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隧道式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采取隧道式PICC置管,观察患者置管后导管异常事件发生情况,及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经隧道式PICC置管后,无导管异常事件发生,有1例患者出现渗血,1例机械性静脉炎。结论: 在肿瘤患者中采取隧道式PICC置管,可避免导管异常事件发生,减少渗血、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产生。

  • 标签: 隧道式PICC 肿瘤患者 导管异常事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隧道式PICC置管临床应用观察。方法:于2021年的1月至12月期间选择82例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病人进行调研,按照置管方式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例数为41例。按照置管方式进行命名,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置管方案为超声引导下常规PICC置管,研究组则采用超声引导下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总结置管效果。结果:常规组导管移位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隧道式PICC置管 静脉炎 渗血
  • 简介:外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常需留置多种导管,护理时常需反复牵拉导管以正确辨别。若护理不当可致导管脱落、判断错误而引起操作差错而影响患者康复。2013年1月至3月我院护理部自行设计导管彩色防水标识签,并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1标识的设计护理部根据各科室在导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对临床危重患者的置管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患者病情及置管情况统一设计标识,能充分表达识别对象相关重要信息。

  • 标签: 彩色防水标识签 导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春季为多。水痘的传染性极强,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染,潜伏期为14~20天。该病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出皮疹,皮疹首先发生在躯干,以后逐渐向头面部及四肢蔓延;初起时为红色针头大小的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即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水疱周围皮肤红晕,水疤内容清澈如水珠状,疱壁薄易破,经2~3天干燥结痂,痂脱落后不留疤痕。自觉有瘙痒,水疱抓破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整个病程约2周左右。

  • 标签: 水痘 暴发流行 带状疱疹病毒 继发细菌感染 常见传染病 接触传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是日新月异的神圣学科,医院是治病救人的神圣场所,医疗行业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特殊行业。作为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后勤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与经济效益。要使后勤工作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后勤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是当今面临的重要课题。[1]现代医院的建筑趋势朝向高层化、大型化、综合化发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在日常工作中尤为重要。本文以安监保卫科参加医院PDCA竞赛为契机,将PDCA运用到消防日常管理中,从诸多方面对医院存在的火灾隐患分析成因,就原有消防设施进行改造、建立全院消防应急体系并实行院科两级管理、提升医护人员消防意识为预期目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形成良好的PDCA循环执行力机制。

  • 标签: 医院消防设备PDCA循环
  • 简介:摘要:水痘,又称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这一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家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同时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水痘的特征性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水疱、疹子、发热和全身不适。水痘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然而,近年来水痘的流行趋势发生了变化,可能与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有关。水痘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疾病,但在某些高风险人群中,如孕妇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了解水痘是较为重要的,故本文对水痘的特征、预防等进行科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收治的 38例疥疮结节隧道患者,应用光学显微镜对 38例患者疥疮炎性结节隧道内的疥满及其产物进行了形态学、结构以及炎性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对疥疮结节隧道病理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到挤满及其产物与炎性结节隧送的发生关系 ,从而证实了炎性结节为疥疮的原发性损害 ,而非纯属超敏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疥疮结节隧道病理进行研究后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疥疮结节隧道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8例疥疮结节隧道患者,应用光学显微镜对38例患者疥疮炎性结节隧道内的疥满及其产物进行了形态学、结构以及炎性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对疥疮结节隧道病理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到挤满及其产物与炎性结节隧送的发生关系,从而证实了炎性结节为疥疮的原发性损害,而非纯属超敏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疥疮结节隧道病理进行研究后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疥疮结节隧道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带隧道、涤纶套导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试验组予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对照组使用法安明封管.均为20例,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泵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hs,hs-CRP)、血红蛋白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40例)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x2=4.097,P=0.043;导管功能不良:x2=11.841,P=0.001;导管血栓形成:x2=7.978,P=0.005).试验组(15例)血泵流量(t=-4.233,P=0.000)、Kt/V(t=-8.552,P=0.000)、hs-CRP(t=8.228,P=0.000)及血红蛋白(t=-2.331,P=0.031)较试验前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血泵流量:t=4.121,P=0.001;Kt/V:t=3.716,P=0.001;hs-CRP:t=-6.415,P=0.000;血红蛋白:t=3.139,P=0.005].结论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透析充分性,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硫酸阿米卡星 法安明 血液透析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隧道式PICC置管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PICC置管的患者40例,为进一步观察隧道式置管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PICC置管的方式,乙组患者采用隧道式PICC置管,观察不同置管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隧道式PICC置管的乙组患者,其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渗血程度以及导管位移发生率均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更高。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隧道式PICC置管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现象的产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隧道式PICC置管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隧道法”腹腔镜脾切断流手术利用腹腔镜下易于建立隧道的特点,通过自然的解剖间隙,建立多条隧道,安全切除脾脏并进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取头高脚低平卧位、左侧垫高30°、五孔法。首先打开胃结肠韧带,分离结扎脾动脉,建立胰尾后隧道控制脾脏动静脉;经脾蒂上缘间隙建立脾后隧道并结扎脾蒂,切割闭合器整体离断脾蒂;结扎离断胃短血管及脾膈韧带,切除脾脏。柬带悬吊胃底,离断胃后血管,显露左侧膈肌脚;离断贲门前方被膜,显露右侧膈肌脚;经“胃蒂”上缘间隙离断“胃蒂”;建立食管下段后隧道,逐结扎食管穿支及高位食管支,同时保留食管旁静脉,完成选择性断流。“隧道法”腹腔镜脾切断流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并且简便安全,易于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简介:摘要: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及时启动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各省市按照全国医保信息化“一盘棋”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基础设施作为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在医保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全国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背景,结合国家和典型地区建设情况,对新形势下医保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进行解析,揭示全国统一的应用框架,展望医保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发展前景和诉求。

  • 标签: 基础设施 医保信息平台 解析
  • 简介:摘要在建筑施工中,屋面防水施工对建筑工程整体有很大的影响,建筑屋面防水质量不仅仅影响建筑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对建筑美观性以及人们居住和工作也有直接影响,因此,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提高非常必要。本文就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分析。

  • 标签: 建筑工程 屋面防水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效果及病理学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对100例70个疥疮炎性结节隧道内的疥满及其产物进行了形态学、结构以及炎性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观察到济满及其产物与炎性结节隧送的发生关系,从而证实了炎性结节为疥疮的原发性损害,而非纯属超敏反应。综上所述通过对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效果及病理学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上对于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治疗。

  • 标签: 疥疮结节隧道 临床效果 病理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防水工程对防治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针对西昌市邛海入水河-高仓河血防水工程与螺情较重的七个重点乡镇的30条沟渠开展血防水工程(修建沉螺池、沟渠硬化),搜集2018年-2020年以来工程建设完成后螺情状况。结果 水利血防工程建设完成后,西昌市高仓河流域及重点乡镇钉螺密度有明显减少。结论 血防水工程对钉螺控制及血吸虫病防控有积极的效果。工程完成后必须加强硬化沟渠和沉螺池的维护与管理,保证工程稳定运转。

  • 标签: 血防水利工程 山丘型流行区 血吸虫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