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在胸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影像学资料调查法,对我院胸椎骨折和病变的直接数字X摄影资料进行调研,对同时行传统X线摄影患者资料进行重点选定。结果此次高危人群共369例,临床病理学结果显示,早胸椎骨折和病变数156例,直接数字X摄影患者筛查出151例,占96.79%,传统X线摄影筛查出患者124例,占79.49%。结论直接数字X摄影诊断胸椎骨折和病变价值确切,明显优于传统X线摄影,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接数字X摄影 传统X线摄影 胸椎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8例非典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非典型脑卒中患者作为样本,调取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非典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8例患者中,睡眠时发病者占比最低,为12.5%。发病无明显诱因者占比最高,为37.5%;患者的临床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呕吐,占比50%。与其他临床症状相比,占比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诊断结果提示,8例患者中,中脑梗死者占比最高,为37.5%,患者治疗有效率87.5%。结论临床应视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疾病,提高非典型脑卒中检出率,为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及其预后的改善奠定基础。

  • 标签: 非典型脑卒中 发病特点 临床症状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现代化医疗科学高新技术的稳定发展大大增强了各种创新型医疗设备和仪器的使用范围及实际效果。X线机是现代化医疗诊治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在现代的临床医学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阐释了X线机进行维修的一般性原则,并探究了X线机的常见故障及相应的维修方式,为提高X线机维修效率和质量提供了参考。

  • 标签: X线机 故障 维修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摄影技术技术与传统X线摄影技术技术在胸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影像学资料调查法,对我院胸椎骨折和病变的直接数字X摄影技术技术资料进行调研,对同时行传统X线摄影技术技术患者资料进行重点选定。结果此次高危人群共369例,临床病理学结果显示,早胸椎骨折和病变数156例,直接数字X摄影技术患者筛查出151例,占96.79%,传统X线摄影技术技术筛查出患者124例,占79.49%。结论直接数字X摄影技术诊断胸椎骨折和病变价值确切,明显优于传统X线摄影技术,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接数字X摄影技术 传统× 线摄影技术 胸椎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检查应用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初诊为肺结核患者30例,行X线常规检查。结果经X线检查,共诊断出肺结核患者24例,诊断符合率80%。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例,符合率60%.其中6例患者同时存在于两上肺,8例患者仅存在于右上肺,10例患者仅存在左上肺。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将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症状结合在一起,能够使肺结核患者诊断准确率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贲门癌53例X线征象。方法收集53例贲门癌,纤维内窥镜检查作为对照组,实施X线征象检查作为观察组。结果纤维内窥镜检查11例为贲门癌后,进行纤维内窥镜检查,活检诊断为腺癌。通过X线检查有50例贲门癌,术中所见及病理学检查进行手术切除35例,手术中见贲门区都有大小不等且不规则肿块,并有不同程度累及食管下段、胃底部、胃小弯处等。观察组诊断方法的敏感度94.34%和特异性98.11%高于对照组敏感度37.74%和特异性56.60%,相比较,差距大(P<0.05)。结论各种类型贲门癌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的影响,一种类型贲门癌一般不会向另一种类型贲门癌转变。如果出现不典型情况,应该根据它的主要X线表现来确定类型,最好不要将其划分为混合型。对于分型用名的问题,本人认为用肿块命则更为确切。

  • 标签: 贲门癌 x线征象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X线诊断颈椎病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12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它们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CT诊断,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X线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出率达到了96.67%,而对照组仅为78.3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为其提供X线诊断,既能够有效呈现患者的病情,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检出率,为患者后续的治疗及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X线 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矽肺患者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2例矽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及临床检验确诊为矽肺。回顾性分析142例患者X线特点。结果6111例患者存在弥散性小结节影,占78.17%;59例存在结节融合,占41.55%。20例合并肺结核,占14.08%;51例合并肺气肿,占35.92%;7例合并气胸,占4.93%;7例合并肿瘤,占4.93%;25例合并出现胸膜肥厚,占17.61%。其中,合并肺气肿的患者最多(P<0.05或者P<0.01)。结论单纯性矽肺,临床诊断较为容易;伴合并症或者症状不典型矽肺患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需综合考虑患者病史、X线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X线 诊断 矽肺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脊柱结核 X线诊断及 CT诊断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 30例脊柱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 15例脊柱结核患者同时经 X线和 CT诊断,总计诊断出 14例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 93.33%。经扫描图像分析,其中存在椎旁脓肿患者占 4例,存在骨质破坏患者占 8例,存在椎体压缩变形患者占 6例,存在死骨迹象患者占 12例,存在椎间盘破坏、侵润患者占 5例。对照组 15例脊柱结核患者仅经 X线诊断,总计诊断出 8例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 53.33%。经扫描图像分析,其中存在椎旁脓肿患者占 2例,存在骨质破坏患者占 3例,存在椎体压缩变形患者占 3例,存在骨质疏松患者占 4例。实验组患者经 X线和 CT同时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仅 X线诊断的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为脊柱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将 X线诊断和 CT诊断结合起来,以此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使得患者可以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结核 X线诊断 CT诊断
  • 简介:摘要矫形外科的迅速发展给影像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CR全腿、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正应用于临床,给临床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它不但解决了长期以来超长X线影像不宜获取这一难题,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然而临床医生会发现x线所测骨骼尺寸大小在假体置换时常出现误差,造成假体不匹配的情况,给手术带来了一定困难,患者并发症增多。另外,假体设计及定制均基于x线摄影测量,为解决x线摄影的放大或失真的问题,我们研发了X线摄影效应测定尺,报道如下。

  • 标签: X线摄影 测定尺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睾丸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和预后情况,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及处理能力。方法对本单位自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例成人睾丸畸胎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对其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临床分期Ⅰa期5例,Ⅰb期2例,Ⅱa期1例,患者均按照睾丸肿瘤治疗指南推荐的方案进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其中Ⅰb期和Ⅱa期共3例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化疗,化疗采用BEP化疗方案,取得较好疗效。术前监测甲胎蛋白(AF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升高4例,术前精液指标无明显异常。结果8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患侧睾丸切除术,其中3例患者联合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化疗,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睾丸畸胎瘤患者术后病检提示纯畸胎瘤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含畸胎瘤成分3例;其中4例为成熟性,4例为非成熟性。术后监测AFP及β-HCG指标无异常。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2个月,平均23个月,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睾丸畸胎瘤与其他睾丸肿瘤临床症状相似,临床无特异性。睾丸畸胎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精原细胞瘤,对放、化疗不敏感,根治切除手术是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睾丸彩超及CT有助于肿瘤诊断。术后睾丸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治疗上采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为主,Ⅰb期以上并提示有淋巴结转移情况需要联合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联合化疗。早期睾丸肿瘤根治术后一般不需辅以放疗或化疗,预后良好。按照指南推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睾丸畸胎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成人 睾丸畸胎瘤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X线胸片的摄影技术进行分析同时探究治疗控制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8例0-4岁患儿,均采用X线胸片进行摄影,分析摄片质量。结果本次研究中全部158例患儿有84例图像达到优秀标准,其余74例存在一定的图像质量问题,但是也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呼吸移动伪影、肩胛骨没有移出、患儿肺底部视野较差等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小儿X线胸片摄像过程中,相关的医护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准确的摄像时间,进而避免由于患儿依从性非常差造成的图像质量不理想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在不影响诊断结果的同时尽量缩短曝光时间,需要选择合适的摄影参数,保证合理诊断。

  • 标签: 小儿X线胸片 摄影技术 质量控制 伪影
  • 简介:摘要;“ 5+3+X”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患关系”的产生,起着一种潜在的抑制作用。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对其职业的重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技术水平。医师、患者对接受和没有接受“ 5+3+X”教育实习医生的评价,其中发现不管医师或患者对接受和没有接受“ 5+3+X”教育实习医生的评价( F=60.820 、 P=0.000)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医师和患者对接受“ 5+3+X”实习医生的评价高。 通过活动使医学生对医疗教育改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迎战“ 5+3+X”做好充分,自信的心理准备。

  • 标签: 5+3+X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运用 X线和 CT诊断脊柱骨折的效果和价值,筛选出诊断脊柱骨折的最佳诊断方法。方法:选取在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12月期间于我院骨科就诊的 16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 n=84)采用 X线诊断,而实验组患者( n=84)采用 CT诊断,根据两组患者情况,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诊断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符合率、诊断评分及满意度更高,更为理想。结论: CT诊断脊柱骨折更为准确,更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脊柱骨折 X线 CT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诊断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X线诊断的87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对部分椎体有明显形变、症状较明显,但X线检查结果呈现不显著的患者,再进行CT检查,调查对比两者检查的诊出率,对患者进行脊椎骨折评分,评分的等级分为三个层级重度骨折、中度骨折和轻度骨折,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骨折评分。结果相对于CT检查而言,X线检查的诊出率为73.68%,一共有30例出现漏诊,漏诊率为26.31%,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评分上来看,两种检查方式的骨折评分在轻度患者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患者和重度患者上来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的过程中,运用X线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脊椎骨折患者诊断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X线诊断 脊椎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脓肿的X线及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总结35例肺脓肿患者的X线检查与CT扫描,对检查所得的影像结果进行记录,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影像检查正确检出25例,漏诊10例,漏诊率为28.6%;CT扫描正确检测出33例,漏诊2例,漏诊率为5.7%;两种影像学检查漏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影像检查对细小肺脓肿分辨率较低,易造成漏诊;CT扫描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容易发现体积较小的肺脓肿,对其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更适合于作为肺脓肿的诊断技术。

  • 标签: X线影像 CT 肺脓肿 漏诊率
  • 简介: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统计重建技术的飞跃,研究其在X线CT中的应用,对于提升统计重建的整体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统计重建存在的问题和在CT中应用的困难,并研究了CT机X射线辐射源检定问题,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 标签: 统计重建 X线 CT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创伤性湿肺的X线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创伤性湿肺30例患者,对3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X线诊断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经过X线诊断后发现存在不同的表现特点,主要的病变形态以肺纹理增强、存在多发性小病灶、大片实变和磨玻璃样表现为主。结论创伤性湿肺患者会由于病情程度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创伤性湿肺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式,具有价格低廉且操作简便等诊断优势性。

  • 标签: 创伤性湿肺 X线 诊断效果 表现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CT与 X线诊断肠梗阻的价值。 方法 本文选取本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的 5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以上患者进行 CT检查以及 X线检查,从而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 结果 通过临床诊断的对比,发现 CT检查对患者肠梗阻部位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明显高于 X线的诊断结果,满足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X线诊断肠梗阻的效果不是十分显著,而 CT诊断肠梗阻的效果十分显著,可见 CT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在今后肠梗阻诊断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加强对 CT方法的应用。

  • 标签: CT X线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经济进步带动了CT机应用范围的进展加速,当下X线管旋转阳极系统维修要求逐渐提高。为了保证其整体应用技术与时俱进,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充分提高维修水平,从而实现CT机的应用目的。论文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X线管的旋转阳极系统,研究了旋转阳极控制驱动电路。

  • 标签: CT机 X线管 旋转阳极 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