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管充填是在清除病变牙髓组织的基础上对根管进行严密三维封闭,根充材料通常包括根管核心充填材料和根管封闭剂,近年来人们不断研发新的根管充填材料以期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效果。本文将介绍目前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较多的几类新型根管充填材料包括牙胶类、树脂类、钙制剂类、生物陶瓷类等,从其生物学性能、封闭性、再处理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加以阐述。

  • 标签: 新型根管充填材料 生物学性能 封闭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该时间段本院800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根据制片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二甲苯制片的方式进行,乙组采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制片进行,对不同制片呈现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采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的方式对选取的病理资料进行制片后,乙组制片的优良率高于甲组,两组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的方式在病理技术中,其应用效果显著,对于制片质量及石蜡块效果的提升有积极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 病理技术 应用
  • 简介: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临床上有严重危害的急性病损。目前脊髓损伤修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利用组织工程和神经干细胞修复损伤脊髓。方法是将一定量的细胞种植到具有一定结构的三维支架上,然后将此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体内或体外继续培养,通过细胞间的相互粘附,增殖和分化,分泌细胞外基质,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达到修复损伤脊髓的目的。

  • 标签: 脊髓损伤 支架材料
  • 简介:目的:制备万古霉素(VA)纳米颗粒涂层薄膜材料并检测其抗菌性。方法:利用多孔微米玻璃(SPG)膜乳化法制备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纳米载体,将其与万古霉素(VA)相结合。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物理表征。结果:通过SPG膜乳化制备完成的PNIPAAm纳米载体,具备有良好的稳定性及较为统一的孔径,在电镜及粒径下的分析中,其未载药前直径约1.4μm,而在载入万古霉素(Vancomycin,VA)之后,其直径变为约358nm。结论:我们制备的PNIPAAm-VA纳米载体,可作为抗感染载体,用于治疗软组织组织及骨的感染。

  • 标签: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万古霉素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病理技术中应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TO试剂)替代二甲苯的可行性。方法病理常规制片中,应用TO试剂与二甲苯各制片10000张,并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种试剂制片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日常病理技术工作中,TO试剂可以替代二甲苯。

  • 标签: TO试剂 二甲苯 病理技术 替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根管治疗中新型填充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86例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新型填充材料进行填充,对照组使用传统填充材料进行填充。比较两组患者的根管治疗效果,包括治疗后疼痛情况、感染情况、牙髓存活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根管治疗后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感染情况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同时牙髓存活率也较高。结论:新型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填充材料,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根管治疗 新型填充材料 效果评估
  • 简介:目的构建犬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对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后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实验用比格犬10只,构建犬髂内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分为实验组(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5只和对照组(仅动静脉瘘造模)5只,比较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及切口反应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8及12周检测血清肝肾功电解质(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及血镁锌浓度)生化指标,按照计划在术后12周处死实验犬,取出动静脉瘘标本及肺肝肾心等重要脏器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正常、切口未见明显感染迹象。术前及术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尿素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镁浓度在术后1周、血锌及肌酐浓度在术后1、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时间点血镁锌及肌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HE染色示实验组动静脉瘘处动脉内膜较对照组稍增生,未发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和间质未出现异常形态、肿胀及明显炎症反应;肺泡结构和功能完整,未发现明显血栓形成;肝、心细胞未出现水肿及坏死。结论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犬动静脉模型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及重要脏器结构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动静脉瘘的理想封堵材料,具有良好的前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镁锌合金 可降解 动静脉瘘 生物相容性 安全性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对病理切片制片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于我院检验科并需制片进行相关病理诊断的80份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这些样本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制片时全部采用二甲苯,观察组40例,制片时全部采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最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组织样本制片的质量优良率及长时间贮存时是否会发生裂片或散发异味的情况,并对所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采取二甲苯制片的对照组患者的组织样本中,优质片有15片,占比37.5%(15/40),良好片有12片,占比30%(12/40),差片有13片,占比32.5%(13/40),总的制片优良率为67.5%(27/40),长期贮存后出现裂片或散发异味的有25片,占比62.5%(25/40);在40例采取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制片的观察组患者中,优质片有25片,占比62.5%(25/40),良好片有12片,占比30%(12/40),差片有3片,占比7.5%(3/40),总的制片优良率为92.5%(37/40),长期贮存后出现裂片或散发异味的有4片,占比10%(4/40)。各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对病理组织进行制片的优良率显著高于采用二甲苯制片,且长期贮存后切片发生裂片及散发异味的概率大大下降,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 二甲苯 优良率 裂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磨牙邻面深龋患者接受Sonic Fill新型材料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0例磨牙邻面深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25例,接受Sonic Fill新型材料治疗)和对照组(25例,接受常规树脂材料填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诊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所需填充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更短,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磨牙邻面深龋患者行Sonic Fill新型材料治疗方式,能缩短填充时间,且能达较好的填充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人选医生护士,是建立新型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医患关系。病人选医生护士,要重在落实,科学引导,不断加以完善。

  • 标签: 医患关系 病人 建立新型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概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发病概率较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了提升肿瘤疾病治疗效果,相关的医学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分子靶、金属配合物、海洋真菌活性物质及新型内分泌药物等抗肿瘤药物,对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分析。

  • 标签: 抗肿瘤 分子靶 金属配合物 海洋真菌活性物质
  • 简介:目的:探讨在猪腹壁切口疝模型中应用菌液污染的方式制备感染型腹壁切口疝模型的可行性和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的新型复合补片在污染环境下耐受感染的能力。方法入组60只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20例),采用切除部分腹壁肌肉的方式制备腹壁切口疝模型,后用大肠埃希菌肠液局部污染诱导产生感染病灶,形成感染窦道后,行清创手术后分别以聚丙烯-脱细胞基质材料复合补片(实验组)、单纯聚丙烯补片(对照组Ⅰ)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对照组Ⅱ)进行置入操作,术后1-12个月观察补片感染情况并取补片及周围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χ2检验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证实各组在污染环境下耐受感染能力的差异。结果术后观察期内实验组有1只猪出现补片感染,而对照组Ⅰ有8只猪出现补片感染,对照组Ⅱ有11只猪出现补片感染,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3),实验组与对照组Ⅰ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8),实验组与对照组Ⅱ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42),病理检查示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材料的补片易于成纤维细胞的长入及新生血管的生成,感染补片细菌培养结果证实为大肠埃希菌。结论在细菌感染的环境下,相较于单纯聚丙烯补片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材料的补片耐受感染能力更强,单纯聚丙烯补片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耐受感染能力无明显差别,其内在的机制可能与组织易于长入及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 标签: 感染 腹壁 复合补片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医院科研创新型人才的管理成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本文围绕医院科研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医院在科研人才管理上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人才流失、激励机制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团队建设等措施,旨在构建一个有利于科研创新型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进而推动医院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

  • 标签: 医院科研 创新型人才 人才管理
  • 简介:背景:目前临床常用的脊柱修复重建假体由于其具有材质刚度较大且与相邻终板接触面积太小等缺点,易产生应力遮挡,导致术后骨折不愈合及局部骨质吸收等问题的发生.随着固定时间的不断延长,内固定易出现疲劳性断裂,导致内固定失败.目的:利用Mimics软件测量腰椎的CT扫描数据设计二段可调式新型人工假体.方法:选取60例中青年男性住院患者腰椎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骨骼轮廓提取划分,分别测量记录L1-3椎体高度及上下终板横径、矢状径、矢状面凹陷角及冠状面凹陷角等指标,依照所测数据设计高度可调且两端接触面与相邻椎体终板相贴合的新型人工假体.结果与结论:①利用Mimics软件精确划分提取了所有病例资料的L1-3椎体数据.经过测量分析,L1-3椎体高度,上下终板矢状径及矢状面凹陷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1-3椎体上终板横径均小于同椎体下终板(P〈0.05),冠状面凹陷角差异明显(P〈0.05);②根据所测椎体高度及终板矢状径、矢状面凹陷角等数据结果设计出高度可调新型人工假体.该假体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为基础,由顶盖和底座两部分相互嵌套组成,术中可通过底座侧孔注入骨水泥实现假体高度调节.该假体两端接触面与相邻终板紧密贴合、足够的接触面积能有效减少应力集中,促进假体与终板的骨质愈合;③结果说明,试验利用Mimics软件测量腰椎的CT扫描数据设计二段可调式新型人工假体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 标签: 椎体高度 终板形态学 解剖学 CT扫描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
  • 简介: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新型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分析其性能,并观察其修复比格犬股骨干骨缺损的能力.方法随机抽取6月龄雄性比格犬1只,截去右下肢股骨中段全层15mm制成骨缺损模型后,放入动物专用MicroCT进行容积扫描,完成数据采集、转化及后期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CeraFab7500光固化3D打印机中.根据设定参数启动打印程序,形成复合光敏树脂初胚,并对其进一步脱脂烧结,然后采用浸涂法制备HA/ZrO2梯度复合材料.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RD)和生物力学实验分析HA/ZrO2梯度复合材料的性能.制备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对体外细胞增殖和毒性的影响.将16只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A组:截取犬股骨中段15mm后,不植入任何材料;B组、C组、D组分别截去股骨中段15、25、35mm制成骨缺损模型,然后分别植入相应规格的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术后第2、4、8、12周拍摄术肢股骨正侧位X片,观察植入材料与自身骨结合情况及周围骨痂生长情况.术后12周处死实验动物,截取整段股骨,大体观察标本植入材料与周围骨生长状况;行MicroCT扫描,测定新生骨量,并对新生骨进行3D图像重建;对股骨标本进行极限抗压实验,测量极限抗压强度.结果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扫描电镜显示表面光滑,结构均匀,断口表面层均匀过渡结合,没有明显界限,相互之间冶金结合,结构稳定.XRD分析显示HA及ZrO2峰形明显、结晶程度较好、粉体纯度高.抗压试验显示极限抗压强度为(43.37±2.31)MPa.MTT试验显示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实验动物术后X线片显示:A组术后形成骨不连;B组有连续性骨痂通过,人工假体与宿主骨之间的界线消失;C组术后第2、4、8周连续性骨痂及新生骨长入速度�

  • 标签: 组织工程 羟基磷灰石类 三维打印技术 梯度复合材料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