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痰处理当中,不同深度密闭式痰对于患者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外科ICU病房内58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需要接受密闭式痰,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深度痰,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标准痰,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指标对比后不存在任何差异(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远少于对照组,这一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外科ICU内接受机械通气与密闭式痰的患者而言,标准痰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外科 机械通气 ICU 密闭式吸痰 深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平引起脑电图的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单用氯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前后脑电图(EEG)检查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测定,并对EEG改变与临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氯平引起EEG改变率为90.0%,EEG异常改变与性别、病程、亚型、剂量无关,与疗效有关,改变程度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改变愈明显,疗效愈好。结论氯平引起脑电图改变显示了药物在大脑皮层中的作用和分布情况,对此进行分析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氯氮平 脑电图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低住院患者误率品管圈护理总结。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112例),选取时间-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3月2日,将住院患者(112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56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56例实施品管圈护理)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90.15±1.24)分、护理模式评分(89.27±2.1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81.27±1.16)分、护理模式评分(70.15±0.27)分(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的误率8.93%低于对照组误率17.86%(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能降低患者误率,促进康复。

  • 标签: 降低 住院患者 误吸率 品管圈 护理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饲管理流程对老年患者预防误护理管理中误率及鼻饲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7.4日至2017.7.4收治的老年患者,将10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将实施常规鼻饲护理管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鼻饲管理流程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老年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误率、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预防误护理管理中采用鼻饲管理流程能够促使误率、鼻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 标签: 误吸护理管理 鼻饲管理流程 误吸率 鼻饲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助产中产钳与胎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50例阴道助产产妇分组。产钳助产组采用产钳助产的方式,胎助产组采用胎的助产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指征;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胎助产组手术指征和产钳助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主要有宫内窘迫、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和胎头位置不正,P>0.05;产钳助产组上钳以及牵引操作均一次成功。胎助产组一次成功有20例,2例二次成功,3例三次成功,一次成功率差异显著,P>0.05。胎助产组产妇切口延长、阴道壁裂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产钳助产组,P<0.05,但两组切口感染无显著差异,P>0.05。胎助产组新生儿面部擦伤发生率低于产钳助产组,而新生儿窒息、头皮血肿发生率高于产钳助产组,P<0.05。结论在阴道助产中产钳与胎的临床各有优缺点,但建议在会阴保护良好和操作技术熟练的情况下首选产前助产,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若实施胎,需避免过长时间牵引和反复滑脱。

  • 标签: 阴道助产 产钳 胎吸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误的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效果。方法选择ICU护理人员(40名),纳入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同期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ICU护理人员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误高危因素进行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分析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护理理论水平得分、患者误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培训之后的护理理论水平得分比培训前得分更高,P<0.05,差异显著;护理人员培训之后患者的误发生率比培训之前更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ICU护理人员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误高危因素进行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能够降低患者误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误吸 集束化干预 护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和单纯全麻用于外科上腹部手术时术中及术后情况,为上腹部手术选择更多的麻醉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组(A组,n=30)和单纯全麻组(B组,n=30)。记录患者诱导前、诱导插管后、手术开始时及拔管后HR、MAP、CVP;记录麻醉期间用药维持、术毕拔管时间、术毕清醒时间、术后出现疼痛的时间及躁动次数;并观察术后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情况。结果A组术中所需的丙泊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的剂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两组术后躁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出现疼痛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A组满意率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术中所需的静脉、吸入麻醉药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苏醒时躁动发生率显著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药剂量 血流动力学 术后苏醒时间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误的临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的19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的25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吞咽障碍筛查和摄食护理,对两组肺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吞咽障碍检出率是24.87%,实验组检出率是35.91%,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胃管进食和经口进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实验组是0%和3.45%,对照组是31.25%和31.2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摄食护理可以发挥预防误和吸入性肺炎的效果,临床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误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平与利培酮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奥平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PANS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34%vs31.03%,P<0.05)。结论奥平与利培酮治疗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均有较好效果,二者皆有着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但比较而言,奥平治疗本病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其可进一步减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推荐使用。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癫痫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婴儿喘息性肺炎采取两种痰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期提升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将2016年1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月龄以内的喘息性肺炎患儿60例纳为参研样本,按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常规经口痰法,后者则采取气管痰法。经统计学分析并对比两种痰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痰后2h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痰副作用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气管痰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痰方法。

  • 标签: 小婴儿 喘息性肺炎 经气管吸痰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痰流程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将我院 ICU4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痰流程,先吸气管插管内痰液,再口鼻腔内痰液;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痰流程,先吸口鼻腔内痰液,再吸气管插管内痰液。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日、痰次数、痰时指端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 ICU监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痰次数及痰时指端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气道粘膜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改良式痰流程可缩短 重度有机磷中毒 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 ICU监护时间,减少患者痰次数,预防 气道粘膜损伤的发生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 标签: 吸痰 有机磷中毒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外伤性颅内血肿采用微创血肿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碎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NIHSS)、术后意识水平(GC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65%(16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67%(4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碎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疗效显著,可以有效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血肿清除率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外伤性 颅内血肿 微创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静复合麻醉和和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在小儿手术中产生的效果,阐述临床应用的价值与意义。方法特地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手术10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静组52例,全凭组52例,静组患者选择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采用静复合麻醉的方式,全凭组患者选择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先后就生命体征的变化分别比较,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但是静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全凭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也明显低于全屏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总体效果静组明显更佳。结论七氟醚静复合麻醉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及拔管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麻醉效果好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治疗预后效果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 标签: 小儿手术 七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老年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误/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根据患者评估情况给予误/窒息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误/窒息危险因子评估得分、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误/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为护理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依据,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 老年痴呆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脑出血颅内血肿治疗中应用微创穿刺碎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44例,按照手术方案进行分组,围绕保守治疗方法(参照组,n=22)与微创穿刺碎术治疗方法(研究组,n=22)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颅内血肿治疗中应用微创穿刺碎术方法,能够有效的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微创穿刺碎吸术 脑出血 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集束化护理对ICU重症脑卒中患者误和压疮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接收的60例ICU重症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接收的是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组患者接受的是集束化护理,对比的是误和压疮并发症的发病率、监护时间、拔管时间。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患者的误和压疮并发症的发病率要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且监护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在ICU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误和压疮并发症的发病率,缩短患者的监护时间、拔管时间。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重症脑卒中患者 误吸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平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奥平药物治疗,阶段性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82例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四周后,通过PANSS表评定,患者偏执及妄想观念、幻觉、行为紊乱、日夜节律紊乱因子明显降低,此外通过TESS表评定,共有2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4.39%。结论奥平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临床效果,虽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均在可控范围内,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用药价值。

  • 标签: 奥氮平 病毒性脑炎 精神障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奥平治疗强迫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精神心理门诊诊治的82例强迫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0%(36/41)及69.29%(2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2个月时,观察组的HAMA及Y-BOC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均有消化道反应以及胃部不适,经对症处理均可缓解(P>0.05)。结论采用盐酸帕罗西汀合并奥平治疗强迫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迫症 盐酸帕罗西汀 奥氮平 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