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音乐、认知和心算三个实验的脑电图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左右脑皮层在每个实验不同状态下的情绪反应。方法由于在不同状态或不同条件下人脑的状态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获得不同状态下人脑的不同特征。结果本文因子分析是针对不同因子产生的信号进行分离的,所以比其它方法更能反映这种复杂的高级脑活动的过程。通过三个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左脑皮层在心算状态、听中文和听喜欢的音乐时起主要作用,而右脑皮层在实验前后闭眼放松、听日文和听不喜欢的音乐时起主要作用。结论左脑皮层和人们感兴趣的事情有关,右脑皮层和人们不感兴趣的事情有关。左脑皮层和闭眼心算状态有关,右脑皮层和闭眼放松状态有关。

  • 标签: 脑电图 因子分析 皮层
  • 简介:目的:评估细胞核因子κB配体活化因子(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κBligand,RANKL)在肺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方法:本研究涉及临床和动物实验两部分。临床实验以48例PH患者和50例无肺高压(non-PH)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RANKL水平,并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其心功能。对于PH组中8例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观察2年随访期内其RANKL的变化。动物实验采用低氧(10%O2)诱导的PH小鼠模型,检测其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大情况,以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等方法检测小鼠血清、肺组织中RANKL水平。结果:临床研究结果示,PH患者的血清RANK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者[(4.00±0.30)pmol/L比(2.23±0.14)pmol/L],且RANKL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H患者治疗后测得的血清RANK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动物实验中,低氧诱导的PH模型小鼠的血清、肺组织及肺动脉中的RANK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结论:RANKL在PH中升高,不仅可作为提示PH诊断的指标,且在随访及疗效评估中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胞核因子KB配体活化因子 低氧 肺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转移因子联合伐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2015年9月-2016年5月本院收诊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68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服用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转移因子胶囊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复发次数、治疗有效率及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年复发次数、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IP-1、MCP-1、RANT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CP-1、MIP-1均较对照组低,血清RANTES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因子联合伐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转移因子 伐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血清趋化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寻常型银屑病和氧化應激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对4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重度组17例,轻中度组29例,并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NF-α、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中度组合重度组患者的血清T-AOC、SOD、GSH-Px水平比对照组低,血清CAT水平比对照组高(P<0.01),重度组患者的血清T-AOC、SOD、GSH-Px水平比轻中度组低,CAT水平比轻中度组高(P<0.01,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清T-AOC、SOD、CAT、GSH-Px、TNF-α、OPN水平是对患者病情程度诊断的检测指标,临床中可以积极的预防。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疾病活动指数
  • 简介:目的: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香菇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方法: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小时,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色素在330n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结论: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及葡萄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他均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 标签: 香菇 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fPSA)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55例PCa患者、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F-1、IGFBP-3、PSA、fPSA水平。结果:PCa组IGF-1水平较BPH组、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IGFBP-3水平低于BPH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IGFBP-3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83.6%、76.4%,特异度分别为84.0%、7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7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74.0%。血清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PCa的灵敏度。结论:PCa患者IGF-1、IGFBP-3水平较健康对照者发生变化,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更有助于PCa的诊断。

  • 标签: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简介:参与血栓形成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一些止血基因因子的变化与血栓形成明显相关,如蛋白C(PC)、蛋白S(PS)缺陷、莱顿五因子(FactorV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等[1];另一些因子变化的病因虽尚不清楚,但其血浆中蛋白浓度的变化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包括FⅧ、FⅪ、FV等,其中FⅧ水平增高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目前最令人关注,因为其发生率和相对危险远高于PC、PS和抗凝血酶(AT)的缺乏.

  • 标签: 血浆凝血因子Ⅷ 血栓性疾病 心肌梗死 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最近我院后循环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术后中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以及成功预测血管再通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后循环中风患者100例,患者接受支架植入术或者血栓抽吸术。观察并对比患者相关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①在预后理想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明显低于预后不良患者,术前行溶栓者明显高于预后不良患者,TICI2b/3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者(P<0.05);②预后理想患者术前进行溶栓处理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间6小时以内优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预后理想穿刺的时间在6小时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P<0.05);预后理想血管再通时间在6小时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P<0.01);预后理想患者TICI为2b/3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所占比例(P<0.01);④支架植入术和血栓抽吸术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实施抢救患者所占比例,三个月内mRS得分≤2患者所占比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管闭塞位置、溶栓处理、支架治疗、血栓吸取、实施急救、发病到穿刺时间均与血管再通情况无相关性(P>0.05)。结论开始进行治疗时间可以作为对后循环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内手术 中风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血清类风湿因子(RF)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0例HBV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和8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皆收集于2015年3月~2016年9月一年半时间内,对所有对象的RF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的结果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RF呈阳性率分别是27.50%、6.25%;两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定量和HBV乙肝e抗原)(HBeAg)检测中,HBeAg阴性与阳性HBV感染者RF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HBVDNA阴性和阳性患者血清RF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LT正常与异常者的RF阳性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HBV感染者的血清RF与其ALT、HBeAg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检测血清RF变化可对临床治疗做出借鉴。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 血清类风湿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L-精氨酸能够增强人凝血因子Ⅷ(hFⅧ)基因在体外的表达机制。方法:扩增B结构域缺失的hFⅧcDNA(BDDhFⅧcDNA)的A1、A2、A3、C1和C2结构域基因,并将其作为启动子,分别插入含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载体pCAT3-Enhancer的启动子位点,构建成载体pAl—CAT3-Enhancer、DA2-CAT3-Enhancer、pA3-CAT3-Enhancer、pC1-CAT3-Enhancer和pC2-CAT3-Enhancer。再将各载体分别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加入L-精氨酸(终浓度10mmol/L)培养24h。实验设转染阴性对照(不含启动子)、转染阳性对照.各组再设加L-精氨酸及不加L-精氨酸的对照组(共14组)。采用体外细胞核连缀反应(run—onassay)检测CAT基因的转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HUVECs裂解液中CAT蛋白的含量。结果:在无L-精氨酸存在的情况下,转染阴性对照载体pCAT3-Basic、pA3-CAT3-Enhancer、pCl-CAT3-Enhancer和DC2-CAT3-Enhancer的HUVECs裂解液中均未检测到有CAT基因转录,CAT蛋白含量均为背景值,转染阳性对照载体DCAT3-Control的HUVECs裂解液中CAT基因有强转录,转染pAl-CAT3-Enhancer和pA2-CAT3-Enhancer的HUVECs裂解液中只能检测到微弱的CAT基因转录,CAT蛋白含量分别为(61.85±7.86)pg/10^6个细胞和(60.27±7.27)pg/10^6个细胞。在与L-精氨酸共培养24h后,转染pA2-CAT3-Enhancer的HUVECs裂解液中CAT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CAT蛋白含量达到(368.56±21.85)pg/10^6个细胞,显著高于未加L-精氨酸组(P〈0.01).而转染其他各载体的HUVECs裂解液中CAT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变化与未加L-精氨酸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Ⅷ的A1和A2结构域基因能作为启动子驱动CA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而L-精氨酸可显著增强hFⅧA2结构域基因启动的CAT基因转录和表达。

  • 标签: L-精氨酸 凝血因子Ⅷ 启动子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类型有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和外阴癌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认识不断加深,妇科恶性肿瘤与多种因子表达的关系也逐渐明确,不仅能够为基础研究提供条件,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全新的靶点。热休克因子1(HSF1)具有蛋白翻译,激活肿瘤发生的信号通路,促进转移的作用,是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的热点,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鉴于此,本文首先简述妇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综述HSF1表达的影响因素及对恶性肿瘤的影响,并重点探讨HSF1对此类疾病发生和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介绍现阶段HSF1分子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热休克因子1 妇科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对分离自皮肤分泌物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初步探讨并分析这些毒力因子的分布与相应的皮肤病种类及患者年龄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新华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2010年12月至2012年4月从皮肤科患者的皮肤分泌物标本分离得到的100株不重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这100株细菌的eta、etb、sea、seb、sec、seh、pvl和tst这8种毒力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sec、seb、seh、sea、eta、tst、pvl、etb基因检出率依次为16%、15%、14%、12%、3%、2%、2%、1%。其中分离自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毒力基因eta、sea、seb、sec、seh和pvl,分离自银屑病患者的菌株检出毒力基因seb、sec和tst,分离自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的菌株检出毒力基因eta、etb、sea、seb、sec和pvl,分离自湿疹患者的菌株检出毒力基因sea、seb、sec和seh,而分离自天疱疮及类天疱疮患者的菌株仅检出毒力基因sec。结论:分离自皮肤病分泌物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各毒力基因的分布与相应的皮肤病种类及患者年龄间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因子 皮肤病 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与脑梗死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31例非急性脑梗死对照者(对照组)VEGF基因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降低(P均〈0.05)。脑梗死组患者VEGF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血糖和收缩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脑梗死组患者VEGF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的单倍型ACC(5.85%)明显低于对照组(14.22%)。结论: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的单倍型ACC与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 简介:柯萨奇病毒为一种肠道病毒,属RNA病毒,虽其属肠道病毒,但可在呼吸道复制传播,引起小儿肺炎.本研究通过检测柯萨奇病毒肺炎患儿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探索其在判断柯萨奇病毒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方面的意义.

  • 标签: 儿童 柯萨奇病毒肺炎 血浆 肿瘤坏死因子 测定
  • 简介:肿瘤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其发生、发展涉及多条信号通路中多种基因的调控。细胞凋亡异常是肿瘤形成及耐药的重要机制,而诱导凋亡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ofapototicproteins,IAPs)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蛋白因子,且都具有高度保守的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因子重复序列的结构域,可作用于凋亡信号通路中重要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Caspases)级联反应的起始或效应阶段,调节Caspase-3、Caspase-7、Caspase-9功能.从而明显抑制细胞凋亡。

  • 标签: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 凋亡 高甲基化 杂合子缺失
  • 简介:腹腔镜术中使用CO2制造气腹能为操作提供空间.但同时也对腹腔局部环境产生影响.导致与腹膜免疫因子、腹膜活性细胞相关的免疫功能损伤。这可能是促进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主要原因,其机制涉及多方面.而气腹对腹膜免疫因子的影响是关键因素之一。白细胞介素1(IL-1)参与腹膜免疫抗肿瘤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在腹膜众多免疫因子中具代表性,能反映腹腔镜手术环境下腹膜防御系统的变化。本文就CO2气腹对IL-1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二氧化碳 免疫因子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老年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根据患者评估情况给予误吸/窒息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得分、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为护理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依据,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 老年痴呆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月我院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组和P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E组采用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P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术前24h(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h(T3)、术后24h(T4)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T2、T3和T4时点血清IL-6、IL-10浓度均较T1时点显著升高(P<0.01),T2、T3时点血清TNF-α浓度较T1时点显著升高(P<0.01),而T4时点与T1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时点较T2时点及T4时点较T3时点血清IL-6和TNF-α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T3时点血清IL-10浓度较T2时点升高(P<0.05);T4时点血清IL-10浓度较T3时点明显降低(P<0.01)。E组T2和T3时点的血清IL-6和TNF-α浓度较P组显著增高(P<0.05),IL-10浓度较P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其余各时点血清IL-6、IL-10和TNF-α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和促进抑炎因子分泌的作用较丙泊酚弱,且作用时间较短,在术后24h无差异。

  • 标签: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炎症因子 全凭静脉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