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超声与超声联合检测在产科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12月进行产检的疑似胎儿畸形孕妇67名进行分析,分别对孕妇进行超声和四超声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胎儿畸形检出率。结果在本次检查中,67例孕妇中有55例被确诊为胎儿畸形;其中通过四超声的检出畸形的占79.10%,通过超声检出畸形的占56.72%,联合检测畸形检出率为82.09%,结论四超声联合超声检测在产科检查诊断中发挥了积极的应用价值,胎儿畸形检出率高,各方面优势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四维超声 二维超声 产科检验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肌瘤诊断中应用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该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共计30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先后对患者进行单一的超声检查、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结果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的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P值小于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式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可以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有效判断。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诊断鉴别子宫腔内病变超声与三超声检查的不同价值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10至2015-10我院收治的存在子宫腔内病变并行经阴道、三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抽取72例,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以经阴道超声检查作为参照组,将经阴道三超声作为探究组,对比两者临床诊断与鉴别价值。结果此次研究中,经病理检查确诊,72例患者中3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2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为子宫内膜增生,9例为子宫内膜恶变。探究组将30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6.77%),将20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90.91%),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90.00%),7例为子宫内膜恶变(77.78%),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6例(91.67%),出现漏诊误诊6例(8.33%),参照组将26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83.87%),将18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81.82%),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70.00%),5例为子宫内膜恶变(55.56%),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6例(77.78%),出现漏诊误诊16例(22.22%),在三超声上各种病变均有其形态、子宫内膜受累情况、病变位置以及血流信号的特异性,两组的病变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超声相比于超声,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结果比较 子宫腔内病变 阴道二维 三维超声 诊断与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胎儿唇裂及唇腭裂超声及三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12000例,对所有胎儿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声和三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正确诊断胎儿11例,漏诊3例;三超声正确诊断胎儿13例,漏诊1例。结论在临床胎儿唇裂和唇腭裂的检查中,为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当将超声检查和三超声检查进行联合使用。

  • 标签: 唇腭裂 二维超声检查 三维超声检查
  • 简介: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种类繁多,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而常常被误诊,早期诊断可改变患者的预后。为了探讨本病的超声诊断特点,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0-01/2007-06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癌5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2~69(平均52.7)岁。绝经35例,绝经时间1~18a。腹胀33例,腹痛25例,发现下腹部包块19例,乏力、纳差7例,消瘦5例,不规则阴道出血5例,月经紊乱4例。妇科双合诊检查扪到包块42例,腹水38例。1.2方法患者术前常规行盆腔经腹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腹部扇扫探头,频率3.5MHz。观察和记录附件肿物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有无包膜及毗邻关系,有无腹水;并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其内部和周边血流情况。2结果本组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者42例,不符合者10例,其中不定性3例,误诊7例,分别误为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肿各2例,子宫肌瘤、盆腔粘连性包块、卵巢巧克力囊肿各1例。诊断符合率80.8%(42/52)。本组病例组织学分型:浆液性囊腺癌27例;黏液性囊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10例;透...

  • 标签: 卵巢肿瘤/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女(雌)性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不同孕周胎儿是否存在畸形问题进行诊断,其主要的方式为超声联合四超声,并分析检测的准确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产妇,入选的产妇共有200例,根据产妇的检查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观察组则联合四超声,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在200例产妇中,出现的畸形胎儿共有15例,其中,在对照组检查方式中确诊了11例,检出率为73.3%。而在经过四超声检查后,则确诊了14例,即检出率为93.3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孕周的产妇进行超声检查,能够对胎儿的畸形发生情况进行较为真实、有效地分析,其中,联合四超声检查的诊断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孕周 胎儿畸形 计划生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0例乳腺肿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超声组和多普勒超声组,分别采用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定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恶性乳腺肿块诊断中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两组患者诊断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400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病理诊断,恶性肿块133例,占33.25%,良性肿块267例,占66.75%。超声组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98.50%,多普勒超声组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敏感度为91.73%,特异度为98.88%。多普勒超声检查良性肿块Vmax、PI、RI水平均低于恶性肿块(12.4±4.1)cm/svs(28.1±5.4)cm/s,(1.1±0.1)vs(1.8±0.2),(0.54±0.08)vs(0.81±0.10),P<0.05。两组患者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的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声像图、血流特点可对良恶性肿块作出有效鉴别诊断。

  • 标签: 二维超声 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疾病行超声弹性成像和灰阶+CDFI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通过超声弹性成像以及灰阶+CDFI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敏感性。结果两种超声方式联合使用的准确度为98.33%(59/60)较超声弹性成像的88.33%(53/60)明显高(X2=4.82,P<0.05)。结论在乳腺癌疾病的诊断中采用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技术,其确诊度以及特异性均较高,将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CDFI超声的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促进患者的疾病的诊断率。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弹性成像 二维灰阶 CDFI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及彩超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高频探头超声和彩超检查的腮腺肿块的特征,并将手术后得到的病理结论与之对照。结果超声对腮腺肿块的诊断检出率为100%,将术后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测对比后发现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块的符合率因病理变化。其中对良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87.9%,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74.6%。彩超检查对恶性腮腺肿块的诊断效果显著。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腮腺肿块的占位性病变上的一正确率较彩超高,而彩超检查在判断肿块性质方面应用较为普遍。

  • 标签: 腮腺肿块 二维超声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根据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即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检查结果和准确率。结果相较于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误诊,而且减少了漏诊的发生风险,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良性 恶性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来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0例给予系统超声检查,实验组70例给予胎儿超声联合实时三超声检查,对胎儿手足畸形进行筛查,观察两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4.29%、95.71%、92.86%;实验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8.57%、98.57%、97.14%,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胎儿手足畸形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中期单胎妊娠孕妇产检中,胎儿畸形筛查是主要检查项目,而应用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超声检查的检出率较高,能够为胎儿手足畸形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二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手足畸形
  • 简介:摘要李民老师从事脾胃系统疾病诊治和研究四十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对胃脘痛的认识有独到之处。李老师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结合临床上的切身体会,现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临床中,李民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涉及外感毒邪、饮食内伤、情志失和、脾胃虚弱等多个方面,其中最直接的致病因素为气机阻滞胃络所伤,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虚弱,病机的关键为气机升降失调;其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涉及五脏;治疗上总结前人的经验,注重调畅中焦气机,健脾与疏肝并行,用药上攻补兼施,升降并用,辨证准确,加减灵活,呵护胃气,以恢复脾胃自身的生理功能为主,同时注重对患者的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护,疗效显著。学生随诊期间,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李民教授对胃脘痛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共勉。

  • 标签: 胃脘痛 临床治疗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银屑病患者接受阿A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信息。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的银屑病患者75例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使用中药复方治疗方式,实验组40例接受阿A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有15例治疗显效,2例治疗有效,8例痊愈,3例好转,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00%,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共有17例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4例好转,治疗有效率是97.50%。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优秀。结论阿A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我们推介为患者使用阿A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是非常优秀的药物治疗方式。

  • 标签: 阿维A 银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聚糖( Biglycan, BGN)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方法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及 Western blot法 检测 BGN在瘢痕疙瘩组织及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蛋白 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与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与瘢痕疙瘩旁 正常皮肤组织比较, BGN 在瘢痕疙瘩组织 中表达增高; 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 , BGN 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和外液 中表达增高。结论 BGN 可能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二聚糖
  • 简介:摘要李民老师从事脾胃系统疾病诊治和研究四十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对胃脘痛的认识有独到之处。李老师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结合临床上的切身体会,现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临床中,李民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涉及外感毒邪、饮食内伤、情志失和、脾胃虚弱等多个方面,其中最直接的致病因素为气机阻滞胃络所伤,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虚弱,病机的关键为气机升降失调;其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涉及五脏;治疗上总结前人的经验,注重调畅中焦气机,健脾与疏肝并行,用药上攻补兼施,升降并用,辨证准确,加减灵活,呵护胃气,以恢复脾胃自身的生理功能为主,同时注重对患者的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护,疗效显著。学生随诊期间,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李民教授对胃脘痛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共勉。

  • 标签: 胃脘痛 临床治疗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长对于儿童接种类疫苗的意愿及具体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于2017年10至12月、2018年3至5月对本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00名家长实施相关调查,研讨家长对于类疫苗的知晓情况、可接受度、接种需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结果分析类疫苗被接受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从四个因素进行研究,即家长对于疫苗接种信息关注度、对于接种服务时间的便利性、对于疫苗能否达到预防疾病的知晓情况以及家长眼中预防接种门诊的拥挤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1552名家长(79.59%)有意愿为儿童接种类疫苗,如果类疫苗为免费接种疫苗,其意愿率为92.31%(1800/1950)。结论大部分家长在儿童需要接种的类疫苗问题上是可接受的,而影响类疫苗的具体因素主要与此疫苗知识的知晓以及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有着一定的关系。

  • 标签: 二类疫苗 接种意愿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不同批次首乌藤、制何首乌及XX合剂中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的首乌藤、制何首乌、XX合剂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批次的首乌藤、制何首乌、XX合剂的含量测定结果有差异。结论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首乌藤和制何首乌质量有差异,不同批次的XX合剂亦有差异。

  • 标签: 二苯乙烯苷 含量测定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