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作者: 谭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綦江401420
  • 简介:引起尿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准备:采集前准备不够完善,由于在采集尿液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由患者自行操作完成,如果患者在采集尿液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那么其采集的尿液样本将会影响到最终检验的准确性。患者的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用药情况、采集尿液样本前的饮食情况、采集尿液样本的时间、年龄以及患者的性别等。(2)采集过程:患者在进行尿液的采集时可能存在以下一些情况,如首患者在采集尿液的时候没有保证自身尿道口的清洁,使得采集到的尿液样本中含有一些其它的液体,使得最终的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如:男性患者的尿液可能含有精液或者前列腺液;女性患者的尿液可能含有一些阴道的分泌物或血液等。(3)储存过程:尿液样本在采集完成后应当在较短的时间内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在此过程应当保证盛放的器物干净。如果采集的尿液样本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将可能使尿液的细菌大量繁殖,同时也会使患者尿液样本中含有的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出现分解、尿蛋白质出现变性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得检验结果出现较多的误差。(3)检验:在尿常规检验分析也较容易引起误差的产生,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够规范。如:在进行尿常规检验的过程检验人员将所有的尿常规试纸取出,使得检验试纸质量受到影响;检验人员操作手与检验试纸接触之后再进行检验,使得检验试纸受到污染,造成检验误差。除此之外,整个尿液样本的检查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并保证检验的速度,以免在检验过程尿液样本质量受到影响,引起检验结果误差。

  • 标签: 尿液检验;常见问题;解决策略
  • 作者: 孔令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重庆市永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永川402160
  • 简介: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HIV自我检测成为了艾滋病防治的主要且关键的环节。HIV自我检测能够帮助人们减少高危性行为,遏制性病、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帮助更多的人接受艾滋病和HIV的检测基础知识,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帮助HIV感染者乐观面对生活。那么如何发挥HIV自我检测的作用,是艾滋病防治的主要环节。

  • 标签: HIV自我检测;艾滋病;防治价值
  • 作者: 黄传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3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401220
  • 简介: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正常人接触肺结核病人后,如果吸入肺结核病人呼出的带结核病菌的飞沫,就有可能感染肺结核疾病。此病曾肆虐全球,被视为“女性病人可能有月经不调等症状。本文主要通过对肺结核病放射诊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为相关的肺结核病防治医务工作者在制定放射诊断标准的时候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 标签: 肺结核病;放射诊断;常见问题
  • 作者: 黄永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采取基础检验方法(血常规)区分不同贫血类型,探究其优势和价值。方法:选取时间为2020年04月-2021年07月,根据贫血类型分组,对比组(缺铁性贫血,50例)和试验组(地中海贫血,50例),均采取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检查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的RBC指标更高,其RBC/MCV、MCH更低,其RDW、MCV更高,其Hb更低(t=20.435/6.297/4.938/10.624/3.968/10.199,P<0.05)。结论:缺铁性、地中海贫血在血常规上差异较大,且血常规速率较快、准确率较高,其应用优势相对较高。

  • 标签: 贫血;诊断;误诊;血常规;优势
  • 作者: 田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6-08
  • 出处:《当代介入医学》2021年 第9期
  • 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 简介:目的:探讨观察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2019.10~2020.10,抽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患者血样进行血液细胞检查,分析并对比不同样本量、不同抗凝剂、不同静置时间的检查结果。结果:样本量2ml时的检查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样本量1ml(P<0.05)。抗凝剂1:10000时的检查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抗凝剂1:15000(P<0.05)。静置6h时的PLT水平与静置3h比较无差异(P>0.05),静置6h、静置3h的PLT水平大于静置30min(P<0.05);静置6h、静置3h、静置30min的WBC、RBC、HGB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明确血液细胞检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可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血液细胞检验;抗凝剂;样本量;静置时间
  • 作者: 钟毓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9-17
  • 出处:《系统医学》2021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合江县中医医院医学检验科,四川合江646200
  • 简介:目的:评估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应用在肝衰竭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肝衰竭患者(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评价组间检验结果[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观察组不同病情者检验情况。结果:(1)观察组IgM(8.19±1.41)g/L、IgA(10.71±1.78)g/L、IgG(26.28±2.51)g/L均高于对照组(1.42±0.33)g/L、(2.80±0.68)g/L、(10.91±1.71)g/L,P<0.05;(2)随着病情进展,肝衰竭患者IgM、IgA、IgG水平逐渐提升,P<0.05。结论:对肝衰竭患者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有效评估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肝衰竭
  • 作者: 辛天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7-22
  • 出处:《医药卫生》2022年7月
  • 机构:安新县医院检验科,河北 安新071600
  • 简介:目的: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了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的效果及准确性。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肾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100例,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50例),该组患者实施分级检验法进行检验肾脏生化指标,另一组为对照组,选取样本量同样为50例,该组患者实施拉网式生化检验,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模式的检验方案,待患者检验后,对这些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加以统计评估,以此来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效果及准确性。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验后,研究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阳性检出率,准确率较高,同时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并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法;肾脏;生化检验;效果;准确性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病理诊断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根据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各25例,两组均实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阳性组C-erbB-2的阳性率,阴性率等与阳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与阳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非常显著,即可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病理诊断;临床价值
  • 作者: 米雨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今日健康》2020年第1期
  • 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安徽合肥238000
  • 简介:目的:在静止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治疗应用超声弹性成像(UE),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67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首先进行常规超声(US)扫描,随后切换至UE模式。以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为依据,比较US、UE的诊断效能。结果:U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38%、97.14%、91.04%,明显高于US诊断的65.63%、60.00%、62.69%,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US相比,UE对静止期PCM的诊断效能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静止期;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目的:比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MRI和CT诊断的价值。方法:比较对象选择于2021.6~2022.6就诊于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患者均施以MRI、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与CT诊断比较,MRI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P<0.05);与CT诊断比较,MRI诊断阳性征象(脊髓变形、椎间盘变化、硬膜囊受压、神经根受压)检出率明显较高,而钙化和椎间盘积气检出率则较低(P<0.05);与CT诊断比较,MRI诊断图像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应用MRI诊断比CT诊断价值更高,可提升诊断准确率、阳性征象检出率,图像质量较高,建议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MRI;CT;诊断
  • 作者: 辛天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7-22
  • 出处:《医药卫生》2022年5月
  • 机构:安新县医院检验科,河北 安新071600
  • 简介:目的:本文在糖尿病患者诊断方案的研究,探究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本次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200例,之后通过检验方法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组,接受尿糖检验的设为尿糖检验组(100例),采用血糖检验的设为血糖检验组(100例);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检验方法,之后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验后,两组阳性检出率对比,血糖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更好(P<0.05);两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比,血糖检验方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P<0.05)。结论:本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了不同检验方式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血糖检验,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得到了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 标签: 血糖检验;尿糖检验;糖尿病;诊断;效果;检出率
  • 作者: 冯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 第9期
  • 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江苏 徐州 221000
  • 简介:目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使用血,尿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份-2021年12月份,66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同时期在医院中接受健康体检的66例老年人,纳入到对照组。结果:血液及尿液生化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使用血,尿生化指标检测方法,可尽早发现患者出现肾损伤,并及时接受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血,尿生化指标
  • 作者: 陈宁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分析在无痛胃肠镜诊疗不同比例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1组、观察2组,各40例。对照组无痛胃肠镜检查前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麻醉用量比为10mg:1mg,观察1组无痛胃肠镜检查前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麻醉用量比为10 mg:2mg,观察2组无痛胃肠镜检查前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麻醉用量比为10mg:4 mg。观察三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检查时间、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在麻醉后2min的MAP值均低于诱导前(P<0.05),三组间在诱导前、麻醉后2min和检查时的HR和MAP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1组离院时间和诱导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P<0.05);观察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P<0.05)。结论:10mg:2 mg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能够有效地缩短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离院时间,维持患者心血管和呼吸的稳定,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 标签: 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比例;无痛胃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