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中采取3D打印及导航技术辅助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独组和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发现,单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治疗有效率为73.33%、住院时长为(13.15±2.54)d、手术时长为(296.54±24.54)min,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有效率为96.67%、单独组住院时长为(8.89±1.81)d、手术时长为(183.47±16.6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时采取3D打印以及导航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减少伤口暴露时间,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3D打印 导航技术 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
  • 简介:背景: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近年来选用跗骨窦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已经达成共识,而对于跗骨窦小切口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目的:设计一种3D打印导航模板,探讨其在经皮置入螺钉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50例,其中单纯左侧损伤21例,单纯右侧损伤26例,双侧损伤3例(均只有一侧符合标准,左侧2例,右侧1例);男48例,女2例;年龄35-65岁,平均(48.2±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板组(A组)25例与非导板组(B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手术效果(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AOF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3-9个月随访,平均(5.5±2.1)个月。两组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AOFAS评分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两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上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以达到螺钉的精准置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医师、患者术中辐射暴露剂量,是一种符合现代微创精准理念的手术方法。

  • 标签: 3D打印导航模板 跗骨窦切口 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在逐渐地向前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并达到了一个更全新的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全民小康已经不再成为妄想,现在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对医疗设备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了,心电图机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常用医疗电子仪器,心电图机,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心脏等器官的仪器,主要是能够自动记录心脏跳动时心肌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图机的作用就是将这微小的跳动信号通过某种方法放大,所以,对于心电图机自动分析算法我们还要更加积极认真地去思考和讨论。

  • 标签: 心电图机,自动分析算法,具体研究
  • 简介:据2018年美国癌症协会统计,膀胱癌发生率居于男性恶性肿瘤发生率的第四位,及时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可以预防膀胱癌的进展,明显提高患者生存期。研究表明利用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可以提高膀胱癌诊断的准确性、辅助临床医生选择精准治疗方案并进行预后分析。

  • 标签: 机器学习 膀胱癌 肿瘤发生率 算法 个体化治疗 预后分析
  • 简介:1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征,积液量的计算也是经常需解决的问题.胸腔积液量的估算通常需依赖影像学方法.常采用的影像学手段是普通X线及超声检查,X线检查对胸腔积液量的估算较为粗略,极少量的积液很容易漏诊,正位结合侧位对200ml的积液检出困难,当肋膈窦变钝或增平即可判断积液量至少为300~400ml,但缺少量化指标,只是粗略地判断为少量、中量或大量.超声检查则对少量的胸腔积液敏感,表现为小的无回声区,甚至可测出低于100ml的少量积液,但也缺少量化指标,不能准确估算积液量.

  • 标签: CT检查 积液量 胸腔积液 估算法
  • 简介:在给出二值图像多尺度表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表示的细化算法,与目前已有的算法相比较,它的计算量小、抗噪性能好、便于硬件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细化算法的不足,为处理受强噪声污染的二值图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标签: 细化 多尺度 骨架提取 图像识别
  • 简介:矢量数据的简化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方面。通过提取距离和角度两方面信息可以有效简化和压缩矢量数据。本文在距离和角度简化基础上,提出了自动阈值简化方法与LOD技术的融合,在保证矢量数据精度下,有效减少了数据量。本文的方法,可以在矢量数据与高程数据融合等多方面工程中得到应用。

  • 标签: 矢量数据 自动阈值 LOD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享受生活的方式也越发丰富。尤其是3D电影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喜欢。人们在看3D电影的同时必须佩带3D眼镜,但经调查发现,3D电影的大部分消费群众并不知道3D眼镜对人体的危害,也不知道科学的3D眼镜佩戴及使用方法。科学实验证明,3D眼镜的使用可以引起或诱发很多眼部疾病。尤其对于青少面危害更大。所以提高全民科学使用3D眼镜意识十分重要。

  • 标签: 3D眼镜 眼疾 青少年 科学使用 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干出血治疗中基于3D打印导航实施脑干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纳选对象为2020.01至2023.06在院治疗的60例脑干出血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30例患者,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观察组提供3D打印导航脑干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比对临床指标、术后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2组预后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3D打印导航下开展脑干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可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认知功能恢复,同时还可起到缩短术后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作用,建议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脑干出血 3D打印导航 脑干血肿穿刺外引流术 预后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3D导航辅助下前柱螺钉联合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B2、B3型骨盆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7例TileB2、B3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12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39.2岁。骨折Tile分型:B2.1型12例,B2.2型8例,B3型7例。单侧耻骨上支骨折20例,双侧耻骨上支骨折7例;骶髂关节脱位3例,骶骨DenisⅠ区骨折17例,骶骨DenisⅡ区骨折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D导航辅助下逆行前柱螺钉联合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骨盆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26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1.4个月)随访,1例患者失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骨盆Matta标准评定:优2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3.8周)。末次随访时按Majeed评分标准评定骨盆功能:优20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88.5%。术后1例患者因过早下地而出现螺钉松动,其余患者均未发生长期疼痛、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异位骨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3D导航辅助下前柱螺钉联合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B2、B3型骨盆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采样得到的脉搏波信号信噪比较低,这给后续研究带来了困难,因此消除噪声的干扰是准确进行相关医学测量的关键前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脉搏波阈值去噪改进算法。方法依据了高频系数方差在不同尺度下的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确定分解层数方法;针对恒定偏差与不连续问题,提出在阈值邻域范围内线性收缩至零的阚值函数。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离脉搏波信号和噪声,为准确监测脉搏波信号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脉搏波 小波去噪 分解层数 阈值函数 自适应
  • 简介:比较分析了断口定量测算的各种方法,重点介绍体视学技术在定量断口学中的应用,例举了以立体对断口照片,按照体视学原理进行测算断口三维几何尺寸,求剖面截线及断口分维数的实验结果。

  • 标签: 定量断口 体视学 分维
  • 简介:更准确地对高分辨率可见光机场区域图像进行飞机目标的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和模板匹配的方法进行飞机识别。首先对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和直方图均衡化,并进行灰度直方图分析,判定图像中是否存在机场,在机场提取的基础上进行飞机图像分割,并对各个分割区域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其主轴旋转成水平方向,然后和模板库匹配,进行飞机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对飞机目标的识别是有效的。

  • 标签: 飞机识别 图像分割 主成分分析 模板匹配
  • 简介:近年来,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成像的能谱CT(ComputedTomography)是辐射成像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设置不同的能量阈值,光子计数探测器可将不同能量的入射光子分能窗计数,使采集信号携带了能量信息。通过对多个能窗的CT数据进行解析,能谱CT不仅可以进行物质识别,还可以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等特点,并降低被测物体所受辐射剂量。本文从光子计数探测器、能谱CT重建算法和能谱CT系统三个方面对能谱CT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①光子计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标定方法,并讨论影响标定的因素;②能谱CT的多能分解方法和重建算法;③能谱CT系统平台及应用;最后总结了各个方向的研究内容及热点。

  • 标签: 能谱CT 光子计数探测器 标定 系统 图像重建算法
  • 简介:摘要:腰部助力外骨骼是一种辅助人体腰背部发力,从而减轻人体的腰部负担的机器人。腰部助力外骨骼通过处理传感器感知的人体信号,经过控制算法实现助力效果。本文首先总结了腰部助力外骨骼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其次将腰部助力外骨骼系统的控制策略按照控制的信号不同进行了分类并分别对不同外骨骼的控制策略的定义以及优势和应用展开了详细描述,最后对腰部穿戴式助力外骨骼的发展前景与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与总结。希望给与研究人员在外骨骼控制领域的灵感,促进我国在外骨骼领域的发展。

  • 标签: 腰部外骨骼,控制策略,穿戴式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该技术原理制作的数字化牙种植外科导板,具有能很好控制种植体植入方向、角度、深度,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并可实现微创不翻瓣种植等优势。通过3D打印机以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1。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口腔种植手术由传统的纯经验方式向数字化和精确化发展。通过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和简化行医治疗过程,细化专业分工。

  • 标签: [] 3D 打印技术 口腔种植 种植导板
  • 简介:本文分析了视频预处理的De-interlace算法.在分析了线性滤波De-interlace算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像素相关性判断改进方法,改善了处理的效果.针对主要是水平或者垂直方向运动的视频,运动补偿法的块匹配算法存在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行搜索运动补偿De-interlace算法,改善了预处理效果,提高了预处理速度.最后,对这些算法进行了评估与比较.

  • 标签: De-interlace 场内 场间 运动补偿 运动估计
  • 简介: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辅助诊断颅内出血疾病对于精确计算出血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出血块的位置和形式的多样性给血块的自动识别带来困难.针对颅内出血CT图像颅骨与出血块相接的情况,设计了一个集边缘检测、区域生长、阈值分割于一体的出血块识别算法,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实现了出血部位的识别与自动分割,为出血量的定量计算奠定基础.并对若干颅骨与血块相接情况的颅内出血CT图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 标签: 颅内出血 边缘检测 区域生长 阈值分割
  • 简介:目的工业CT的检测对象大小不一,在探测器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工程上往往通过设计不同的扫描方式以及所对应的重建算法来获得更大的成像范围,比如转台偏置、探测器偏置等扫描模式。本文提出一种用于转台一次偏置扫描模式下的重建算法。该算法首先用Parker类型函数对重复采样的投影数据进行加权,然后用扇束重建算法得到断层图像。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标签: 工业CT 转台偏置扫描 探测器偏置扫描 空间分辨率 扫描视野
  • 简介:本文介绍了二值图像的一种新的细化算法,并给出了对晶界扫描图进行细化处理后的结果。这种算法不同于以往的小窗口模板匹配法,而是根据象素的连接度的性质来对称地消去边界点。从而最终得到对象的中心轴,达到细化的目的。这种算法尤其适用于对晶界图进行细化。

  • 标签: 二值图像 细化算法 连接度 骨架 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