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铅测定方法。方法:选择测定最佳条件,采用5%的4—甲基氢氧化铵做为一种新的稀释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结果:本法的检出限为11pg,相对标准偏差为2.5%~4,4%,回收率为94%~99%。标准曲线在。0~100μg/L范围内线关系良好。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好大量的日常样品检测,结果满意。

  • 标签: 全血铅 石墨炉子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目的:了解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聚集(ADP为诱导荆)试验的影响因素。方法:用Chrono-log560型血小板聚集仪的电阻抗通道检测10例健康体检者血小板的聚集(ADP为诱导剂)。每人抽血11.4ml,分别用肝素、构橼酸钠抗凝,平均分为6管(各2m1),在不同的孵育温度(室温、37℃、4℃)与不同的放置时间(0min、30min、60min、120min)下检测血小板聚集情况(电阻值表示)。结果:肝素与构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结果分别为10.35±5.98Ω,7.30±3.41Ω,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素抗凝血在室温、37℃时,血小板的聚集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4℃时,血小板的聚集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P〈0.05);枸橼酸钠抗凝血在不同的孵育温度及时间下,血小板聚集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构橼酸钠抗凝血适合于临床血小板聚集的检测,但需考虑红细胞压积对其的影响。

  • 标签: 血小板聚集 温度 时间 抗凝剂 电阻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献血者向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中心参加献血的成年人1200例开展成分献血意象、血液中心工作满意度,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品管圈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被调查者数量、问卷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献血者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研究阶段被调查者在未来12个月成分献血意象率为78.75%(945/12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47.08%(565/1200)(﹤0.05);研究阶段血液中心工作满意率88.17%(1058/1200)高于对照阶段的70.42%(845/1200)(﹤0.05)。结论将品管圈引入献血者向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者对献血工作满意度,更加了解成分献血。

  • 标签: 品管圈 全血献血 成分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86例,其中A组为43例细菌性感染患儿,B组为病毒性感染患儿,对两组患儿行CRP联合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儿检验结果。结果A组CRP阳性率44.19%、WBC阳性率6.98%及联合检验阳性率88.37%均高于B组6.98%、3.33%、6.98%,CRP、WBC水平均高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可有效判断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全血CRP 血常规检验 儿科 细菌性感染类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应用比伐卢定的激活凝固时间监测及护理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随机分为160例参照组术前肝素钠+常规性护理,160例研究组比伐卢定+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后、停药后激活凝固时间(ACT)、术后并发症进行监测、护理。结果术前两组ACT监测结果差异P>0.05,用药、停药后研究组ACT监测结果比参照组优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比伐卢定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有利于提高用药时期护理效果,做好激活凝固时间监测,保障药物安全性。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比伐卢定 全血激活凝固时间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桃红四物汤对气虚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粘度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出本院2016年9月到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88例气虚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4例,对照组给予地奥心血康胶囊,观察组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9.5%,观察组是9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粘度,观察组高切血粘度、中切血粘度、低切血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硝酸甘油停减率是68.2%,观察组是97.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气虚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粘度,且可提高硝酸甘油停减率,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加味桃红四物汤 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 全血粘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和末梢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做差异性处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接收的23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静脉组118例于静脉处采血,末梢组118例于指尖采血,对比检测结果;此外以分别于0min、10min及30min时间处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3次检测结果,分析其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静脉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检测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末梢组患者0min时间点与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10min时间点与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末梢的检测结构会受到时间的影响,而静脉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强,准确率较高。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 简介:循环着的血液在维持机体稳态中处于位.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在血液中都有一定的反映.因此,标本的正确选择对于临床检验和医学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 血浆 血清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各种原因所致外周血中催乳素水平的异常增高,一般认为催乳素浓度高于30μg/L(30ng/ml)或880~1000mU/L时应视为高催乳素症。本文旨在探讨高催乳素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高催乳素血症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患者磷及甲状旁腺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钙磷代谢异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通量血液透析CHD)和觀察组(HFHD),每组各40例,采集血清并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毒副代谢产物及钙磷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CHD组比较,HFHD组透析后β2-微球蛋白(β2-MG)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HD组比较,HFHD组透析后血清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毒素分子,改善钙磷代谢异常状态。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钙磷代谢 毒素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检验与末梢检验的结果。方法收集116例采血者,参照组采集体检者末梢。研究组采集体检者静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更接近与血常规标准范围,与参照组所获得指标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实施末梢检验和静脉检验均有一定准确率,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而言,静脉检验准确率更好,值得优先考虑。

  • 标签: 末梢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0例高龄膀胱肿瘤患者采用膀胱肿瘤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高龄膀胱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分别采用开放膀胱切术和腹腔镜膀胱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而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发生肠瘘、吻合口狭窄、肾盂肾炎、尿失禁等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肿瘤治疗近期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性切除术相比较,腹腔镜膀胱切术具有手术创面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非常适合高龄膀胱肿瘤患者的根治性治疗。

  • 标签: 高龄患者 膀胱肿瘤 开放膀胱全切术 腹腔镜膀胱全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府逐瘀汤和血脂康胶囊用于气滞瘀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气滞瘀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予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以血脂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血脂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副作用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滞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采取府逐瘀汤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血脂康胶囊治疗,可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改善,药物副作用均比较轻微,安全性好。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血脂康胶囊 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透室护理安全管理对策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透室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后接收患者83例作为研究组,选取83例实施安全管理之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后透室护理出错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透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等方式对透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安全管理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滞通胶囊联合脉康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颈动脉斑致血管腔狭窄>50%的患者30例,观察组颈动脉斑致血管腔狭窄>50%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滞通胶囊2粒/次,3次/天;观察组患者口服滞通胶囊和脉康胶囊,两者均2粒/次,3次/天。进行连续的12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的变化、血管狭窄腔改善程度。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TG、TC、LDL-C浓度均有所下降,观察组TG、TC、LDL-C浓度下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DL-C的浓度效果有所下降,观察组浓度上升(P>0.05)。观察组由软斑转化为硬斑的数量高于对照组;血管腔狭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滞通胶囊联合脉康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治疗。

  • 标签: 血滞通胶囊 脉血康胶囊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切与次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功能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切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在术后3个月时降低,术后6个月后增高。其中在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时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切与次切除术治疗性功能均可得到良好恢复,但次切除术恢复速度较快,选择术式时可优先考虑。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次全切除术 子宫全切术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切除或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3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36例平均分成两组,以18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甲状腺近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复发率及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与血清钙离子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与血清钙离子水平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癌患者给予甲状腺近切除术治疗,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不会对患者机体生理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 近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