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动态心电图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救治的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57例,做为研究对象,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这57例患者随机分配两组,命名为A、B。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其他心律失常情况无明显差异,长R-R间期多在夜间发生,考虑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但R-R间期的长短情况不能准确反应房室传导,但能反应f波隐匿传导。结论在进行心房颤动诊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需要将患者白天活动时的心室率、24h平均心室率和临床症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客观分析。准确判断心房颤动是否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的临床作用。方法此次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参与收治的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涉及的所有数据信息,均实行心电图相关检查和彩超检查,分析引发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的原因。结果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伴发冠心病室间隔略增厚以及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53.33%;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老年瓣膜病伴发室间隔略厚、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扩张性心肌病占据比例是6.67%;肥厚性心肌病伴发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陈旧性心肌梗塞占据比例是10.00%;急性前壁心梗占据比例是6.67%;肺心病伴发双室大占据比例是13.33%。结论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一般是因多种脏器生理性改变或者器质胸心疾病导致的,需要和临床情况进行结合开展有效诊断。

  • 标签: 心电图 胸导R波 递增不良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不同胰岛素(甘舒霖30R、诺和灵30R)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104例患者,对其采用数字抽签法分组,对照组给予甘舒霖30R治疗,观察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比较其血糖控制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3.8%,没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的临床效果相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操作方便、注射次数少、安全、有效控制血糖等作用,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甘舒霖30R 诺和灵30R 胰岛素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复方番石榴制剂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照组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用二甲双胍+复方番石榴制剂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同时给药复方番石榴制剂,可充分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体质量水平,使其病情得以全面控制。

  • 标签: 超重肥胖 2型糖尿病 复方番石榴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并且在周围神经病变区注射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α-硫辛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观察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使用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alpha -硫辛酸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反应时间 (R)、凝血形成时间 (K)以及最大振幅 (MA)在脑梗死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期将其分为脑梗死急性期 95例与脑梗死恢复期 9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 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血 FIB、 R、 K、 MA水平,并比较不同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 结果:急性期患者FIB、 R、 K、 MA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及对照组 (P<0.05),并且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FIB、 R、 K、 M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急性期患者治疗后各时相 FIB、 R、 K、 M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且呈随时间递减趋势。 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FIB、 R、 K、 MA水平明显升高,可动态监测 FIB、 R、 K、 MA水平的变化辅助临床诊断,并可根据 FIB、 R、 K、 MA水平的变化实现对脑梗死疗效观察与预后评估,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动态监测 纤维蛋白原 凝血相关指标 脑梗死 临床诊断 治疗与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患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R-BECHOP方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期间收治的3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优化组,常规组患者接受R-CHOP方案治疗,优化组患者则接受R-BECHO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具体的治疗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且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来讲,给予患者R-BECHOP方案治疗的整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R-CHOP R-BECHOP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乙肝1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型的疗效方法拟用乙肝1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乙肝1方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肝功能、HBeAg及乙肝病毒HBV-DNA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4个疗程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清热利湿联合西药治疗,在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病毒方面,较单用西药治疗更为有利。

  • 标签: 乙肝1号方 慢性乙肝 湿热内蕴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辛酸粉针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分别给予α-硫辛酸+常规治疗、甲钴胺+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BG、P2hBG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P2hBG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患者的上述两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alpha -硫辛酸 甲钴胺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80例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对比两组患者在服药后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相对于二甲双胍的疗效更好,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并且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一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方法研究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溃疡1加减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复发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明显多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与2年的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和2.5%,明显少于对照组27.5%和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一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减少复发率,治疗总体效果相对理想。

  • 标签: 溃疡一号方 加减治疗 消化性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在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如SBP、DBP、FPG、2hPG以及临床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临床疗效极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老年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匀分为50例,对照组实施二甲双胍方法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体重指数(BMI)等的数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00%。观察组的各项数值指标都低于对照组的,并且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对比差异变化大,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采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的效果较好,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控制病情。

  • 标签: 达格列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实习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4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实习生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带教的参照组(n=27),以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带教的研究组(n=27),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成绩评分,探讨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的效果。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实习生的基础操作(94.52±7.59)分、病区环境(95.20±6.43)分、沟通技巧(93.56±5.25)分、护理记录(95.14±5.22)分、实际操作(95.61±7.78)分、理论知识(97.15±6.98)分均优于参照组,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的效果显著,在临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讨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病例患者26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30例,术显露喉返神经,对照组130例,术不显露喉返神经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108.8±8.9min,出血量16.5±3.6ml,对照组手术时间106.7±8.7min,出血量15.9±3.5ml,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6、0.97,P>0.05)。试验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9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喉返神经损伤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651,P=0.031)。结论甲状腺切除术显露喉返神经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并能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 标签: 喉返神经 甲状腺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托品2种给药方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急救有机磷中毒的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组患者采用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静脉泵入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更明显,不仅能有效的缩短阿托品化时间,避免出现阿托品中毒现象,也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注射阿托品 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 治疗效果 有机磷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在妇科肿瘤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治疗妇科肿瘤患者7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35例患者,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的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围术期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的统计数据,均要比对照组表现好,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要高于观察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妇科肿瘤时,使用腹腔镜,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说腹腔镜有着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妇科肿瘤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肾内科自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持续血液净化治疗)2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肾内科治疗的肾衰竭患者,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血BUN、Scr等生化指标,提升治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持续血液净化 肾内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胎膜早破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胎膜早破产妇15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循证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胎膜早破疾病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胎膜早破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