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无缝隙对接护理提升急性消化镜护理效率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行急性消化镜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不具有可比性(P>0.05),手术后实验组的SAS评分(25.31±3.81)、SDS评分(23.59±3.68)明显低于对照组(36.72±4.65)、(34.20±5.46),而护理满意度(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0%),统计学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在急性消化镜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质量,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缝隙对接护理 急性消化内镜 护理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无缝隙对接护理提升急性消化镜护理效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消化镜治疗患者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对接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急性消化镜治疗患者临床中采用无缝隙对接护理措施,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缝隙对接护理 消化内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2月12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骨量为4~7mm(平均5.08mm),采用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植入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同期植入德国Ankylos种植体12枚,术后6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随访12个月。结果术中无1例上颌窦黏膜破裂,术后局部伤口疼痛和头痛等2例,鼻腔出血1例,有3枚种植体在骨整合期脱落,脱落5个月后均重新种植成功,12颗种植体平均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7.36mm(5.4~11.2mm),植骨术后6个月上颌窦底形态均会有明显的骨改建,成骨效果良好。结论与开窗式上颌窦外提升相比,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手术创伤小,成骨快,可有效解决上颌后部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的牙种植问题。

  • 标签: 上颌窦底内提升 牙种植 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
  • 简介:摘要脑瘫痉挛型翻马蹄足畸形极大影响步行时稳定性及其日常生活质量,寻找有效地治疗方法,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近七年来脑瘫的临床治疗及科研,对脑瘫患者翻马蹄足畸形术后康复的治疗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这些方法在临床上皆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脑瘫 痉挛 马蹄足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慢性鼻窦炎患者接受鼻镜手术治疗配合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鼻镜手术的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护理,Ⅱ组施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的围术期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VAS评测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各项舒适度评测上均有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高达97.4%,而VAS评测值降至(4.12±0.9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镜手术治疗期间推行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围术期舒适度及满意度,同时减轻其术后疼痛,值得推荐。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舒适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疼痛评分方面,术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还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接受本院治疗的手部掌指骨骨折患者,分两组参照组(克氏针)和微型组(微型钢板),各43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微型组的手术情况及指关节活动均比参照组优秀(P<0.05)。结论手部掌指骨骨折治疗,给予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长及住院时间,改善手指关节活动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 手部掌指骨骨折 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在ICU危重患者肠营养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72例ICU危重患者肠营养喂养不耐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喂养耐受程度、喂养不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21例患者耐受良好,13例耐受度一般,2例耐受度较差,对照组13例耐受良好,15例耐受一般,8例耐受度较差,实验组耐受良好率更高,耐受度较差者所占比重更低,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喂养不足发生率更低,腹痛腹泻、胃残余量过多以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更低,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ICU危重患者肠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降低喂养不足率及肠营养支持相关性不良反应,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患 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 综合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固定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病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颌间结扎固定手术,观察组进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固定方法。比较两组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骨折愈合的时间、面部形态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口腔咀嚼功能;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的时间、面部形态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口腔咀嚼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口腔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固定方法疗效非常理想,可减少并发症,促使骨折愈合和面部外观恢复,改善咀嚼功能。

  • 标签: 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 口腔颌面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镜下黏膜剥离术采用程序化护理配合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实施消化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消化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中运用采用程序化护理配合方法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程序化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59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治疗,分析术后颅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引流管位于脑室、引流管放置时间≥5d、有脑脊液渗漏、注射尿激酶次数≥3次、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颅感染的发生率更高(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引流管位置、引流管放置时间、有脑脊液渗漏、注射尿激酶次数、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是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颅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颅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中应评估患者发生术后颅感染的风险性,及时预防。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 穿刺引流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诊镜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诊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急诊内镜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上肢骨折患者期间采用微创下固定术与常规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方法自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随机选取62例上肢骨折患者,抽签法分组,研究组31例采取微创下固定术治疗,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固定方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0.3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出血量(127.33±17.55)ml、住院用时(11.8±2.6)周、运动生活能力恢复时间(13.2±2.4)周、创口直径(4.5±0.8)cm、手术耗时(44.3±9.5)min及术后愈合时间(10.3±1.4)周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上肢骨折患者期间采用微创下固定术治疗,疗效更佳。

  • 标签: 上肢骨折 微创下内固定术 常规固定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颅破裂动脉瘤合并脑血肿的复合显微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血肿的患者共21例,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以及疗效。结果21例患者采用弹簧圈致密栓塞结合下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的复合手术进行治疗,术后DSA显示有3例动脉瘤颈残留复发。术后GOS评价,有11例患者恢复良好,5例患者轻度残疾,3例患者重度残疾,2例患者死亡。结论颅破裂动脉瘤合并脑血肿在临床上应及时通过DSA确诊,采用弹簧圈致密栓塞结合下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的复合手术对于未发生脑疝的患者是可行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颅内破裂动脉瘤 脑内血肿 复合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肿瘤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外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 脊柱稳定性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压监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实施颅动脉瘤夹闭术的35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进行颅压检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对症支持处理,分析颅动脉压监测的作用。结果本组的35例患者中,25例颅压在5-20mmHg之间,生命体征平稳;8例术后颅压范围在20-40mmHg之间,其中有5例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出现急性脑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颅压急剧升高超过40mmHg,经颅脑CT检查显示动脉瘤破裂出血,经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3d死亡。结论对颅动脉瘤术后患者续监测颅压,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为病情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压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改善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临床实践影响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将来自本地区多家医院西医药房的124名西医药剂师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包含62名西医药剂师,参照组西医药剂师运用传统药学服务模式完成西医药学日常服务工作,研究组西医药剂师运用质量提升药学服务模式完成西医日常药学服务工作,观察比较两组西医药剂师的工作差错事件发生率指标,以及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标。结果研究组西医药剂师的工作差错事件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西医药剂师,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西医药剂师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标高于参照组西医药剂师,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药剂师日常工作实践过程中,采取措施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的质量水平,对于支持和保障西医药剂师日常服务工作质量的不断改善优化具备重要意义。

  • 标签: 西药房 药学服务质量 提升方法 临床作用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超声镜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并评价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中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早期胃癌患者43例,分别应用超声镜和CT诊断方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评价两种诊断方案的准确性。在明确患者病症后,采用镜下微创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完全康复,未见复发患者;并且实验结果中,超声镜诊断方案较CT诊断方案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镜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单纯应用CT诊断方案的效果更好。而镜下微创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微创手术,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胃癌 超声内镜 内镜下微创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固定、有限固定及完全固定在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各20例。分别为外固定组、有限固定组及完全固定组,比较三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完全固定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腕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有限固定组及外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固定在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中效果最为显著,保证了桡骨远端的长度,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固定 有限内固定 完全固定 C型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鼻腔鼻窦翻性乳头状瘤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进行鼻镜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面部整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鼻窦翻性乳头状瘤在临床上采用鼻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特点,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性应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