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通过分析临床回顾资料,探讨冠心病发病与人体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10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经心脏冠脉造影证实非冠心病患者100名作为对照组。记录实验组患者存在问题的冠脉数量,记录两组患者测量其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其血清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更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问题冠脉数量更多,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有下降趋势。结论在正常范围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较高则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血清含量检测有助于对冠心病进行预判。

  • 标签: 冠心病 高密度脂蛋白 相关性研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1-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测TCHO、LDL-C、TG和HDL-C在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3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34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TCHO、LDL-C、TG和HDL-C进行检测,检测后对两组人员的TCHO水平、LDL-C水平、TG水平和HDL-C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HO水平、TG水平、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TCHO、LDL-C、TG和HDL-C检测,对糖尿病诊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TCHO LDL-C TG HDL-C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心病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效果以及对患者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共取82例冠心病来院就诊者作为观察样本(收治时间:2019.10-2020.06),抽签法分组,使用心血管药物(n=41,参照组)和心血管药物+他汀类药物(n=41,试验组)两种治疗方案,比较降脂效果、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血脂指标用药后比参照组优,同时,参照组有53.66%(22/41)有效,有19.51%(8/41)显效,合计占73.17%(30/41),比试验组95.12%(39/41)总有效率低,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中,联合使用心血管药物、他汀类药物有效率高,可改善血脂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HDL-C水平 临床疗效 冠心病 他汀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HDL-C水平影响。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2月研究时间段内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取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划分对照组(n=40)、观察组(n=38)后,分别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治疗。统计两组血脂指标变化、症状缓解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1)血脂指标:治疗前实验值血脂检验结果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治疗2月后,观察组TC、TG、LDL-C较对照组下降,HDL-C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缓解、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频次,单次症状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治疗,可在经积极调节患者自身血脂水平后,减少冠心病进展相关诱因影响性,以维持心绞痛症状稳定,效果确切。

  • 标签: 瓜蒌薤白半夏汤 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效果 HDL-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与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A1,ApoA1)比值、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Non-HDL-C)及两者联合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作用。方法本研究入选826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165例、双支病变组175例和多支病变组192例)和正常对照组(294例),测定血脂谱、心肌酶谱、糖代谢指标、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计算ApoB/ApoA1比值、Non-HDL-C,分析ApoB/ApoA1比值、Non-HDL-C与冠心病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多支病变组ApoB/ApoA1比值、Non-HDL-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单支及双支病变组(P<0.05);②ApoB/ApoA1比值和Non-HDL-C均与CHD冠脉多支病变显著相关,ApoB/ApoA1OR值为5.61(95%CI2.81-11.21,P<0.001),Non-HDL-COR值为1.40(95%CI1.17-1.69,P<0.001),提示两者均可能是CHD多支病变的影响因素,且ApoB/ApoA1比值的相关性更大。③ROC曲线分析显示,ApoB/ApoA1&Non-HDL-C对CHD的多支病变有较大诊断价值,其诊断CHD患者多支病变的最佳截点为0.629,敏感性77%,特异性为59.3%。结论ApoB/ApoA1比值、Non-HDL-C是CHD患者冠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两者联合价值更大。

  • 标签: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HDL亚类组成分布。方法采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记法分析66例正常对照及37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HDL亚类,并分析其组成和含量;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人群的血浆TG、TC、HDL-C、LDL-C的含量。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TC、LDL-C、apoB100和preβ1-HD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HDL-C(P<0.05)、apoAI(P<0.05)、HDL2a(P<0.05)、HDL2b(P<0.01)含量及apoAI/apoB100比值(P<0.01)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发现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apoAI、HDL-C水平和apoAI/apoB100与HDL亚类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DL颗粒直径呈变小趋势,提示其HDL成熟代谢过程受阻。

  • 标签: HDL 亚类 脑卒中 双向电泳-免疫印记法 血脂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5-02
  • 简介:摘要:研究单核细胞数/HDL/MHR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9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正常人群60例,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史及生化指标及Gensini积分进行对比,采用Logistic回归(Logistic回归),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子,绘制ROC曲线,评估MHR在T2DM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单核细胞数(MONO)、(MHR)、HDL-C(P<0.01)均显著升高(P<0.01)。关联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MHR与HbA1c和Gensini积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多因子逻辑回归结果表明:甘油三酯和MHR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子;ROC曲线下积为0.731,最优截尾为0.448,敏感性为72.80%,特异度为67.09%。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MHR明显增高,MHR可以从某种意义上反应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表2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因子的多因子Logistic回归

  • 标签: 型糖尿病 冠心病 血脂
  • 简介:在从高度掉落以后介绍给我们的35岁女性。她抱怨了颈疼痛和完全的四肢瘫痪并且作为有C6-C7的spondyloptosis被诊断。骨胳的拖拉在她上被执行。显示出的CT扫描C5,C6,和C7折断脊椎的身体。病人经历了前面的途径有从ipsilateral的前面的颈的锁住板和神气grafting的部分corpectomy肠骨的冠。Intraoperatively,圆盘完全被破裂,有硬脑膜的眼泪和脑髓的液体漏缝,这被发现。她的手术后的时期由脑髓的液体收集是复杂的,以后的乐器学没由于差的一般条件被执行。她没在最后后续有神经恢复。Spondyloptosis是有三列ligamentous混乱的严重、高度不稳定的损害并且可能复杂,与硬脑膜的眼泪,作为在我们的情况中。这些案例的管理与复杂并发症是充满的,并且为神经恢复的预后是忧郁的。

  • 标签: 病例报告 脑脊液 四肢瘫痪 扫描显示 不稳定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中c-fos、c-mycmRNA和蛋白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方法 复制Wistar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设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对照组,烧伤后在不同时相点处死动物取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c-myc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c-fos、c-mycmRNA的表达。 结果 各实验组c-fos、c-myc蛋白及mRNA表达随伤后时间推移逐渐增强达到峰值后下降。组间比较,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组c-fos、c-myc表达呈依次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严重烧伤可诱导心肌内早期反应基因c-fos、c-myc的表达。不论是烧伤组、补液组还是维拉帕米组,c-fos、c-myc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不同于心肌梗死和压力超负荷病理状态下基因表达特点,提示三者间可能有着不同的信号转导机制和调节机制。

  • 标签: 严重烧伤 大鼠 心肌原癌基因 C-FOS c-myc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牙周炎(chronicperiodontitis,CP)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作为一种炎症反应标志物,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采集牙周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标本,检测CRP浓度。结果我们的结果显示,牙周炎患者外周血液中CRP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CRP的水平高低与牙周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越严重,CRP的浓度越高。结论牙周炎患者外周血液中存在高水平CRP,且其水平高低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因此,监测牙周炎患者外周血液CRP水平,可为判断牙周炎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新的指标。

  • 标签: 牙周炎 C-反应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及健康儿童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指标,探讨其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足口病患儿102例,其中轻症47例,重症55例,健康儿童30例,比较3组儿童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C3、C4水平的变化。结果3组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C3、C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足口病患儿IgM、IgG水平高于健康儿童,IgA、C3、C4水平则低于健康儿童。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有所改变,检测免疫功能有助于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

  • 标签: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利用C13与C14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准确性,并比较两种呼气试验方法的准确率。方法: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选择了100例研究对象,并按照对照实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先后通过C13呼气试验和C14呼气试验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记录了试验结果,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100例研究对象中,C13呼气试验的准确率为92%,而C14呼气试验的准确率为88%。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C13呼气试验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比C14呼气试验具有更高的准确率。结论:本研究表明,C13呼气试验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方法,用于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C14呼气试验相比,C13呼气试验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因此,C13呼气试验可以作为一种首选的非侵入性方法,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和诊断。

  • 标签: C13 C14 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感染 准确性
  • 简介:服用维生素C“四不宜”董寿琪不宜吃猪肝猪肝是含铜量极丰富的食物,每百克中约含2.5毫克铜。而维生素C遇到铜、铁等离子可迅速氧化,尤其是铜离子即使数量甚微,也可使维生素C的氧化速度成千倍加快,使其失去原有功效。不宜吃甲壳类食物甲壳类食物,特别是虾类,含...

  • 标签: 氧化速度 虾类 含铜量 甲壳类 抗惊厥剂 五价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