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赵生教授在临床中坚持治病必求于本,认为辩证既准,其效也捷,并将这一学术思想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对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常能取得显著的疗效,现举一例病案加以阐述。

  • 标签: 内科疾病 名医经验 赵纪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难治性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1例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对其患者采用 MECT-DGX 模式进行临床治疗,观察 21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经过 ( 6 ± 2) 次的 MECT 治疗之后, 21 例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病情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临床痊愈 的 16例,好转 的 5 例 ; 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 2例,对症处理后脱险。结论 : MECT 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 治疗效果明显,精神症状缓解迅速,临床证明无其他副作用存在,治疗过程平稳安全有效。

  • 标签: 难治性精神病 MECT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2016年收治的21例肺出血患儿,根据确诊的这21例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母亲孕期的感染、患儿宫内窘迫、出生窒息、早产等高危因素对肺出血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影响。结论新生儿肺出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避免不良因素可减少肺出血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汉 族人群 21 个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评价其 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MP28和MMP21表达与胃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31例最新胃癌标本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粘膜和288例胃癌根治标本及癌旁非肿瘤粘膜84例作为对比,手工打孔建立组织微阵列,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MMP28和MMP21在胃癌组织和配对非肿瘤粘膜的表达水平。结果MMP28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1.61%(16/31),在非肿瘤粘膜中的阳性率为38.71%(12/31)。MMP2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4.51%(20/31),在非肿瘤粘膜中的阳性率为41.94%(13/31)。结论MMP28和MMP21可以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复发检测和转移扩散的标志物。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微阵列 免疫组化染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清CYFRA21-1、CA125和NSE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性。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20例肺癌患者(观察组)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血清CYFRA21-1、CA125、NSE)。结果通过分析本次研究,可发现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值、CA125水平值、NSE水平值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同时观察组III~IV期的患者血清CYFRA21-1(7.85±1.69)ng/ml、CA125(42.36±4.55)ng/ml、NSE(17.63±3.58)ng/ml均高于I~II期患者(P<0.05)。结论血清CYFRA21-1、CA125和NSE在肺癌患者诊断中效果显著。

  • 标签: 血清CYFRA21-1 CA125 NSE 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综合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作用产生的。依照有效的依赖性,将相关的要素组成,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管理机制。按照系统标准视角进行分析,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在有效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整体标准性策略分析,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改善实际相应对策的合理实施,满足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内瘤高级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到2016年10月份于我院进行诊治的75例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胃镜活检诊断,把术后病理切片的检查作为对照,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胃镜活检的检查结果和术后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够显著,P>0.05;75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大出血或是其他的并发症。结论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内瘤高级别诊断中,其诊断效果比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1日起到2016年1月1日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各7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上给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情况来看,治疗前,两组患者是血脂变化没有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不良反应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非常常见而且是后果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之一,如果在置换术之后患者出现了髋关节脱位的情况,这样就会给患者造成难以承受的痛苦。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达到的效果是,为患者减少髋关节的疼痛,从而减少了患者出现畸形的情况,还可以减少患者有可能出现的功能障碍,使患者的关节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所以要加强医护人员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相关方面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的做到对患者负责,使治疗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出现脱位的原因,然后详细的叙述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最后总结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护理进展。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过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发生原因。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同期在我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且发生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6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过敏反应占31.7%、消化系统反应占21.7%、血液系统反应占10%、神经系统反应占16.7%、泌尿系统反应占11.6%、其他反应占8.3%;此外,观察组存在药物的不合理联用(21.7%)、患者在用药后饮酒(26.7%)、药物本身质量问题(20%)、药物使用量过大(18.3%)以及其他的情况(13.3%)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现象与药物的不合理联用、患者在用药后饮酒、药物本身质量问题、药物使用量过大以及其他原因有很大的关系,未来在用药过程中应做好对应的预防工作,减小临床用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脂联素(Adiponectin,ADPN)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对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及风险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诊的42例T2DM患者为T2DM组,同期糖调节受损患者45例为糖调节受损组及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GF-21、A-FABP、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及ADPN。同时,对照组根据HOMA-IS不同分为异常组22例和正常组25例。比较正常组、异常组和糖调节受损组FGF-21、A-FABP、ADPN水平。随访2年。结果:T2DM组、糖调节受损组WHR、BMI、HOMA-IR、FGF-21、A-FABP、FGF-21、A-FABP均高于对照组,HOMA-IS、ADPN、ADP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WHR、BMI、HOMA-IR、FGF-21、A-FABP明显高于糖调节受损组,HOMA-IS、ADPN明显低于糖调节受损组(P〈0.05);2年后,异常组和糖调节受损组ADPN明显低于正常组,且FGF-21、A-FABP显著升高(P〈0.05)。结论:ADPN、FGF-21、A-FABP水平与T2DM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利于早期诊断T2DM,可将ADPN、FGF-21、A-FABP作为预测T2DM高危人群的重要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脂联素 FGF-21 A-FABP
  • 简介:目的研究党参多糖对辐射所致小鼠造血干细胞中p53、p21、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延缓造血干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党参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和党参多糖各组采用3Gy/8F强度的X射线均匀照射小鼠,建立造血干细胞衰老模型。党参多糖各组在照射期间分别给小鼠灌胃党参多糖100、200、300mg·kg^-1,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氯化钠溶液。采用免疫磁珠分离造血干细胞,并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验证小鼠造血干细胞衰老模型是否成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造血干细胞p21、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比其他各组造血干细胞G1期阻滞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53、p21、Bax蛋白表达上调(P〈0.05),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5)。党参多糖各组比模型组造血干细胞G1期阻滞明显降低(P〈0.05),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53、p21、Bax蛋白表达下调(P〈0.05)、Bcl-2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党参多糖能够延缓X线诱导的造血干细胞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53-p21信号通路,Bax与Bcl-2凋亡途径有关。

  • 标签: 党参多糖 造血干细胞 细胞衰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比对,探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分析,在基本病情相近的基础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民族、抽烟、饮酒、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及发病次数、结论综上所述,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多种多样,具体用药要个体化。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药物疗效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