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源性腹痛24例误诊误。结果确诊脊柱结核1例,脊椎转移瘤l例,脊椎压缩性骨折4例,腰或胸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第3横突综合征2例,考虑腰肌纤维织炎4例,其余原因不甚明确。脊柱源性腹痛临床中并不少见,但由于对本症的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有时甚至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现就我院2015-2017年收治的24例脊柱源性腹痛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症的认识,减少误诊误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脊柱源性腹痛 误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肝硬化辨证施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2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采用辨证施的方法,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结果经临床诊断,辨证施,2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不适症状消失或缓解,肝功能指标恢复或趋于正常,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施的方法,使肝硬化治疗更具针对性,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肝硬化 中医 辨证施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辩证理论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2例不寐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中医辨证论,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后发现,治愈有18例,好转23例,无效有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不寐即不能入睡、失眠,不寐的患者往往精神较差,心神不宁,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睡眠,同时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节,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医辩证论治 不寐 临床效果
  • 简介:2003-01~2006-02我们用丙种球蛋白佐老年重症肺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收治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3例,全部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1]。治疗组30例,年龄(70.2土6.8)岁,男28例,女2例,发热29例,肺部罗音29例,痰培养阳性12例,I型呼衰11例,Ⅱ型呼衰7例,存在一种基础疾病9例,二种8例,

  • 标签: 肺炎/药物疗法 丙种球蛋白类/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瘊汤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扁平疣患者56例,以养血化瘀、脱瘊止痒为则,口服中药,每天两次,十天一疗程,连续三个疗程。结果痊愈41例(占73.2%),显效9例(占17.8%),总有效率(89.2%)。

  • 标签: 扁平疣 治瘊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病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内分泌症患者100例,并且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占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通过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最终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最终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8%,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对于内分泌症状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加强之疗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1。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内分泌病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3例误诊误患者的临床分析,明确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治原则。方法讨论13例误诊误患者原因。结果误诊误患者的原因均属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概念含混,对其治疗原则模糊。结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首先要重视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严格手术指征。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误诊 临床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针对《周易》哲学观对中医辩证论的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周易》所涉及的整体观、运动(变易)观、阴阳平衡观,生动具体的展现出《周易》哲学观对中医辨证论治所产生的一系列相应影响,特别是在方法和原则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深入影响。

  • 标签: 《周易》 哲学观 中医辨证论治 影响
  • 简介:摘要通过对失眠病症的原因、病理的研究和分析,探究仲景辨治理论治疗失眠的原理,并对仲景辨失眠的方剂进行研究,探究仲景辨证治疗对正邪、气血、虚实、六经等理论的内涵,并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进行用药,在临床治疗中能够获得明显效果,体现了仲景辩证理论的精神,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仲景辩证治疗 失眠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的护理人员及接受护理的86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未开展该护理模式前的护理人员及接受护理的8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进行分层级管理,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任务落实到人,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水平、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人尽其用,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可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实施应用。

  • 标签: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对中医“未病”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各种疾病患者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中医 治未病 健康教育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未病”理论在临床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诊患者共600例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每组300例,分别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和中医“未病”理论指导下急诊护理,比较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医护间配合度、疾病漏诊误诊率、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中医“未病”理论指导急诊患者的护理治疗工作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及满意度。

  • 标签: 治未病 急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导致儿科疾病误诊的原因较多,包括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检查不全面、会诊不测底、专业知识不强等因素,而经过相应对策的干预,方可避免儿科误诊的发生,利于患儿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降低临床死亡率。

  • 标签: 儿科 误诊 原因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邹先智运用痰瘀共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眩晕证属痰湿中阻、痰郁化火、瘀血阻窍及痰瘀阻窍者各65例,共260例(观察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汤剂治疗,分别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及通窍活血汤加减进行治疗,随机选择同期接受常规药物方案治疗眩晕者65例作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分析四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痰湿中阻组、痰郁化火组、痰血阻窍组及痰瘀阻窍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证型亚组间总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31%(6/2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7%(6/59)。结论邹先智运用痰瘀共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邹先智 痰瘀共治法 眩晕 中医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三叉神经痛又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性、短暂性、阵发性剧痛。多数患者在50岁以后发病,所以老年患者居多。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本文旨在探讨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未病”理念在体检中心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接受体检的亚健康人群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人员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未病”理念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人员护理后亚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恢复率70%,对照组患者恢复率16%;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6%,(X2=16.611,P=0.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未病”理念应用于综合护理中,能有效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提升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ldquo 治末病&rdquo 理念 综合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胃癌D2根术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选取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206例与开腹组200例,其中腹腔镜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D2根术,开腹组胃癌患者行传统的开腹D2根术,比较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进程等方面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均能在早期治疗应用中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与传统的胃癌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D2根术手术创伤更小,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胃癌 开腹胃癌D2根治术 腹腔镜根治术 疗效比较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慢病高危人群的防治逐渐深入人心。“未病”强调人们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预防疾病发生。慢性病大都有一段较长的疾病前期,此期可在中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适当的干预,可阻断或延缓慢病高危人群转变为慢性病的进程,从而减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本文汇总了糖尿病前期、中风、高血压、肿瘤、高血脂等慢病发生病因、高危人群的防治现状。中医“未病”理论应用于慢性高危人群,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压力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气血调和,实现“未病”思想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

  • 标签: 治未病 慢病高危人群 防治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采取中医加味二仙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脾肾气虚型CGN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47)例和研究组(n=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疗法,对照组加用肾炎丹,研究组则加用加味二仙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候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疗效是63.83%,研究组治疗的总疗效是78.72%,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医证候中相关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肾气虚型CGN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加味二仙汤联同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脾肾气虚症,值得宣传使用。

  • 标签: 脾肾气虚型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