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治疗性血细胞分离采集患者给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术期的护理指导和干预,观察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例(95.00%)明显高于护理前64例(80.00%),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3例(3.75%)明显低于护理前10例(12.5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治疗性血细胞分离患者,采取围术期的护理指导和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治疗性 血细胞分离采集技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集方式开展细菌检验的质量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1567例接受细菌检验的病例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试验组804例和对照组763例,实验组使用规范的采集、运送和检验反馈,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检验护理方式,对两组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有优良结果610例,占75.9%,合格182例,占22.6%,不合格12例,占1.5%,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8.51%。对照组有优良结果286例,占37.5%,合格413例,占54.1%,不合格64例,占8.4%,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1.6%。两组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为细菌检验患者提供规范的标准的采集、运送和处理方式,能够提升细菌检验质量,临床准确率有所提升,因此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菌检验质量 不同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检验
  • 简介:摘要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与人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水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那么作为检测机构如何保证监测水样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了对试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更应该关注水样采集及运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确保为社会和委托单位提供真实严谨的检测结果,保证全民饮水安全。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样品采集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出体检采血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以便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外出体检的人次当中所有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于相关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计调查外出体检的人次为10256次,存在有血液标本不合格87份,其具体表现为血量不足,存在有凝血、溶血和标识不清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采集和运送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结论在外出体检采血的时候,需要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体检知识培训工作,对于采集和运送环节不断地加以规范,以便于提高血液标本运送和采集的质量,提供无偿献血血液的指标。

  • 标签: 外出体检 采集不合格 血液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与单纯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女性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和对照组100例(单纯无痛人工流产术),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时间长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无痛人工流产在临床上的优越性显著,不仅防止了医生的盲目操作,还能降低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式。

  • 标签: 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 单纯无痛人工流产术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痛人工流产与传统人工流产两种术式对患者造成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需要开展流产手术妇女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5例行无痛人工流产,35例行传统人工流产,观察开展两组患者术后的重复流产情况。结果无痛人工流产组的患者重复流产率是32.0%,传统人工流产组的患者重复流产率是17.1%,两组患者间重复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避孕知识和性生活情况中,传统人工流产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由于手术而造成的疼痛,但患者术后易出现重复流产情况,需要给予更多的计划生育宣教工作。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 传统人工流产 重复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共计120名,将该120名体检人员的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采血部位采取的血液以及不同时间送检的血液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采集部位检验结果的差异,正常送检时间和一小时后送检所得检验结果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采集的部位、送检的时间等都有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保证从采血到送检整个流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降低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 标签: 血液 生化检验 采血部位 送检时间
  • 简介:摘要本人就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这3年期间统计,我院门诊计划生育门诊共有2232例手术流产病例,其中孕6-10周负压吸引术者1984例,孕10-14周钳刮术者248例,出现子宫穿孔并发症的3例,针对这3例子宫穿孔病例进行病因分析及总结;均存在高危因素,原因有子宫肌瘤合并妊娠1例,高龄剖宫产术后16年宫颈极硬一例,剖宫产术后哺乳期10个月1例;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手术技巧,进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 标签: 人工流产 子宫穿孔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90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泪液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干眼症患者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方式,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中药熏蒸 人工泪液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本采集处理与质量控制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科接受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标本采集处理和质量控制和常规标本管理,比较两组标本的时效性评分、重现性评分、误差值以及显著异常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检验样本时效性评分90.4±1.2分,重现性评分90.6±1.7分,误差值评分91.3±1.8分,显著异常2例;对照组检验样本时效性评分81.7±1.3分,重现性评分80.9±1.4分,误差值评分82.6±1.5分,显著异常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采集处理和质量控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标本采集处理 质量控制 临床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同时多层采集技术(SMS)在膝关节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本院实施膝关节检查的受检者45作为研究对象,所有采检者均进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及S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对比分析两种序列图像信噪比评分、图像质量定性评分。结果在矢状位T1WI、冠状位PDWI-FS、失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脂肪抑制评分中,S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图像信噪比明显低于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P<0.05);两种序列扫描均可清晰的显示膝关节软骨、韧带、骨纹理、半月板、伪影等解剖图像,在失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脂肪抑制序列软骨评分中,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与S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膝关节扫描中应用MRI同时多层采集技术,具有高清成象、快速扫描的优势,且不会影响到图像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RI 多层采集技术 膝关节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经临床治疗证实,可以完全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后经听过报道其优异的手术疗效,使得该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1。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别对人工气囊压力值范围、压力的影响因素、监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娩出的足月新生儿40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试验组200例。对照组在进行血片采集时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观察两组血片采集情况。结果实施后,试验组采血1次成功率及血片采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足跟红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质量,减少患儿痛苦。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PDCA循环管理模式 血片采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脱位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对12例(12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脱位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4例脱位因髋臼假体安放位置欠佳,5例因髋后侧软组织缺失或薄弱,1例因患者术后活动范围过大,2例因脑梗死后遗症。结论:术前对髋关节周围结构全面的评估、假体的准确安放、术中头臼的稳定性检测、术后的规范化及因人制宜的功能锻炼是降低围手术期及后期脱位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髋假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脱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要点和疗效,为今后的有效护理积累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014年在我院治疗的32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要点和疗效。结果患者在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经过护理人员专业的护理和锻炼,在术后随访中发现取得的效果令人满意,无感染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正确护理和合理锻炼不仅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还能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要点 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效果。方法从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对两组患者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意外妊娠情况及再次人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8.24±1.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2.44)分;观察组患者意外妊娠率为2.22%,再次进行人流手术率为0.00%,均低于对照组的15.56%及8.89%(P<0.05)。结论给予人工流产后患者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可以降低少意妊娠率,减少重复人流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服务 效果分析
  • 简介:2002-2006年我科共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56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2例,女64例,年龄43~70(56.5±4)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

  • 标签: 心脏起搏 人工/护理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脏辅助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流产后关爱PAC服务针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流产服务模式,研究组患者接受PAC服务模式,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服务模式之后的焦虑程度,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之前的焦虑量表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手术之后1小时,两组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其开展PAC服务模式,可以显著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确保手术能够顺利的完成,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工流产手术 PAC模式 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