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射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并感觉不到的东西,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放射防护、设备应用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否则,无任何防护的照射会对人体产生有害效应。但个别医疗机构存在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就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情况,导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无保障,公众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因此,对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监督执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深圳某口腔门诊部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的处罚案例的案情、法律适用等问题作简要分析。

  • 标签: 放射处罚 许可 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51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病理主要类型分别是局灶节段性的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对比分析三类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结果膜性肾病出现血栓的情况多余其他两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血栓的部位一般为下腔静脉、肺静脉、肾静脉;比较三种病理类型患者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清白蛋具体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血栓栓塞的情况比较多,患者患有不一样的肾病综合征其出现血栓的情况也不一样,临床治疗中,必须秉承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 标签: 肾病综合证 合并血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以肝阳上亢为主的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以肝阳上亢为主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57例进行观察(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实施西医治疗及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治疗后对比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症状缓解率及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以肝阳上亢为主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实施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天麻钩藤饮 针灸 肝阳上亢证 脑出血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患者中应用中医型辨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65例帕金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综合回顾法探究所选患者的特征,并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有患者31例,治疗工作中选择西药对症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患者34例,治疗工作中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型辨证治疗,对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价值进行客观对照。结果经观察、治疗,两组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均已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水平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西医治疗组为58.06%(18/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优化帕金森患者救治措施,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型辨证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救治效果,使其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荐推广。

  • 标签: 中医证型 西医对症疗法 帕金森患者 Webster UPDRS
  • 简介:摘要《中医病分类与代码》是我国中医疾病分类国家标准,它的应用促进了中医临床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能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学术发展,加强内外交流。要搞好中医编码工作,必须了解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配备必要的专业书籍,工作人员要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学习,要熟练掌握TCD的编码规则和方法。

  • 标签: 中医病证 编制原则 分类代码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对产妇预后的影响与凝血功能异常、胎盘等密切关联。近年来,自体血输血逐渐于临床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自体血输血的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的适应,并对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的普及提供支持,并为产妇围产期安全的保障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

  • 标签: 产科领域 自体血输血 适应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医候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访视,了解终点事件的结果。结果经对患者进行终点事件的了解,发现6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为21.67%,分析患者的中医候分布显示,主要以气虛为最常见证素,其次为血瘀,痰阻,阴虚和阳虚,患者一般以两素组合和三素组合为主;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受年龄,性别,病程,心肌重构,分级,心律失常,静脉血实验室检查等因素影响。结论不同中医候中痰阻,气虚,阴虚,血瘀,阳虚的预后效果依次降低,及影响因素有比较多。综合本次研究的结果和结合相关文献,笔者认为单一候要素可能难以全面的反映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

  • 标签: 不同中医证候 慢性心衰 远期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患者接受黄连平胃汤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患者资料100例,根据随机法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黄连平胃汤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患者采取黄连平胃汤治疗效果理想,不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获得改善,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 黄连平胃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逍遥散、柴胡舒肝散为临床常用疏肝解郁之柴胡类方,适用于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引起的各类疾病。临使用柴胡疏肝散以肝郁气滞为重,逍遥散以脾虚血虚为要。

  • 标签: 逍遥散 柴胡疏肝散 胃脘痛 临证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gG与血压等级和中医候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人为实验组,以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0人为对照组,两组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通过测定IgG,分析IgG在不同高血压等级、型(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gG水平显著增高(P<0.05);且随着高血压等级变化而变化。肝阳上亢。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着体液免疫功能异常,且与性别、年龄、病情的轻重、脉压差的大小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体液免疫功能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型与胃黏膜活检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间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观察研究,分析总结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胃黏膜活检病理结果状况。结果肝胃不和型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80.0%检出率最高,胃络淤血型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65.0%最高。且肝胃不和型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较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淤血型更高(P<0.05)。胃阴不足型患者肠上皮化生检出率30.0%最高,脾胃湿热型患者检出率20.0%最低。胃络淤血型患者淋巴结增生检出率33.3%最高,胃阴不足型检出率5.0%最低。脾胃湿热型患者Hp感染检出率66.7%最高,胃阴不足型检出率30.0%最低。结论慢性胃炎中医型与胃黏膜活检病理变化及Hp感染存在一定关联。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医证型 胃黏膜 活检病理 关系
  • 简介: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其同样是癌前病变,对人们生命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治疗需求,而近几年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型的治疗中,治疗效果极为理想。本文简单的从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型、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对近几年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上的治疗进展。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血瘀证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医院2016年收治的脾胃虚寒胃痛患者7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1.42%,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胃痛,有非常好的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中药参附黄蒲汤 脾胃虚寒证胃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穴位按摩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以及中医候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内容,观察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穴位按摩前后的血液变化情况以及中医候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穴位按摩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按摩前有所改善(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相对来说改善效果更好(P<0.05);穴位按摩前两组患者的中医候评分,包括头痛眩晕、失眠耳鸣和急躁易怒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后两组患者的中医候评分均较按摩前有所改善(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相对来说改善效果更好(P<0.05)。这表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和中医候情况,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 标签: 穴位按摩 老年高血压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消化性溃疡中医型分布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再选取31例精神正常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脾胃虚寒型、寒热夹杂型、肝胃不和型、瘀血阻络型以及胃阴不足型等,观察并分析,不同分型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采用SAS、SDS评分量表)的影响变化。结果中医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与国内常规病症患者相比较,其SAS、SDS评分较高(P<0.05)。寒热夹杂型以及胃阴不足型患者焦虑患病率远高于抑郁患病率,且肝胃不和型患者抑郁患病率远高于焦虑患病率,P<0.05。结论针对化性溃疡患者,中医型分布较多,经中医症候评分后显示,其症状评分越高其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其中以寒热夹杂型患者焦虑情绪最严重,肝胃不和型患者抑郁不良情绪最严重。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中医证型分布 焦虑 抑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消银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患者按照其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加味消银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DLQI评分变化,观察患者皮疹消退时间以及复发时间,并统计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DLQI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及复发时间与参考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消银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可快速缓解症状,复发率低。

  • 标签: 加味消银解毒汤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萎缩肾虚髓亏应用左归饮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脑萎缩肾虚髓亏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各34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归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SS评分,中西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5.3%,中西药组为94.1%,中西药组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8%,中西药组是11.8%,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脑萎缩肾虚髓亏应用左归饮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推行与应用。

  • 标签: 脑萎缩肾虚髓亏证 左归饮 西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宣肺益肾汤联合小儿推拿在小儿遗尿肺肾气虚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接收的遗尿肺肾气血证患儿64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每组32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小儿推拿治疗,研究组则接受宣肺益肾汤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5%,研究组是93.7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小儿遗尿肺肾气虚治疗期间,应用宣肺益肾汤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改善患儿遗尿症状,同时也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小儿遗尿 推拿 宣肺益肾汤 肺肾气虚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黄连温胆汤对痰热内扰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94例本院自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痰热内扰失眠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研究组(n=47),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治疗+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分析两组睡眠质量、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睡眠质量、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痰热内扰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提高睡眠质量,又可改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味黄连温胆汤痰热内扰证 失眠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