆菌使用药物敏感性对其实施检测耐药性,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此次探究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性别对于肺结核的病理构成无显著意义,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肺结核男性患者多以青壮年为主,患病人数的不同年龄层有明显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肺结核患者多以老龄人为主,年龄层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培养的菌种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则以新发患者为主,该病例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耐药了较高,对比不同的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均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情况较高,要及时进行对耐药肺结核的防治措施,并在最短时间内出台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相关医疗政策。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其危险因素制定防治对策。结果年龄≥60岁、住院时间≥3天、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存在上消化道出血、有侵入性操作以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合并肺部感染概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当结合其因素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将患者的存活概率提升。

  • 标签: 重型肝炎 肺部感染 相关危险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疾病综合防治能力进行综合培训的效果,同时就其主要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参与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培训的28例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开展连续3天的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包含理论知识与主要操作技能,纳入同期未参与培训的20例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公共卫生人员进行疾病综合防治的理论与实践的调查,同时对研究组相关人员对培训的主要感受与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培训后研究组疾病综合防治的理论与实践的调查各维度评分显著升高,显著高于培训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主观感受调查结果示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较高,培训后对培训的主观感受及满意度均较好,培训在自我提升、满足工作需要方面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示满意度均较高(P<0.05)。结论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开展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培训,能够显著提高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满意度均较好,培训效果主要受时间的影响,为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公共卫生 基层人员 疾病综合防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影响临床化验结果准确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对我院行临床生化检验初检和复检结果不一致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收集、整理、统计之后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溶血现象严重、血液采集朱准确以及离心处理不充分等是造成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的主要原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临床生化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及时的控制溶血现象、准确开展血液采集以及充分使用离心处理等方式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严重溶血 血液采集 离心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影响高血压患者的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调查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258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追踪随访方式了解患者1年内的血压控制状况,分析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对患者血压控制状况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结果258例患者均完成随访,血压有效控制率为85.27%,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体重指数、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是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当以此入手进行管理方案的调整,实现社区-医院的协作管理,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纠正错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大型综合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不断递增,影响了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因此,有必要对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本文对大型综合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对降低医院发生感染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感染问题的发生。

  • 标签: 大型 综合医院 感染 影响因素 对策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与人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水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那么作为检测机构如何保证监测水样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了对试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更应该关注水样采集及运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确保为社会和委托单位提供真实严谨的检测结果,保证全民饮水安全。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样品采集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总结相关干预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受检者中抽取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对每位受检者进行溶血血液标本与合格血液标本的采集,并将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分为A组(溶血血液标本50份)与B组(合格血液标本50份),分析并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血清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含量。结果A、B两组血液标本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较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标本溶血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测结果 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