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资料和方法收集2002年4月-2005年6月我院确诊的14例马蹄肾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8~85岁,中位年龄42岁。5例无症状查体时发现,5例有肾绞痛伴尿路感染史,4例有高血压史,其中1例为移植马蹄肾,1例左肾可疑有肿瘤。

  • 标签: 马蹄肾 超声表现 年龄 临床资料 高血压史 无症状
  • 简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最常见的下肢先天性畸形之一,严重影响足部形态和功能,造成患者行走困难,带给家庭和社会很大的负担。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综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诊断,详细论述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诊断 治疗
  • 简介:马蹄肾是泌尿外科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其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25%。马蹄肾合并肿瘤的病例更为少见,最常见的肿瘤为肾透明细胞癌,其余还包括类癌、错构瘤、恶性组织纤维细胞瘤、肾肉瘤等。近年来国外通过腹腔镜及机器人技术开展马蹄肾合并肾癌根治性切除术,逐步替代传统开放手术并取得明确疗效。

  • 标签: 马蹄肾 肾肉瘤 恶性组织 错构瘤 传统开放手术 发育异常
  • 简介:目的介绍和推广综合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方法中药液洗敷,手法按摩扳推、矫正。“乙”字形橡皮膏固定,“8”字形绷带固定,综合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8例,患足33只。结果优27足(81.81%),良3足(9.09%),可3足(9.09%)。结论该法能有效地恢复患儿患足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符合婴儿生理发育生物力学的逆转原理,安全无不良反应。

  • 标签: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综合早期 手法矫正
  • 简介:目的马蹄肾肾积水患者的手术方式探讨。方法对7例马蹄肾肾积水患者均行腹腔镜峡部切断并患侧肾脏旋转复位固定术,其中1例加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加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者手术时间180分钟,术中出血量60ml,余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30ml。术后5~7天出院。随访3~30个月,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峡部切除并肾脏复位固定术视肾积水情况加行肾盂成形术为马蹄肾肾积水患者的微创治疗最佳手术方式选择。

  • 标签: 马蹄肾 肾积水 腹腔镜 肾盂成形术 峡部切断 肾脏固定术
  • 简介:目的总结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8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心理、饮食护理及加强石膏护理,密切注意患肢情况,通过指导患儿作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及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指导等护理措施,促进幼儿康复。结果185例患儿恢复良好,无重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应该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 标签: 马蹄内翻足 围手术期 儿童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马蹄内翻足矫形术后畸形复发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1年1月,应用骨性手术(内侧楔骨截骨、骰骨截骨、跖骨基底截骨、跟骨截骨、三关节融合术)结合软组织手术(胫前肌移位、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距骨周围软组织松解、胫后肌腱延长、趾长伸肌肌腱延长、胫后肌腱转位、外侧软组织加强),治疗儿童复发性马蹄内翻足畸形33例(50足)。其中28例(45足)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其中先天性马蹄足Ponseti疗法术后复发18例(30足),麻痹性马蹄足畸形术后复发6例(10足),痉挛性马蹄内翻足术后复发4例(5足)。其中畸形较重的10例(15足)患者联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结果:平均返修手术年龄9.2岁(5~14岁),畸形复发需要手术的平均时间3.5年(1—6年)。3例术后表浅感染(6.7%),经过保守治疗所有伤口愈合。无其他神经血管损伤、生长板损伤及医源性的感觉神经瘤等并发症。所有截骨大约在8周愈合。10例患者拆除外固定架时间68d(60~90d)。随访患者12~60个月,平均32个月。距骨第1跖骨角术前平均20°,随访11°;距跟角术前平均30°,术后42°。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百分评分系统评分,随访时是78分(40-95分),45足中,优18足(35%),良17足(42%),可6足(9%),差4足(14%),优良率为77.8%。结论:儿童复发形马蹄内翻足畸形校正相当复杂,应根据患者的复发原因和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判断,选择骨性手术、软组织手术或者结合外固定架技术等组合术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马蹄内翻足 复发 矫形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弹性新型肛瘘探针在马蹄形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于2017年3月到2021年3月在某院行马蹄形肛瘘手术的患者进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20例,实验组术中使用订制的弹性新型肛瘘探针,对照组1术中使用长15cm的普通传统实心圆头探针,对照组2术中使用10%亚甲蓝溶液,对3组患者的探查准确率情况、手术时间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情况、术后半年复发率情况、临床治疗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探查准确率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可知,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术后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临床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三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弹性新型肛瘘探针 马蹄形肛瘘 探查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62只患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择同一时间检查正常的胎儿40例(80只足)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胎儿均进行超声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L、FW以及FL/FW的值进行比较存有明显差异,且前者的FW大于后者,而FL和FL/FW的值要小于后者(P<0.05);不同Dimeglio分级的FL、FW以及FL/FW的值具有明显差异,其中FW的值随等级上升而下降,而FL和FL/FW的值则随等级升高而上升,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产前诊断中,采用超声诊断能够有效评估病情,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产前 超声诊断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62只患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择同一时间检查正常的胎儿40例(80只足)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胎儿均进行超声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L、FW以及FL/FW的值进行比较存有明显差异,且前者的FW大于后者,而FL和FL/FW的值要小于后者(P<0.05);不同Dimeglio分级的FL、FW以及FL/FW的值具有明显差异,其中FW的值随等级上升而下降,而FL和FL/FW的值则随等级升高而上升,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产前诊断中,采用超声诊断能够有效评估病情,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产前 超声诊断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马蹄形肛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8年2月-2020年5月马蹄形肛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传统瘘管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隧道式拖线加内口切挂术治疗,分析2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马蹄形肛瘘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

  • 标签: 马蹄形肛瘘 瘘管切除术 隧道式拖线加内口切挂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马蹄肾结石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排石通淋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2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发生率9.80%(5例)、腰腹部疼痛发生率9.80%(5例),与对照组组的13.73(7例)、9.80%(5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残留结石率为13.73(7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4%(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以显著提高马蹄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残留结石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马蹄肾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Ponseti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矫正马蹄内翻畸形,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疾。方法:对我科2006~2009年68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8例94足畸形患儿均获得满意的矫正,活动功能良好,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用Ponseti治疗的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和良好的康复训练,方法简单,伤害低,有效减少和避免了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PONSETI方法治疗 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异位肾发生率约为1/1000,其中盆腔异位肾发生率1/2200~1/3000[1]。异位肾常伴其他先天性异常,但是盆腔异位马蹄肾合并肾盂结石于腹部行经皮肾镜手术目前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2016年7月我院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盆腔异位马蹄肾合并肾结石1例成功,报告如下。

  • 标签: 盆腔异位肾 经皮肾镜手术 肾结石 治疗 腹部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